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百篇 留声复兴之路 第75期 | 与国民党谈判时 林伯渠在红岩村写下这首七律诗

百年百篇 留声复兴之路 第75期 | 与国民党谈判时 林伯渠在红岩村写下这首七律诗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6-20

本期主讲人:

王进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 副研究馆员

核心摘要:

林伯渠,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杰出的领导人之一。他和董必武、徐特立、吴玉章、谢觉哉五人被尊称为“党内五老”,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1944年,林伯渠到重庆与国民政府谈判,去红岩村看望董必武和留渝诸同志时,写下了这首七律诗。

全诗揭示了红岩村工作环境的恶劣和艰辛,表达了对董老和全体同志身体健康的喜悦,并希望他们广泛团结国统区人民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人民,一起打败日本侵略者,迎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开启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原文:

故事重编壁垒新

(1944年2月17日)

林伯渠

暌隔渝京四岁久,再来仍是雾沉沉。

层苔依旧红岩老,砌草恰如灌木深。

留得须眉皆健在,漫将金粉结同心。

呢喃燕子报春晓,故事重编壁垒新。

资料来源:林伯渠《又至重庆喜晤董老及留渝诸友》,选自马连儒主编《中共五老诗词鉴赏》,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总制片:李春燕 周勇

总策划:周勇 周秋含

总监制:张一叶

监制:康延芳 刘颜 黄晓东

统筹:张译文 孙柯 易华

文案组:佘振芳 林楠 李露

撰稿人:周勇 惠科 唐伯友 艾智科 蔡斐 马英莉 李文富 罗辑 王瑞 杨向昆 谢丹 冯雪霞 耿密 杨湛 洪富忠 周玉顺 吴婧瑀 汪浩 傅德岷 吴兵 刘婧雨 张忠伟 熊杰 吴文杰 王进 赵正超

摄影摄像组:罗盛杰 李文科 孙思谋(实习)

制作组:张惠丽 李春雪 黄佳怡(实习) 李炎昊(实习)

技术支持:樊俊豪 王国华

解说:杨洋 欧阳瑜浩


联合出品

重庆华龙网集团

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


《百年百篇 留声复兴之路》往期回顾

百年百篇 留声复兴之路 第75期 | 与国民党谈判时 林伯渠在红岩村写下这首七律诗

2021-06-20 06:00:00 来源: 0 条评论

本期主讲人:

王进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 副研究馆员

核心摘要:

林伯渠,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杰出的领导人之一。他和董必武、徐特立、吴玉章、谢觉哉五人被尊称为“党内五老”,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1944年,林伯渠到重庆与国民政府谈判,去红岩村看望董必武和留渝诸同志时,写下了这首七律诗。

全诗揭示了红岩村工作环境的恶劣和艰辛,表达了对董老和全体同志身体健康的喜悦,并希望他们广泛团结国统区人民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人民,一起打败日本侵略者,迎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开启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原文:

故事重编壁垒新

(1944年2月17日)

林伯渠

暌隔渝京四岁久,再来仍是雾沉沉。

层苔依旧红岩老,砌草恰如灌木深。

留得须眉皆健在,漫将金粉结同心。

呢喃燕子报春晓,故事重编壁垒新。

资料来源:林伯渠《又至重庆喜晤董老及留渝诸友》,选自马连儒主编《中共五老诗词鉴赏》,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总制片:李春燕 周勇

总策划:周勇 周秋含

总监制:张一叶

监制:康延芳 刘颜 黄晓东

统筹:张译文 孙柯 易华

文案组:佘振芳 林楠 李露

撰稿人:周勇 惠科 唐伯友 艾智科 蔡斐 马英莉 李文富 罗辑 王瑞 杨向昆 谢丹 冯雪霞 耿密 杨湛 洪富忠 周玉顺 吴婧瑀 汪浩 傅德岷 吴兵 刘婧雨 张忠伟 熊杰 吴文杰 王进 赵正超

摄影摄像组:罗盛杰 李文科 孙思谋(实习)

制作组:张惠丽 李春雪 黄佳怡(实习) 李炎昊(实习)

技术支持:樊俊豪 王国华

解说:杨洋 欧阳瑜浩


联合出品

重庆华龙网集团

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


《百年百篇 留声复兴之路》往期回顾

[责任编辑: 谭周]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