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评 | 杨利伟作品入选教科书 让航天精神烙印孩子心头
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将代代相继,中国人的探索道路永不终止!

两江评 | 杨利伟作品入选教科书 让航天精神烙印孩子心头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6-28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搭载航天员杨利伟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了自己的空间站。

杨利伟,这位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由衷表达了对空间站战友们的祝福和羡慕。随后有网友发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中有篇课文名为《太空一日》,作者正是首位叩访太空的中国航天员杨利伟。文章被发到网上后,相关话题迅速被推上热搜,人们从中读出了航天人用生命追星逐月的勇敢,更被惊心动魄的细节深深震撼。

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蓝本,教科书既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将我国第一位宇航员的航天经历编入教科书,用航天英雄的事迹感召青少年学生,不仅能激发他们对宇宙、对航天的兴趣;还可以让他们了解航天的不易,体悟载人航天精神的伟大,从而更好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没有什么能阻止中国人对未知的探索。古有万户飞天,今有长征火箭,“神州”上九天揽月,“蛟龙”下五洋捉鳖。我们阔步前行,一个个目标从理想变成现实,随时代发展又不断有新的征程。宇宙广袤,未来有无限可能,而青少年如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无限的希望。将《太空一日》编入教科书,就是在青少年学生心田上播下航天的种子,激发他们航天报国的宏伟志向。

面对茫茫宇宙,人类何其渺小,航天事业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坦途,它是充满荆棘的险路。“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披荆斩棘方可柳暗花明。一次次成功,靠的是无数航天人的努力,凝结着无数航天人的心血,其中不乏艰辛、不乏惊险,比如神舟五号升空时的低频共振,让杨利伟在惊心动魄26秒里“以为自己要牺牲了”。让青少年了解这些虽然看似有些残酷,但这是必要的,中学生正处于三观塑造的关键时期,更要引导他们全面思考,和全方位看待问题,而不是让孩子们沉浸在一个个成就中盲目乐观,养成“成功很容易”的思维定式。不论他们今后从事什么行业,这对孩子们的成长都大有裨益。

《毕业歌》中有句话:“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今天坐在课堂里的学生,明天或许就是新一代宇宙飞船的设计师,新一批翱翔太空的宇航员。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将代代相继,中国人的探索道路永不终止!

作者:郭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两江评 | 杨利伟作品入选教科书 让航天精神烙印孩子心头

2021-06-28 17:10:37 来源: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搭载航天员杨利伟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了自己的空间站。

杨利伟,这位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由衷表达了对空间站战友们的祝福和羡慕。随后有网友发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中有篇课文名为《太空一日》,作者正是首位叩访太空的中国航天员杨利伟。文章被发到网上后,相关话题迅速被推上热搜,人们从中读出了航天人用生命追星逐月的勇敢,更被惊心动魄的细节深深震撼。

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蓝本,教科书既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将我国第一位宇航员的航天经历编入教科书,用航天英雄的事迹感召青少年学生,不仅能激发他们对宇宙、对航天的兴趣;还可以让他们了解航天的不易,体悟载人航天精神的伟大,从而更好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没有什么能阻止中国人对未知的探索。古有万户飞天,今有长征火箭,“神州”上九天揽月,“蛟龙”下五洋捉鳖。我们阔步前行,一个个目标从理想变成现实,随时代发展又不断有新的征程。宇宙广袤,未来有无限可能,而青少年如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无限的希望。将《太空一日》编入教科书,就是在青少年学生心田上播下航天的种子,激发他们航天报国的宏伟志向。

面对茫茫宇宙,人类何其渺小,航天事业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坦途,它是充满荆棘的险路。“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披荆斩棘方可柳暗花明。一次次成功,靠的是无数航天人的努力,凝结着无数航天人的心血,其中不乏艰辛、不乏惊险,比如神舟五号升空时的低频共振,让杨利伟在惊心动魄26秒里“以为自己要牺牲了”。让青少年了解这些虽然看似有些残酷,但这是必要的,中学生正处于三观塑造的关键时期,更要引导他们全面思考,和全方位看待问题,而不是让孩子们沉浸在一个个成就中盲目乐观,养成“成功很容易”的思维定式。不论他们今后从事什么行业,这对孩子们的成长都大有裨益。

《毕业歌》中有句话:“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今天坐在课堂里的学生,明天或许就是新一代宇宙飞船的设计师,新一批翱翔太空的宇航员。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将代代相继,中国人的探索道路永不终止!

作者:郭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邵煜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