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先烈足迹——重庆站”线下走访活动走进渣滓洞 重读江竹筠狱中留下的遗书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10日17时讯(记者 李华侨)“渣滓洞看守所位于重庆市歌乐山麓,原是重庆郊外的一个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今(10)日,“追寻先烈足迹——重庆站”线下走访活动走进重庆市歌乐山的渣滓洞看守所旧址,中央和地方新闻媒体记者、正能量网络名人跟随渣滓洞景区讲解员的步伐,感悟红岩精神、缅怀革命先辈、汲取奋斗力量。
据介绍,渣滓洞看守所旧址原为人工开采的小煤窑,1920年由程尔昌创办。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沟,地势十分险要。1943年,军统在这里设立看守所。该旧址分内外两院,外院为特务办公室、刑讯室等;内院有男牢16间,女牢2间,最多时关押近300人。
走进刑讯室,老虎凳、刑架、电椅、皮鞭、钢鞭、铁烙、竹筷子、狼牙棒、美式手铐等刑具将大伙一下子带回到那个黑暗的年代。面对酷刑,先烈们不曾出卖组织、投靠敌人,这种精神,让大家动容。
在渣滓洞,参加本次活动的一行人重温了《红岩》小说中江姐的原型江竹筠烈士的故事。江竹筠是四川自贡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叛徒的出卖而被捕。在狱中,她经受了酷刑的折磨,却始终咬紧着牙关,最终被一无所获恼羞成怒的敌人秘密杀害时,年仅29岁。
在渣滓洞监狱旧址的展板上,仍可读到江竹筠在狱中写下的留给一位亲戚的遗书:“……假若不幸的话,云儿(注:江竹筠的孩子彭云)就送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孩子决不要娇养,粗服淡饭足矣……”
参观完后,人民日报海外网记者陆宁远表示,先烈们坚定的革命信仰令人动容,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