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原创剧目《梦乡村》启动巡演,全市预计30余场
“没想到一部扶贫作品还能用轻喜剧方式来演出,生动又接地气,我很喜欢。”22日,市民吴涛在观看完话剧《梦乡村》后表示。当天,“弘扬脱贫攻坚精神·聚力乡村振兴战略”优秀原创剧目《梦乡村》启动全市巡演。巡演活动由重庆市文联主办、市剧协承办,曲折起伏的剧情、质朴生动的表演吸引了众多观众。
故事发生在一个以煤为生的凉风村,在供给侧改革中,因小煤窑关闭,村民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从村里考出去的大学生龚秀华作为扶贫干部回到家乡,带领因工致残的犹光明、思想保守的犹妈、好吃懒做的二狗等贫困村民,克服思想落后,土地贫瘠等重重困难,利用该村溱溪河水,围塘养鱼,并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成功将国家级贫困村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梦乡渔村,进而实现脱贫奔小康梦想的故事。
舞台设计非常具有生活气息,服化道等元素结合在一起,很好还原了一个原生态的小乡村。演员们的表演也可谓朴实无华,全程重庆方言的表演让观众的代入感很强,非常接地气。无论是主角龚秀华,还是一众形形色色的配角,每个人物的个性都十分鲜明,辨识度很高,而讥趣幽默的台词,涤荡起伏的剧情,更是加强了这个主旋律作品的舞台张力,演出现场不时传来笑声,演出结束热烈鼓掌也久久不息。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艺两新”蓬勃发展的当下,演出该剧的重庆梨园艺术团正是一个新文艺团体,剧团演员均来自基层,她们当中有煤矿工人、有人民教师、有文艺爱好者、也有退休干部,在市戏剧家协会、市艺术创作中心、市京剧团的帮扶下,创排的话剧 《最高机密》《安得广厦千万间》《梦乡村》先后入选国家、市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并获得多个奖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这部剧也因此应运而生。”该剧编剧之一、青年剧作家杨东介绍,为了创作和搭档毛迪多次赴黔江、城口等地采风,最后以万盛经开区关坝镇为原型完成了话剧《梦乡村》的剧本,“希望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市的脱贫攻坚战成绩。”
“经多轮改稿打磨后,该剧从全国245部现实主义题材申报戏剧中脱颖而出,入选由中宣部、文旅部举办的2019年全国戏剧评论与创作人才培训班(大戏大剧方向)40部打磨作品之一,2020年又成功入选国家文旅部中央公服资金资助项目、‘畅想新时代 阔步迎小康’优秀原创剧目展演,接下来将通过重庆市‘弘扬脱贫攻坚精神·聚力乡村振兴战略’剧目展演与更多市民见面。”杨东说。
“扶贫干部龚秀华有血有肉,特别是赖汉二狗形象入木三分,演员们的语言也很接地气,仿佛让我走近了美丽的村庄,看到了幸福的村民。”观众吴涛告诉记者。
市剧协秘书长徐冀也对《梦乡村》的群众性表示肯定,“对观众而言,这是一部非常亲切、亲近、真实的剧作。作者细致入微的生活观察,善于抓住生活中闪光的细节,使得本剧人物鲜活、有个性,语言风趣、诙谐,非常容易被群众接受和喜爱。”
“本次巡演将发扬红色轻骑兵的作用,入乡村,进社区,用身边人,演身边事,来弘扬脱贫攻坚精神,聚力乡村振兴战略。”市文联副主席黄振伟副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话剧《梦乡村》的成功演出,是重庆梨园艺术团的重要收获,也是重庆文艺界的重要收获,“作为‘文艺两新’,重庆梨园艺术团的艺术家们积极拥抱时代,用优秀的文艺作品反映火热的现实生活,体现了民营剧团的担当,这是难能可贵的。”
据悉,话剧《梦乡村》的巡演将在南川、万盛、綦江等地开展,预计全市演出30余场。
上游新闻记者 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