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 | 重庆如何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14日15时讯(记者 李华侨)7月13日一早,大渡口区大渡口半岛逸景农贸市场,张阿姨正在一个菜摊前买菜。从去年开始,这个农贸市场一改过去的脏乱差,还变得很“智慧”,更让张阿姨欣喜的是,农贸市场每天会对蔬菜进行农药残留的快检,并及时在大屏幕上公布检测结果,购买更放心了。
这是重庆首家智慧监管农贸市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了解到,目前,重庆已试点建设了19个智慧监管农贸市场,让市民“菜篮子”拎得更舒心。
其实,智慧监管农贸市场这是重庆市市场监管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了解到,该局还通过打造“重庆阳光餐饮”信息平台让市民吃得放心;推行“互联网+监管”, 全程追溯给冷链食品上好“双保险”。市市场监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群众食品安全关注率92.87%,较上年提高0.91个百分点;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82.57分,较上年提高了0.53分。
“菜篮子”拎得更舒心
走进大渡口半岛逸景农贸市场,给人第一印象是干净,不再是市民印象中的“脏乱差”。门口的液晶显示屏上,清楚展示着整个农贸市场的相关信息;每个摊位前都有一个商户屏,上面有每个摊位的商户信息、营业执照、许可证等证照信息和投诉电话,消费者可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大渡口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陈立东介绍,该市场配备的触摸式查询系统可实现食用农产品信息查询,确保源头可查、去向可追。不仅可以追踪所有农产品的流通信息,消费者也可凭消费小票上的二维码,追溯相关经销信息、农残检测等信息,降低购买不合格农产品的风险,同时对有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提供数据支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还注意到,该农贸市场还设有农药残留检测室。管理部门每日会对商户、交易品种实施“双随机”选取,市场快检人员根据系统随机抽取的商户和商品种类进行抽检,每半个月对市场所有经营户、所有食用农产品种类全覆盖一次,快检结果同步上传至农贸市场数据监管平台及数据显示屏,实现公开并进行实时滚动播放。
而相关部门还将利用农贸市场的数据采集系统,分析市场、商户的销售行为和销售过程,利用消费者评价、点赞、投诉体系对市场商户的诚信进行监管。
农贸市场的“提档升级”,也给市场经营主体带来了福利。半岛逸景农贸市场总经理龚汉周介绍,该市场从去年4月建成为智慧监管农贸市场后,截至今年4月,一年的时间里,营业额提升了27%左右。
半岛逸景农贸市场只是重庆在智慧监管农贸市场方面探索和建设的缩影。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重庆已试点建设了智慧监管农贸市场19个,在建市场18个,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商户营业执照、产品信息、食品检测、商品价格、日常巡查等信息进行实时公开,让消费透明放心、监管高效精准。
“阳光餐饮”吃得更放心
家住渝北区双龙大道附近的蒋女士经常和朋友在外边的餐馆吃饭,最近她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吃饭前扫一下店里的二维码,等菜期间查看餐馆后厨情况,通过手机,后厨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整洁明亮的厨房, 厨具、调料摆放整齐的备菜台,几位穿白褂的师傅正做着开工前的准备。
这是重庆市市场监管局打造的“重庆阳光餐饮”信息平台。在渝北区一家酒店,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看到,后厨的烹饪区、面点区、切配区等区域都安装了摄像头。而通过该平台,酒店后厨的实时视频、证照情况、健康证、监管部门检查结果、原材料台账等信息实现了全面公开。
渝北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渝北区活跃的餐饮单位有10000家左右,其中有2000家左右餐饮单位实现了“一店一码”,今年年底预期达到5000至6000家。
学校食堂的用餐安全是每位家长最关心的事情之一,而通过该平台,家长也能随时看到学校后厨的情况。该平台实现了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操作行为实时AI智能监控,11种常见违规行为实现智能识别、智慧抓取、自动推送,市场监管人员也可以对餐饮单位每日食品安全自查情况线上监督。
市市场监管局餐饮处处长李昂表示,目前,重庆有餐饮单位近30万家,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仅仅依靠有限的监管力量,监管难度非常大。“通过这个信息系统餐饮单位每天要完成食品安全自查自检、监管人员开展非接触式远程监管、社会公众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后厨加工现场,形成了企业自律、公众监督、部门监管‘三位一体’的食品安全保障机制”。
李昂介绍,截至上半年,已有3.5万家餐饮单位入驻“重庆阳光餐饮”信息平台,完成自检自查9.3万次;公众已通过APP查看餐饮单位信息73.9万家次;执法人员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检查4.3万家次,初步实现了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目标。
李昂表示,下一步,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全面上线AI智能识别,对从业人员加工行为进行24小时智能监测;将养老机构、大型餐饮、外卖餐馆等作为重点推广对象,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50%的餐饮单位能够实现智慧管理;此外,还将增加信用查询、违法警示等功能,将智慧监管与信用监管相结合,及时曝光企业和个人的不良信用记录、违法行为。
全程追溯上好“双保险”
冷链食品对于非原产地区域的人来说,是获取食材的一种有效方式。随着电商和物流的发展,世界各地的食材都可以通过冷链运输的方式,来到大家的餐桌上。那么,如何保证购买的冷链食品是安全可靠的呢?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从重庆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为了让群众吃得更放心,该局正积极探索“互联网+监管”,2020年12月中旬迅速开发建成“渝溯源”进口冷链食品溯源管理平台,并作为首批试点省市率先上线运行。
据介绍,该平台按照“企业申报、首站赋码、一码流通、环节倒查、全程追溯”的模式,由进口冷链食品入渝首站企业在追溯平台录入食品品名、生产企业、检验检疫信息等关键数据后,平台赋予“渝溯源”源码,在后续流通环节各节点扫码后在平台内录入购销信息,并层层依次叠加至源码。简单来说,该平台实现了进口冷链食品“可溯可追”。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还在全市主要冻品交易市场、物流企业建立了八个进口冷链食品监管首仓,有效降低物防风险;同时建成首仓可视化监管平台建设,实现进口冷链食品入库消杀、专用通道运送、专区存放和核酸检测等全流程可视化监管。在该平台的监控后台,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可以清楚看到首仓的的情况。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7月1日,重庆已有6059家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在“渝溯源”平台中注册,共录入流入我市进口冷链食品183054.15吨,流出我市进口冷链食品2810.25吨;全市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共录入市内流转信息12373条,进口(入境)信息数14402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