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优一先”风采展】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党支部:助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江津区圣泉街道和区公安分局等单位党员干部到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本报资料图片)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党支部获“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
该支部围绕弘扬聂帅精神,充分发挥党性教育基地作用,助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2019年以来,该馆共接待游客386万余人次。聂荣臻元帅陈列馆是如何传承弘扬聂帅精神的呢?
推出不同“套餐”,更好引导观众汲取精神力量
7月19日,周一,陈列馆例行闭馆时间。“平时观众参观热情太高了,周一是我们‘充电’的最佳时间。”聂荣臻元帅陈列馆馆长万金容对重庆日报记者说,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馆累计接待各地党员干部群众30余万人次,提供人工讲解、机器人讲解、语音导览等讲解服务3700余场次,举办聂帅精神报告会、专题党课70余场次。
万金容介绍,该馆拥有10多块“金字招牌”,如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二级博物馆等等。该馆针对不同观众推出系列“套餐”,让“金字招牌”绽放更多光彩。
针对党员干部,该馆倾力打造了《聂帅精神报告会》《聂帅的初心和使命》《聂帅家风》等系列专题讲座,组织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听党课、看展览、观赏国防科技3D影片《巍巍丰碑》。根据需求,该馆还结合江津其他党性教育资源,设计时长不等的参观交流课程,力求让党员干部不虚此行。
针对青少年,该馆根据其身心特点、认知规律,通过情景剧、歌曲、故事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重点演绎聂帅孝顺厚道、勤学上进、立志报国、科学救国等方面的故事。
针对普通观众,该馆在介绍聂帅事迹和精神的同时,开展“我们的节日”等传统佳节活动,并在节假日邀请观众参与升国旗、唱国歌、献花、游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观众通过参观游览汲取精神的力量。
“聂帅精神进校园”,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红色火种
近年来,聂荣臻元帅陈列馆积极开展“聂帅精神进校园”活动。
万金容介绍,今年3月,北京市八一学校的数千名师生在教室中观看了“聂帅精神进校园”故事会视频。这是聂荣臻元帅陈列馆首次正式推出“聂帅精神进校园”故事会视频,形式生动、内容丰富的故事会视频受到该校师生热捧。
在赴各地开展“聂帅精神进校园”活动和巡展巡讲过程中,发生了很多令陈列馆工作人员印象深刻的事。有的学校没有舞台,工作人员将两张乒乓球台拼在一起,站在上面为学生讲述革命故事;有的地方条件较差,工作人员只有在大货车上吃饭和休息。
“一些乡村地区学校没有LED屏幕,我们去开展活动时,要携带铁架和LED屏,在现场将LED屏一块块拼接、安装在铁架上,干这些活,我们已经习以为常。”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宣教科副科长漆梅说,赴各地开展活动需要“团队作战”,为了圆满完成任务,有的工作人员推迟婚假,每个人都怀揣一颗赤诚之心宣传弘扬聂帅精神。
当看到受众聆听聂帅事迹、了解国防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参与活动时有所收获,工作人员都倍感欣慰。“对青少年受众而言,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在他们心中播撒红色种子,帮助他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他们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和国家在各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从而更好地成长成才,把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漆梅说。“聂帅精神进校园”活动曾获评中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课程优秀教学案例第一名。
除了开展“聂帅精神进校园”活动,从2009年开始,聂荣臻元帅陈列馆还组建巡展巡讲“轻骑兵”,以“一支队伍,一辆车,一组展板”的形式将聂帅精神、党的理论、中央政策等宣讲送进镇街社区、村庄农户。聂荣臻元帅生平事迹巡展巡讲迄今已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新疆等多个省区市开展,年均200余场次,累计覆盖群众超过千万人次。
改陈推出基本陈列展览,更充分展现聂帅光辉事迹
如何更充分地展现聂荣臻元帅光辉事迹?去年,聂荣臻元帅陈列馆改陈推出基本陈列展览“聂荣臻同志永远和我们在一起——聂荣臻元帅生平事迹展览”。
展览采用编年体展陈方式,以书籍装帧版面立体化展示,分为“立志报国”“科技主帅”“新的长征”“风范长存”等部分。展览通过3000余件(张)文物、图片,以及大量数字化的历史资料和影视资料,深入挖掘、吸收近10年来的研究成果,重点展现了聂荣臻同志领导创建晋察冀抗日模范根据地和率领科技大军成功研制“两弹一星一艇”的丰功伟绩,为观众沉浸式学习和触摸那一段党史国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我入党已70年,从未脱离过党的岗位,始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我虽然对党没做过多大的贡献,但党交给我的任务都是坚决完成的……”漆梅介绍,在改陈后的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参观时,不少观众都会被聂荣臻元帅的临终遗言深深打动,“通过参观,观众可以深刻感受到这位老党员始终保持着对党的忠诚与热爱,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值得每一位党员干部学习。”
令聂荣臻元帅陈列馆讲解员吴庚霖印象深刻的是,今年6月,一位90多岁的老党员在家人搀扶下参观了该馆,一同参观的还有他只有几岁的重孙女。
“这一幕温馨的场景,让我又一次看到了红色基因传承的希望。”吴庚霖表示。
记者 赵迎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