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生》重庆首映,主创人员感叹“忐忑又荣幸”
“通过影片,希望大家记住为我们拼过命的英雄”
《中国医生》海报
首映礼现场上游新闻记者 高科 摄
“既感到忐忑又感到荣幸!”昨日,即将于7月9日公映的电影《中国医生》将第二站首映礼活动选在了重庆。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导演刘伟强和主演张涵予、袁泉、朱亚文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参演这部电影的感受,“电影工作者在抗疫中能做的工作很有限,非常荣幸参与拍摄这部电影,希望通过我们的演绎,让大家记住这些为我们拼过命的英雄。”
当晚,在南滨路弹子石广场举行的电影首映礼上,主创们还特意为3位重庆援鄂医疗队的医护人员送上鲜花,表达敬意。
开拍前,张涵予特意跟着张定宇到医院“见习”了4天
电影《中国医生》根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真实事件改编,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核心故事背景,以武汉医务人员、全国各省市援鄂医疗队为人物原型,全景式记录了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
在首映现场,张涵予和袁泉都表示,能塑造“中国英雄”,是难得的机会和荣耀。在影片中,张涵予扮演的张竞予院长,以“人民英雄”、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为原型,“其实,这些英雄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都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中的一员。”
张涵予告诉记者,疫情期间他就关注到张定宇院长的新闻,并深受感动。他当时心想,如果有机会扮演张院长,真的是一位演员极大的荣幸,没想到几天后,《中国医生》就邀请他饰演张定宇。
“在拍摄前,我专程到武汉,去金银潭医院跟了张院长4天,第一天就开了一天的会。”张涵予说,“在与张院长相处的日子里,感觉到他工作起来非常细致,也很着急,脾气也很大,但一想到他是一位‘渐冻症’患者,就明白了他的着急是为了尽快把手上的工作做完。他真的是一位有担当的男子汉。”
在影片中,张涵予扮演的张竞予院长与患上新冠肺炎的妻子有一段聊天戏,其中有一句台词“我下半辈子就是赖上你了”,不仅是张涵予印象最深的一场戏,更是让导演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泪洒拍摄现场。刘伟强也坦言,自己在拍摄现场不止一次落泪。
“比起现实中,电影表达出来的是很小一部分”
在影片中饰演ICU主任的袁泉告诉记者,通过拍摄这部电影,她更加感受到医务工作者是一个非常神圣的职业,“拍摄前,所有演员都进行了2个月的封闭式培训,ICU等场景都是1:1还原,演员也都和真实的一线医护人员一样穿着全套的防护服,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最长的一次拍摄长达8个小时。”
刘伟强表示,为了追求真实,除了严格的培训,剧组邀请了30多位参与过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组成专家组,对片中关于医学方面的细节进行把控,甚至还编写了一本专门的培训教材。
在片中出演医务工作者的青年演员冯文娟和梁大维告诉记者,培训结束后,老师都认为他们可以进入真正的ICU做助手。
刘伟强透露,拍摄期间,每天都会组织专家组和剧组一起回看拍摄素材以排除专业方面的错误,“在武汉首映的时候,三分之二的观众都是医护人员,公映后要面对全国几千万医护人员,我还是有些忐忑。”
不过,从影片在武汉首映后的口碑来看,观众们都被这部诚意之作打动,张定宇在观影期间数次落泪,并对张涵予表示感谢,“这部电影是个催泪弹,把我们拉回到了那个战斗岁月。”
袁泉饰演的重症医学科主任文婷的原型之一——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党支部书记张继先也表示,自己在观影期间“眼泪一直没干过”,现场不少参与过一线抗疫的医务人员也对影片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疫情期间,妈妈一直跟我念叨,一线的医护人员真的是太难了。”饰演广东援鄂医疗队医生的朱亚文,母亲是一位培养了数万名医护人员的医学院老师。
朱亚文说,这次出演医生的角色对自己触动非常大,“拍摄期间其实也是在疫情中,我们每天都要洗10次手,穿脱防护服,拍完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的医生真的是超人,我相信观众们看过电影之后也会跟我有同样的感受。”
刘伟强说:“大家在影片中看到的每一个形象,都是好多个医务人员的缩影,很多细节都是真实的,我们只是用电影的语言和方式去聚焦,比起现实中,电影表达出来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影片出品方之一、博纳影业集团行政总裁蒋德富表示,《中国医生》作为“中国胜利三部曲”的第一部,是献给每一位为这个国家拼过命的中国的医务工作者,也是献给每一个为了抗击疫情做出努力和贡献的英雄的中国人民,“在未来也会继续为观众打造优秀的电影作品,同时也向大众传递能带领我们克服困难的精神力量。”
据悉,电影《中国医生》将于7月9日全国公映。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汤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