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时代重任 奋力书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庆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激励全市科技英才积极投身创新实践

肩负时代重任 奋力书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庆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激励全市科技英才积极投身创新实践

来源:重庆日报全媒体2021-07-12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让全市广大科技英才倍感振奋。7月7日至9日,重庆市科技英才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专题研修班在市委党校举行。参加研修班的学员纷纷表示,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努力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奋力书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庆答卷。

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

“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让我更加感受到,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重庆邮电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许光洪说,作为来自信息通信和人工智能为特色的高校科技工作者,他将积极响应党的伟大号召,追求真理、甘于奉献,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难题,围绕“芯屏器核网”和“云联数算用”的短板和痛点,开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脑认知等基础研究,推动未来通信、人工智能、互联网等同生产生活领域深度融合。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重庆连芯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连芯光电”)总经理马晓燠是一名科技创业者,在他的带领下,连芯光电持续开展单光子探测技术攻关,为天文观测、量子操控、高能物理等领域的多个国家重大项目提供了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支持。

“单光子探测技术是世界各国研究和竞争的热点领域。作为一名党员,我将继续发挥带头作用,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创新相结合,不断打通关键领域的技术堵点、断点,不负党和国家的殷切希望。”他说。

“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是红色百年的宣言书,是面向未来的集结号,是引领航向的指南针,让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钟芸表示,作为中国中铁旗下的企业,他们将听党号令,勇往直前,充分发挥交通科技企业的技术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加强在山区智慧高速公路、智慧港口等优势领域的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交通出行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

铭记于心,践之于行。作为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重庆三峡农科院书记、院长杨梅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让自己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牢记“科研为民”“振兴三农”的初心使命,带领三峡农科院全体科技工作者,立足三峡库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技术需求,贯彻新发展理念,研发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攻关新科技,在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中更好地体现“能与行”,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实践性是科技工作的首要属性,服务于经济主战场是科技工作的终极归宿和科技工作者的根本使命。”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石萍萍说。

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已成为以榨菜研究为龙头、新品种选育为核心,集农作物产前、产中、产后应用技术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

前不久,该院还联合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设计研究院成功申报“川渝共建中国酱腌菜科技创新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将重点开展原料作物品种遗传改良、高效绿色生产、加工工艺改进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为川渝两地酱腌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作为一线科技工作者,我们将围绕产业需求和人民需求开展科技攻关,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用科技成果造福人民。”她说。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我将始终做到履职践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荣昌区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站长吕玉奎表示,作为一名基层林业科技工作者,他将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开展林业高产优质技术尤其是良种选育技术攻关,培育林木良种苗木并进行栽培示范推广。还将与涉林企业深度合作,开展林业机械化试验示范,努力解放农村劳动力,提升生产效率,带动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在林业生态建设的实践中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

重庆先进光电显示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冯明明长期从事光电子领域研究,在半导体光电器件、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微加工、光电显示等领域拥有较深造诣。他带领团队组建“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重点实验室”,并在8.6代大尺寸高端显示面板绿色工艺创新与集成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说‘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我们作为最有创造力、最有激情的青年,在科技创新领域更要成为‘拓荒牛’,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他说,创新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更多时候需要披荆斩棘。但是,他仍将向国家、产业、学科领域最需要的地方进军。

重庆工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柏群表示,高校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要肩负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也要担负起为国家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任。“我们将引导青年学子心系家国天下,把爱党爱国的热情转化为创新动力,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人才是第一资源。”重庆能源研究会理事长李明军表示,作为一家科技社团,他们牢固树立这一理念,将团结学会成员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进一步推动我市能源领域科技自立自强取得更大成绩,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事业中当好“排头兵”。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肩负时代重任 奋力书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庆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激励全市科技英才积极投身创新实践

2021-07-12 11:59:05 来源: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让全市广大科技英才倍感振奋。7月7日至9日,重庆市科技英才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专题研修班在市委党校举行。参加研修班的学员纷纷表示,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努力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奋力书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庆答卷。

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

“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让我更加感受到,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重庆邮电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许光洪说,作为来自信息通信和人工智能为特色的高校科技工作者,他将积极响应党的伟大号召,追求真理、甘于奉献,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难题,围绕“芯屏器核网”和“云联数算用”的短板和痛点,开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脑认知等基础研究,推动未来通信、人工智能、互联网等同生产生活领域深度融合。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重庆连芯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连芯光电”)总经理马晓燠是一名科技创业者,在他的带领下,连芯光电持续开展单光子探测技术攻关,为天文观测、量子操控、高能物理等领域的多个国家重大项目提供了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支持。

“单光子探测技术是世界各国研究和竞争的热点领域。作为一名党员,我将继续发挥带头作用,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创新相结合,不断打通关键领域的技术堵点、断点,不负党和国家的殷切希望。”他说。

“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是红色百年的宣言书,是面向未来的集结号,是引领航向的指南针,让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钟芸表示,作为中国中铁旗下的企业,他们将听党号令,勇往直前,充分发挥交通科技企业的技术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加强在山区智慧高速公路、智慧港口等优势领域的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交通出行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

铭记于心,践之于行。作为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重庆三峡农科院书记、院长杨梅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让自己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牢记“科研为民”“振兴三农”的初心使命,带领三峡农科院全体科技工作者,立足三峡库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技术需求,贯彻新发展理念,研发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攻关新科技,在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中更好地体现“能与行”,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实践性是科技工作的首要属性,服务于经济主战场是科技工作的终极归宿和科技工作者的根本使命。”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石萍萍说。

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已成为以榨菜研究为龙头、新品种选育为核心,集农作物产前、产中、产后应用技术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

前不久,该院还联合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设计研究院成功申报“川渝共建中国酱腌菜科技创新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将重点开展原料作物品种遗传改良、高效绿色生产、加工工艺改进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为川渝两地酱腌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作为一线科技工作者,我们将围绕产业需求和人民需求开展科技攻关,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用科技成果造福人民。”她说。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我将始终做到履职践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荣昌区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站长吕玉奎表示,作为一名基层林业科技工作者,他将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开展林业高产优质技术尤其是良种选育技术攻关,培育林木良种苗木并进行栽培示范推广。还将与涉林企业深度合作,开展林业机械化试验示范,努力解放农村劳动力,提升生产效率,带动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在林业生态建设的实践中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

重庆先进光电显示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冯明明长期从事光电子领域研究,在半导体光电器件、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微加工、光电显示等领域拥有较深造诣。他带领团队组建“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重点实验室”,并在8.6代大尺寸高端显示面板绿色工艺创新与集成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说‘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我们作为最有创造力、最有激情的青年,在科技创新领域更要成为‘拓荒牛’,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他说,创新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更多时候需要披荆斩棘。但是,他仍将向国家、产业、学科领域最需要的地方进军。

重庆工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柏群表示,高校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要肩负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也要担负起为国家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任。“我们将引导青年学子心系家国天下,把爱党爱国的热情转化为创新动力,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人才是第一资源。”重庆能源研究会理事长李明军表示,作为一家科技社团,他们牢固树立这一理念,将团结学会成员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进一步推动我市能源领域科技自立自强取得更大成绩,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事业中当好“排头兵”。

[责任编辑: 曾家琪]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