【地评线】华龙两江评:巧用“钞能力”,为科技创新注入“源头活水”
近日,重庆市召开五届十次会议,通过了《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的通知》。《通知》紧扣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关键核心技术等重点领域,加快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市场为支撑的多元科技投入体系,推动“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也是落地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力举措。
加大研究投入,培育创新基地。《通知》明确将支持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集聚,引进培育高端研发机构,支持高校提升科技研发能力,支持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项目。同时,对新认定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市级还将一次性资助最高1000万元。科研院所和高校是科技创新成果最集中和最密集的地方,是技术创新的助推器。《通知》的出台,将充分发挥这些技术高地的作用,促使更多行业龙头企业与其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帮助更多企业依托科研院校中的科技领军人才快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鼓励企业创新,增强创新动能。《通知》支持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对于市级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市级还将对每个主攻方向给予1000万—3000万元的资金支持。企业主要依靠市场竞争求得生存和发展,在技术创新方面更具效率和活力,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通知》的出台,是在政策层面上给予企业创新支持,重视发挥企业在互联网和制造业领域主力军与突击队的作用,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
完善配套设施,加速人才集聚。没有强大人才队伍作后盾,自主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据《通知》,政府将支持重庆英才集聚工程,同时,重庆高新区、两江新区还将筹集不少于2万套高品质人才公寓。强国之争就是科技之争,科技之争就是人才之争。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增强重庆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加速高端人才集聚,为重庆的科技创新事业注入“活水”,提高动能。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近年来核心技术“卡脖子”事件频发,我们不得不认识到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还需社会各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驰而不息的奋斗和探索,攻坚克难,勇攀科技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凝聚起磅礴的科技创新力量。
作者:橙汁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