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区农业农村委离退休第一党支部党员蒋诚:
抗美援朝战斗英雄深藏功名 带领村民养蚕修路
在上甘岭战役中,他身负重伤仍不下火线,战后中朝两国均授予其一等功。然而,退伍复员后整整33年,他几乎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自己堪称传奇的功绩,也没找任何一级组织提出过个人要求,只是默默扎根农村带领村民种桑养蚕,甚至为了给村里修路不惜个人举债。

合川区农业农村委离退休第一党支部党员蒋诚:
抗美援朝战斗英雄深藏功名 带领村民养蚕修路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1-07-15

重庆日报记者 赵伟平

在上甘岭战役中,他身负重伤仍不下火线,战后中朝两国均授予其一等功。然而,退伍复员后整整33年,他几乎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自己堪称传奇的功绩,也没找任何一级组织提出过个人要求,只是默默扎根农村带领村民种桑养蚕,甚至为了给村里修路不惜个人举债。

他就是93岁的抗美援朝战斗英雄、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蒋诚,他用一心为国不求回报、扎根农村为民奉献的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7月13日,重庆日报记者来到合川区,深入了解老人的感人故事。

战斗英雄深藏功名33年

13日早上10点过,合川区钓鱼城街道花滩国际小区的一幢居民楼里,蒋诚头戴军帽,倚坐在轮椅上看电视里播放的战争片。一旦听到有冲锋号吹响,他古铜色的脸顿时变得凝重起来,干瘪的嘴不停地喃喃自语。

他的意识已有些模糊,说话也变得口齿不清,可能谁都不会想到他是一名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

事实上,在复员的33年里,蒋诚也从未向任何人提过他的赫赫战功。直到1988年,一个偶然机会有人从档案馆看到一份《革命军人立功喜报》,这份1953年由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签发的《革命军人立功喜报》清楚地记载了他的功绩。

蒋诚,1928年出生于合川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9年底参军入伍,朝鲜战争爆发后编入志愿军第12军31师92团1营机枪连担任重机枪手,先后任副班长、班长。因作战勇猛,195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爆发,蒋诚随部队负责坚守537.7高地。1952年11月,在上甘岭战役中,他带领班里战士在敌人炮火封锁下,以重机枪歼敌400余名,击毁敌重机枪一挺,还击落敌机一架,身负重伤仍不下火线,配合步兵完成了任务,对战斗胜利起了重大作用。

在这次惨烈的战役中,蒋诚被敌机炸弹炸伤,经过紧急抢救虽保住了性命,但右下腹部永远留下了一道长约6厘米的伤疤。

“那时候我们只知道父亲上过朝鲜战场,他从没跟我们提过自己立了多大的功,更别说拿着功绩去要什么待遇了。”蒋诚的大儿子蒋仁君说,直到《革命军人立功喜报》被发现,当地政府按相关规定给予其“全民职工”待遇,这一年他已60岁,领取工人退休工资,每月80元。

不惜个人举债为全村修路

1955年2月,蒋诚复员回家后重新做了一名农民。他的士兵档案中保存着的一份《返乡生产计划决心书》这样写道:“祖国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干好革命业务工作。”

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

“全公社,数蒋诚的蚕桑技术最好。”兴隆蚕基站同事秦能成回忆。每天清晨5点多,蒋诚就已经坐在蚕桑站广播室,通过大喇叭给十里八村的农户讲养蚕技巧。白天,蒋诚到各个村子实地指导,直到深夜才返回。就这样,蒋诚把一手过硬的种桑养蚕技术向当地群众传授,一干就是24年。

虽然脱下了军装,但蒋诚为国为民奉献的初心始终没有改变。隆兴镇广福村党支部书记杨元蛟说,20世纪80年代,当地政府决定修建一条长10公里的砂石路解决村里基本的出行难题,因为蒋诚在村民中的威信高,就安排他负责。

蒋诚二话不说就带领全村人开了工。“那时候国家穷,乡里修路大都是村民出工出力,路修到一半上面拨下来的钱就没了。”村民曹继前说,蒋诚只说了一句“大家继续干,钱我去想办法。”很快,工钱来了,甚至连每天的工分标准也没降低。修路工程得以顺利推进,直至完工。

事后,蒋诚才告诉二儿子蒋明辉,钱是他以个人名义向信用社贷的款,一共2400元。那时2400元可是笔巨款,蒋明辉说当时他刚工作3年,一共攒了不到1000元。父亲和他们兄弟几人商量“父债子还”,父子卖了房又借了些钱还清了贷款,但没有向组织、群众张口要一分钱。

老兵精神激励一代代人不忘初心

2015年,蒋诚所在的广福村脱贫攻坚发展油橄榄种植项目,已是87岁高龄的蒋诚第一个带头将全家的土地流转出去,并自告奋勇给其他村民做劝导工作。“老爷子这些年对村里贡献不少,年纪大威望高,经他劝导的村民,全部都同意流转土地。”杨元蛟说,村里棘手的村民矛盾,只要蒋诚出马,基本都可以调解。

蒋诚有五个孩子,一家人生活虽不富裕,但都勤勤恳恳,家风淳朴。大儿子蒋仁君说,父亲虽然话不多,但对他们要求很严格。1974年,蒋仁君前往西藏参军。“送我去部队前,爸爸只交代了我三句话:当兵就要准备牺牲;在部队严格要求自己;不要给组织添麻烦。”

“我是国家的人,我还要为国家做事的!”这是老伴陈明秀劝蒋诚换下那条老旧的绿军裤时他的回答。几十年来,蒋诚只穿绿军装。杨元蛟说,老爷子一辈子对党忠诚,只讲奉献,不求回报,这种精神令人感动。

如今,英雄虽已老,但蒋诚时常挂在嘴边的“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干事,不给国家添麻烦”的这句话,却深深地扎根在当地党员干部的心里。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合川区农业农村委离退休第一党支部党员蒋诚:
抗美援朝战斗英雄深藏功名 带领村民养蚕修路

2021-07-15 09:06:04 来源: 0 条评论

重庆日报记者 赵伟平

在上甘岭战役中,他身负重伤仍不下火线,战后中朝两国均授予其一等功。然而,退伍复员后整整33年,他几乎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自己堪称传奇的功绩,也没找任何一级组织提出过个人要求,只是默默扎根农村带领村民种桑养蚕,甚至为了给村里修路不惜个人举债。

他就是93岁的抗美援朝战斗英雄、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蒋诚,他用一心为国不求回报、扎根农村为民奉献的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7月13日,重庆日报记者来到合川区,深入了解老人的感人故事。

战斗英雄深藏功名33年

13日早上10点过,合川区钓鱼城街道花滩国际小区的一幢居民楼里,蒋诚头戴军帽,倚坐在轮椅上看电视里播放的战争片。一旦听到有冲锋号吹响,他古铜色的脸顿时变得凝重起来,干瘪的嘴不停地喃喃自语。

他的意识已有些模糊,说话也变得口齿不清,可能谁都不会想到他是一名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

事实上,在复员的33年里,蒋诚也从未向任何人提过他的赫赫战功。直到1988年,一个偶然机会有人从档案馆看到一份《革命军人立功喜报》,这份1953年由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签发的《革命军人立功喜报》清楚地记载了他的功绩。

蒋诚,1928年出生于合川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9年底参军入伍,朝鲜战争爆发后编入志愿军第12军31师92团1营机枪连担任重机枪手,先后任副班长、班长。因作战勇猛,195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爆发,蒋诚随部队负责坚守537.7高地。1952年11月,在上甘岭战役中,他带领班里战士在敌人炮火封锁下,以重机枪歼敌400余名,击毁敌重机枪一挺,还击落敌机一架,身负重伤仍不下火线,配合步兵完成了任务,对战斗胜利起了重大作用。

在这次惨烈的战役中,蒋诚被敌机炸弹炸伤,经过紧急抢救虽保住了性命,但右下腹部永远留下了一道长约6厘米的伤疤。

“那时候我们只知道父亲上过朝鲜战场,他从没跟我们提过自己立了多大的功,更别说拿着功绩去要什么待遇了。”蒋诚的大儿子蒋仁君说,直到《革命军人立功喜报》被发现,当地政府按相关规定给予其“全民职工”待遇,这一年他已60岁,领取工人退休工资,每月80元。

不惜个人举债为全村修路

1955年2月,蒋诚复员回家后重新做了一名农民。他的士兵档案中保存着的一份《返乡生产计划决心书》这样写道:“祖国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干好革命业务工作。”

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

“全公社,数蒋诚的蚕桑技术最好。”兴隆蚕基站同事秦能成回忆。每天清晨5点多,蒋诚就已经坐在蚕桑站广播室,通过大喇叭给十里八村的农户讲养蚕技巧。白天,蒋诚到各个村子实地指导,直到深夜才返回。就这样,蒋诚把一手过硬的种桑养蚕技术向当地群众传授,一干就是24年。

虽然脱下了军装,但蒋诚为国为民奉献的初心始终没有改变。隆兴镇广福村党支部书记杨元蛟说,20世纪80年代,当地政府决定修建一条长10公里的砂石路解决村里基本的出行难题,因为蒋诚在村民中的威信高,就安排他负责。

蒋诚二话不说就带领全村人开了工。“那时候国家穷,乡里修路大都是村民出工出力,路修到一半上面拨下来的钱就没了。”村民曹继前说,蒋诚只说了一句“大家继续干,钱我去想办法。”很快,工钱来了,甚至连每天的工分标准也没降低。修路工程得以顺利推进,直至完工。

事后,蒋诚才告诉二儿子蒋明辉,钱是他以个人名义向信用社贷的款,一共2400元。那时2400元可是笔巨款,蒋明辉说当时他刚工作3年,一共攒了不到1000元。父亲和他们兄弟几人商量“父债子还”,父子卖了房又借了些钱还清了贷款,但没有向组织、群众张口要一分钱。

老兵精神激励一代代人不忘初心

2015年,蒋诚所在的广福村脱贫攻坚发展油橄榄种植项目,已是87岁高龄的蒋诚第一个带头将全家的土地流转出去,并自告奋勇给其他村民做劝导工作。“老爷子这些年对村里贡献不少,年纪大威望高,经他劝导的村民,全部都同意流转土地。”杨元蛟说,村里棘手的村民矛盾,只要蒋诚出马,基本都可以调解。

蒋诚有五个孩子,一家人生活虽不富裕,但都勤勤恳恳,家风淳朴。大儿子蒋仁君说,父亲虽然话不多,但对他们要求很严格。1974年,蒋仁君前往西藏参军。“送我去部队前,爸爸只交代了我三句话:当兵就要准备牺牲;在部队严格要求自己;不要给组织添麻烦。”

“我是国家的人,我还要为国家做事的!”这是老伴陈明秀劝蒋诚换下那条老旧的绿军裤时他的回答。几十年来,蒋诚只穿绿军装。杨元蛟说,老爷子一辈子对党忠诚,只讲奉献,不求回报,这种精神令人感动。

如今,英雄虽已老,但蒋诚时常挂在嘴边的“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干事,不给国家添麻烦”的这句话,却深深地扎根在当地党员干部的心里。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