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红色印记|走进“816”重温时代记忆
6月8日,在涪陵区白涛镇乌江之畔,“816”地下核工程景区游人如织,从过去在地图上被抹去名字,到如今成为知名旅游地,“816”工程凝聚了太多人的青春和记忆。

寻访红色印记|走进“816”重温时代记忆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1-06-21

记者 王翔  

图为“816”地下核工程洞口。通讯员 李辉 摄/视觉重庆

6月8日,在涪陵区白涛镇乌江之畔,“816”地下核工程景区游人如织,从过去在地图上被抹去名字,到如今成为知名旅游地,“816”工程凝聚了太多人的青春和记忆。

上世纪六十年代,祖国一声令下,数万爱国青年从天南地北汇聚至此,历时18年挖空了金子山,挖出了这个已知的“世界最大人工洞体”。

几十年后的今天,走进“816”工程,透过一个个复原的场景、闪烁的程序灯,让人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重温“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三线建设”时期,无数人为了国家安全和民族自立,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时代记忆。

国家号令一出

6万余人跨越千山万水而来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了应对紧张而复杂的国际局势,防备大规模战争爆发,中共中央作出了将我国生产力布局由东向西转移,进行“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

1966年,中央批准修建我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作为当年国家最高机密的地下核工程,代号“816”。

“为了国家和民族,中央一声号令,大家都二话不说,甚至来不及跟家人道别,立刻收好行装奔赴深山。”老兵陈怀文说,当时,他与同乡毛劝来一起报名参军。火车一路向南,过黄河,跨长江,到重庆后,运送他们的船只最终在乌江边停下。

“最让我们吃惊的是,这个小镇竟然在地图上都找不到名字。”陈怀文说,尽管如此,大家精神头足得很,“条件再恶劣,也能迎风高唱‘团结就是力量’。”

潘开泰老人当年参与了工程建设,说起当时的情况,老人也是记忆犹新。“我是从大漠来的,当时来了几万人,几乎全国各地的都有。”1969年,潘开泰33岁,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系的他原本在嘉峪关外工作,接到入川通知后,收拾行装从塞外踏入蜀道,来到涪陵白涛金子山这个荒山野岭。

条件艰苦,不输于大漠,是潘开泰对这里最深的印象。“10多年间,山里前后来了数万人,哪有那么多房子住?我最初住的是一个废弃仓库,有窗户没玻璃,一到晚上,四面透风。”潘开泰说,更多战士只能用牛毛毡等材料搭棚子住。刚开始时,这里漫山遍野都是棚子,后来才逐步搭起临建房,但条件也很艰苦,往往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6万余名建设者先后来到这里,参与“816”这一“三线建设”重大工程建设,共同“建设祖国大后方”,为国家安全和民族自立奉献青春与热血。

艰难困苦都不怕

他们用简陋工具挖出核工洞

在当时那个年代,很难想象,数万年轻的工程兵是如何凭借简陋的工具,在大山中开掘出这个已知的“世界最大人工洞体”。

作为亲历者,最令陈怀文老人不能忘怀的,是工程兵54师数万官兵掘洞的壮烈。没有先进设备,全靠工兵镐、工兵铲、炸药、风钻,24小时不停施工,凿开坚硬的岩石层。

施工条件的艰苦,超乎一般人想象。陈怀文说,他所在的123团六连,是一个“四好标兵”连队,也是全团坑道掘进的主攻连队,大家实行三班制、四班倒,每个班必须在8小时内完成工作量,才能确保工程进度,“我们头戴柳条制的安全帽,面戴防尘罩,脚穿高筒水靴,工作服外再套防水衣,使用重达50多公斤的凿岩机掘进。一个作业班下来,浑身湿透,精疲力尽。”

历时18年,建设者们用简陋的工具,硬是在深山中挖出了大小洞室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130多条,洞体总长25公里。

有人测算,如果将开挖出来的石渣筑成一米见方的石墙,可筑起1500公里长。今天,如果不真正走进这个通道连廊交错纵横的迷宫,很难感受这个工程凝聚了一代人怎样的经历、沉淀了一代人怎样的情感。

在整个“816”工程建设过程中,先后有一百多名官兵牺牲。在离洞口约3公里,一个叫“一碗水”的地方,有座烈士陵园,76位烈士长眠于此,他们平均年龄只有21岁。直到工程解密,他们的故事才逐步被世人所知。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重现历史弘扬家国情怀

20世纪80年代,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旋律。1984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顺应时代发展,正式批准“816”工程停建。

工程停建之时,洞体工程内核反应堆等主体设施尚未建成投运,核反应堆支架、空间堆芯、监控仪表、中央控制器机组等设备仍在,基本保留了原有的施工建设状态。

“作为三线建设的历史见证,‘816’工程承载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非凡的意义。”涪陵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816”工程在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活化、发展,涪陵区积极探索,全力挖掘“816”工程的潜在价值,使其在发挥社会效益的同时创造出经济价值。

2010年,“816”地下核工程景区以核反应堆工艺为核心吸引物,以原生态旅游为主打,正式对外开放,实现了从国家机密工程向大众可以畅游的景区的转型。

2016年,在进行了为期1年的全封闭改造,新建“816”工程展厅和“永远的工程兵”展厅,完善了“816”工程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展陈,同时改善了洞内声、光、电等设施设备后,“816”景区重新开门迎客,让游客有了更为震撼的游览体验。2019年,“816”景区正式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我们还精心打造了816小镇,一期已于2019年正式对外开放。”该负责人介绍,816小镇位于涪陵白涛街道麦子坪区域,这里有曾专门为核工程提供机械加工服务的旧厂区,通过改建,建起了816军工陈列馆、伊川书院、民宿、展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群活动中心等系列文创和文化业态,成为集文旅、文创、文教于一体,留住军工建设时代印记、历史文脉的816小镇。

截至目前,“816”景区已累计接待游客135万人次,游客在一排排充满历史感的机械设备、一张张先辈们艰苦卓绝的工程建设图片、一句句充满时代感的标语中接受洗礼,升腾对历史的感动,对和平的珍视,对家国情怀的坚守。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寻访红色印记|走进“816”重温时代记忆

2021-06-21 07:22:00 来源: 0 条评论

记者 王翔  

图为“816”地下核工程洞口。通讯员 李辉 摄/视觉重庆

6月8日,在涪陵区白涛镇乌江之畔,“816”地下核工程景区游人如织,从过去在地图上被抹去名字,到如今成为知名旅游地,“816”工程凝聚了太多人的青春和记忆。

上世纪六十年代,祖国一声令下,数万爱国青年从天南地北汇聚至此,历时18年挖空了金子山,挖出了这个已知的“世界最大人工洞体”。

几十年后的今天,走进“816”工程,透过一个个复原的场景、闪烁的程序灯,让人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重温“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三线建设”时期,无数人为了国家安全和民族自立,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时代记忆。

国家号令一出

6万余人跨越千山万水而来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了应对紧张而复杂的国际局势,防备大规模战争爆发,中共中央作出了将我国生产力布局由东向西转移,进行“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

1966年,中央批准修建我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作为当年国家最高机密的地下核工程,代号“816”。

“为了国家和民族,中央一声号令,大家都二话不说,甚至来不及跟家人道别,立刻收好行装奔赴深山。”老兵陈怀文说,当时,他与同乡毛劝来一起报名参军。火车一路向南,过黄河,跨长江,到重庆后,运送他们的船只最终在乌江边停下。

“最让我们吃惊的是,这个小镇竟然在地图上都找不到名字。”陈怀文说,尽管如此,大家精神头足得很,“条件再恶劣,也能迎风高唱‘团结就是力量’。”

潘开泰老人当年参与了工程建设,说起当时的情况,老人也是记忆犹新。“我是从大漠来的,当时来了几万人,几乎全国各地的都有。”1969年,潘开泰33岁,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系的他原本在嘉峪关外工作,接到入川通知后,收拾行装从塞外踏入蜀道,来到涪陵白涛金子山这个荒山野岭。

条件艰苦,不输于大漠,是潘开泰对这里最深的印象。“10多年间,山里前后来了数万人,哪有那么多房子住?我最初住的是一个废弃仓库,有窗户没玻璃,一到晚上,四面透风。”潘开泰说,更多战士只能用牛毛毡等材料搭棚子住。刚开始时,这里漫山遍野都是棚子,后来才逐步搭起临建房,但条件也很艰苦,往往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6万余名建设者先后来到这里,参与“816”这一“三线建设”重大工程建设,共同“建设祖国大后方”,为国家安全和民族自立奉献青春与热血。

艰难困苦都不怕

他们用简陋工具挖出核工洞

在当时那个年代,很难想象,数万年轻的工程兵是如何凭借简陋的工具,在大山中开掘出这个已知的“世界最大人工洞体”。

作为亲历者,最令陈怀文老人不能忘怀的,是工程兵54师数万官兵掘洞的壮烈。没有先进设备,全靠工兵镐、工兵铲、炸药、风钻,24小时不停施工,凿开坚硬的岩石层。

施工条件的艰苦,超乎一般人想象。陈怀文说,他所在的123团六连,是一个“四好标兵”连队,也是全团坑道掘进的主攻连队,大家实行三班制、四班倒,每个班必须在8小时内完成工作量,才能确保工程进度,“我们头戴柳条制的安全帽,面戴防尘罩,脚穿高筒水靴,工作服外再套防水衣,使用重达50多公斤的凿岩机掘进。一个作业班下来,浑身湿透,精疲力尽。”

历时18年,建设者们用简陋的工具,硬是在深山中挖出了大小洞室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130多条,洞体总长25公里。

有人测算,如果将开挖出来的石渣筑成一米见方的石墙,可筑起1500公里长。今天,如果不真正走进这个通道连廊交错纵横的迷宫,很难感受这个工程凝聚了一代人怎样的经历、沉淀了一代人怎样的情感。

在整个“816”工程建设过程中,先后有一百多名官兵牺牲。在离洞口约3公里,一个叫“一碗水”的地方,有座烈士陵园,76位烈士长眠于此,他们平均年龄只有21岁。直到工程解密,他们的故事才逐步被世人所知。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重现历史弘扬家国情怀

20世纪80年代,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旋律。1984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顺应时代发展,正式批准“816”工程停建。

工程停建之时,洞体工程内核反应堆等主体设施尚未建成投运,核反应堆支架、空间堆芯、监控仪表、中央控制器机组等设备仍在,基本保留了原有的施工建设状态。

“作为三线建设的历史见证,‘816’工程承载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非凡的意义。”涪陵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816”工程在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活化、发展,涪陵区积极探索,全力挖掘“816”工程的潜在价值,使其在发挥社会效益的同时创造出经济价值。

2010年,“816”地下核工程景区以核反应堆工艺为核心吸引物,以原生态旅游为主打,正式对外开放,实现了从国家机密工程向大众可以畅游的景区的转型。

2016年,在进行了为期1年的全封闭改造,新建“816”工程展厅和“永远的工程兵”展厅,完善了“816”工程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展陈,同时改善了洞内声、光、电等设施设备后,“816”景区重新开门迎客,让游客有了更为震撼的游览体验。2019年,“816”景区正式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我们还精心打造了816小镇,一期已于2019年正式对外开放。”该负责人介绍,816小镇位于涪陵白涛街道麦子坪区域,这里有曾专门为核工程提供机械加工服务的旧厂区,通过改建,建起了816军工陈列馆、伊川书院、民宿、展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群活动中心等系列文创和文化业态,成为集文旅、文创、文教于一体,留住军工建设时代印记、历史文脉的816小镇。

截至目前,“816”景区已累计接待游客135万人次,游客在一排排充满历史感的机械设备、一张张先辈们艰苦卓绝的工程建设图片、一句句充满时代感的标语中接受洗礼,升腾对历史的感动,对和平的珍视,对家国情怀的坚守。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