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圆梦|从“棚户房”到“大平层” 杨春碧五次搬家越搬越好
7月13日早上7点,72岁的杨春碧吃过早饭,就下楼到小区散步。常年健康生活让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身子骨也硬朗。

小康圆梦|从“棚户房”到“大平层” 杨春碧五次搬家越搬越好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1-07-16

7月13日早上7点,72岁的杨春碧吃过早饭,就下楼到小区散步。常年健康生活让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身子骨也硬朗。

“早上空气好,小区环境也好,多走走,心情也好。”杨春碧说,现在住的这个房子,是大女儿新买的,今年年初才搬进来。

这已经是杨春碧搬的第五次家了。

“几十年搬家五次,一路见证了国家的发展和强大,也见证了社会的进步,内心真的感谢中国共产党。”杨春碧感叹。

第一次搬家

住进一套十几平方米的“蜗居”

杨春碧出生在渝中区下半城。

1968年,她与丈夫官义伦结婚,两人搬进位于十八梯的一套棚户房,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套房子。

这套房很小,只有十几平方米。

在这里,杨春碧和丈夫住了28年,经历了几件人生大事——1969年,杨春碧生下第一个女儿,当了母亲;1973年、1975年,她又陆续生下第二个女儿和儿子。

孩子们的到来,让原本就狭小的房子,变得更加拥挤。“家里只放得下一张大床,娃儿们出生后,只能每天晚上在地上铺凉板给他们睡,白天又把凉板收起来。”杨春碧说。

不仅放不下第二张床,家里连厨房、厕所也没有。一家人上厕所需要去外面的公共厕所,做饭和吃饭都是在屋子外的公共区域。“每到夏天的中午,一家人在外面吃饭,顶着烈日,汗流浃背,遮阴只能靠树叶。那个场景,太难忘了!”杨春碧说。

第二次搬家

是一套70多平方米的电梯房

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杨春碧在医院工作一段时间后,与朋友合作开了诊所,丈夫从事建筑行业,两人的收入迅速攀升。同时,大女儿开始做生意,也有了一些积蓄。杨春碧有了换房的想法。

1996年2月,杨春碧与大女儿一起,在储奇门附近,老中药材市场背后的守备街购买了全家第一套商品房。

那套房子共70多平方米,是一套电梯房。通过装修,房子一共隔出了三个卧室,一家人再也不用挤在一个房间了。

不仅是房子大了,家里还添置了很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设备”。

比如,家里安装了第一台空调,即使是在炎炎夏日的中午吃饭,也不会满头大汗了。再如,杨春碧还为儿子买了一台电脑。

最让杨春碧印象深刻的,是买的第一台大彩电。

“记得是1997年吧,《还珠格格》首播,我们一家人,还有亲戚一起,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剧。那画面,我现在还记得。”杨春碧说。

第三次搬家

每个卧室都有卫生间

随着大女儿生意越做越红火,商品房的品质越来越高,杨春碧又想换房了。

经过一轮挑选,2001年,一家人搬进了位于渝中区南纪门的高层楼房“星辰花园”。

这次他们一次性买了两套房。一套房是大女儿单独买的,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休息空间,她在6楼买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江景房。

另一套则是杨春碧买的。她在7楼买了一套12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和大女儿楼上楼下当起了邻居。

这样一来,杨春碧与孩子们都有比较大的独立空间。而且,因为上下两套房子,面积足够,孩子们在卧室都独立设置了卫生间,不会再出现大家争用厕所的情况了。

越来越好的条件,也让杨春碧的儿子更加奋发向上。住在这套房的日子里,他成功通过律师考试,拿到了律师证。

第四次搬家

老两口终于过上“二人世界”

白驹过隙,杨春碧在第三套房也住了快十年。

此时,十八梯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很多地方将要改造升级。杨春碧的第一套房子,被列入拆迁改造范畴。

“房子虽然没住了,但还是很有感情。”杨春碧说,在拆迁之前,她与丈夫还回到那套房子前看了看,回忆了一下过往的日子,满是感叹。

政府在巴南区李家沱,为拆迁户们配备了安置房,取名为“聚福里”。杨春碧得到了一套面积70多平方米的房子。杨春碧去看了房子后,有了新的想法。

“几个娃儿都大了,工作、生意都越来越好,也有自己的家庭,再和我们住,不是很合适了。”杨春碧和丈夫商量后,他们决定卖掉“星辰花园”的房子,搬到“聚福里”。

因为子女都有了自己的房子,这次只有杨春碧和丈夫两人搬了过来,这也是他们第一次过上“二人世界”。

对这套房子,杨春碧很满意。“之前的房子出门就是马路,周边环境比较嘈杂。这套房子是真正的小区概念,无论是环境还是安全,都要更好一些。”杨春碧说。

第五次搬家

享受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

2016年和2018年,杨春碧陆续迎来了两个曾孙子。杨春碧再次升级,成为“祖母”。

“娃儿都忙,孙女又没得什么经验,我就过来帮忙照顾一下两个小仔仔。”杨春碧说,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自己才会和丈夫一起,住到大女儿的新家来。

这个房子比杨春碧住过的所有房子都要大,位于寸滩附近,是一个大平层,面积差不多有200平方米,非常宽敞。

今年过春节,除了大女儿一家外,儿子一家,小女儿一家都来到这里,他们还各自带着自己的孩子,再加上孙女的两个宝宝,四世同堂的杨春碧一家,热闹极了。

一大家子十多号人聚在一套房子里,一点也不拥挤,这样的画面,让杨春碧感慨万千。

“小时候,我们五姐弟跟父母挤在一起,几乎迈不开脚。结婚后,生了三个孩子,一家五口住在小房子里,也很拥挤。”杨春碧说,如今,不仅自己和丈夫有房子,每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的房子,房子越住越大,生活越来越好。

“真的是国家强大了,才能有家的美满。”杨春碧说。

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杨骏 实习生 郭心悦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小康圆梦|从“棚户房”到“大平层” 杨春碧五次搬家越搬越好

2021-07-16 09:13:17 来源: 0 条评论

7月13日早上7点,72岁的杨春碧吃过早饭,就下楼到小区散步。常年健康生活让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身子骨也硬朗。

“早上空气好,小区环境也好,多走走,心情也好。”杨春碧说,现在住的这个房子,是大女儿新买的,今年年初才搬进来。

这已经是杨春碧搬的第五次家了。

“几十年搬家五次,一路见证了国家的发展和强大,也见证了社会的进步,内心真的感谢中国共产党。”杨春碧感叹。

第一次搬家

住进一套十几平方米的“蜗居”

杨春碧出生在渝中区下半城。

1968年,她与丈夫官义伦结婚,两人搬进位于十八梯的一套棚户房,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套房子。

这套房很小,只有十几平方米。

在这里,杨春碧和丈夫住了28年,经历了几件人生大事——1969年,杨春碧生下第一个女儿,当了母亲;1973年、1975年,她又陆续生下第二个女儿和儿子。

孩子们的到来,让原本就狭小的房子,变得更加拥挤。“家里只放得下一张大床,娃儿们出生后,只能每天晚上在地上铺凉板给他们睡,白天又把凉板收起来。”杨春碧说。

不仅放不下第二张床,家里连厨房、厕所也没有。一家人上厕所需要去外面的公共厕所,做饭和吃饭都是在屋子外的公共区域。“每到夏天的中午,一家人在外面吃饭,顶着烈日,汗流浃背,遮阴只能靠树叶。那个场景,太难忘了!”杨春碧说。

第二次搬家

是一套70多平方米的电梯房

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杨春碧在医院工作一段时间后,与朋友合作开了诊所,丈夫从事建筑行业,两人的收入迅速攀升。同时,大女儿开始做生意,也有了一些积蓄。杨春碧有了换房的想法。

1996年2月,杨春碧与大女儿一起,在储奇门附近,老中药材市场背后的守备街购买了全家第一套商品房。

那套房子共70多平方米,是一套电梯房。通过装修,房子一共隔出了三个卧室,一家人再也不用挤在一个房间了。

不仅是房子大了,家里还添置了很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设备”。

比如,家里安装了第一台空调,即使是在炎炎夏日的中午吃饭,也不会满头大汗了。再如,杨春碧还为儿子买了一台电脑。

最让杨春碧印象深刻的,是买的第一台大彩电。

“记得是1997年吧,《还珠格格》首播,我们一家人,还有亲戚一起,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剧。那画面,我现在还记得。”杨春碧说。

第三次搬家

每个卧室都有卫生间

随着大女儿生意越做越红火,商品房的品质越来越高,杨春碧又想换房了。

经过一轮挑选,2001年,一家人搬进了位于渝中区南纪门的高层楼房“星辰花园”。

这次他们一次性买了两套房。一套房是大女儿单独买的,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休息空间,她在6楼买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江景房。

另一套则是杨春碧买的。她在7楼买了一套12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和大女儿楼上楼下当起了邻居。

这样一来,杨春碧与孩子们都有比较大的独立空间。而且,因为上下两套房子,面积足够,孩子们在卧室都独立设置了卫生间,不会再出现大家争用厕所的情况了。

越来越好的条件,也让杨春碧的儿子更加奋发向上。住在这套房的日子里,他成功通过律师考试,拿到了律师证。

第四次搬家

老两口终于过上“二人世界”

白驹过隙,杨春碧在第三套房也住了快十年。

此时,十八梯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很多地方将要改造升级。杨春碧的第一套房子,被列入拆迁改造范畴。

“房子虽然没住了,但还是很有感情。”杨春碧说,在拆迁之前,她与丈夫还回到那套房子前看了看,回忆了一下过往的日子,满是感叹。

政府在巴南区李家沱,为拆迁户们配备了安置房,取名为“聚福里”。杨春碧得到了一套面积70多平方米的房子。杨春碧去看了房子后,有了新的想法。

“几个娃儿都大了,工作、生意都越来越好,也有自己的家庭,再和我们住,不是很合适了。”杨春碧和丈夫商量后,他们决定卖掉“星辰花园”的房子,搬到“聚福里”。

因为子女都有了自己的房子,这次只有杨春碧和丈夫两人搬了过来,这也是他们第一次过上“二人世界”。

对这套房子,杨春碧很满意。“之前的房子出门就是马路,周边环境比较嘈杂。这套房子是真正的小区概念,无论是环境还是安全,都要更好一些。”杨春碧说。

第五次搬家

享受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

2016年和2018年,杨春碧陆续迎来了两个曾孙子。杨春碧再次升级,成为“祖母”。

“娃儿都忙,孙女又没得什么经验,我就过来帮忙照顾一下两个小仔仔。”杨春碧说,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自己才会和丈夫一起,住到大女儿的新家来。

这个房子比杨春碧住过的所有房子都要大,位于寸滩附近,是一个大平层,面积差不多有200平方米,非常宽敞。

今年过春节,除了大女儿一家外,儿子一家,小女儿一家都来到这里,他们还各自带着自己的孩子,再加上孙女的两个宝宝,四世同堂的杨春碧一家,热闹极了。

一大家子十多号人聚在一套房子里,一点也不拥挤,这样的画面,让杨春碧感慨万千。

“小时候,我们五姐弟跟父母挤在一起,几乎迈不开脚。结婚后,生了三个孩子,一家五口住在小房子里,也很拥挤。”杨春碧说,如今,不仅自己和丈夫有房子,每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的房子,房子越住越大,生活越来越好。

“真的是国家强大了,才能有家的美满。”杨春碧说。

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杨骏 实习生 郭心悦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