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熊猫血”溶血早产儿4次换血获新生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20日18时讯(记者 连肖 通讯员 袁儒青) “熊猫血”妈妈诞下溶血症早产儿,医护人员为早产儿进行4次全身大换血,让孩子重获新生。这个罕见的抢救病例,近日出现在重医儿童医院。

据医生回忆,早产儿转院到重医儿童医院时刚出生1天,皮肤、眼球、足底、手心等都很黄,就像一个“小黄人”。据转诊医生介绍,孩子出生后就出现了严重黄疸,24小时内胆红素水平急速升高,在当地医院已接受过1次换血治疗。
更棘手的是,其母亲为AB型Rh阴性血。医生介绍,与ABO溶血相比,Rh新生儿溶血更为凶险。
转院后的检验报告显示,患儿胆红素依旧远超换血临界值,新生儿科迅速成立救治小组,决定第二次换血。
可惜,第二次换血效果未达预期。患儿胆红素仍持续上升。为减少脑损伤,挽救孩子生命,治疗小组决定,采用单倍换血,力求慢、稳,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
第三次换血顺利结束,宝宝胆红素下降。正当大家想舒一口气,谁知9小时后,检验报告再亮红灯。此时,孩子才出生2天,已经历3次换血。

救治小组经过谨慎评估讨论,决定第四次换血。重医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几乎全员上阵参与抢救,一丝一毫都不敢松懈。
第四次换血历经3个多小时,患儿小小身体内的血全部“交替”一遍,全身皮肤黄疸消退明显。
好消息终于被等来——两周后,患儿各项指标稳定,顺利出院!
重医儿童医院称,目前国内外罕有经历4次换血的新生儿,更没有出生仅2天的早产儿经历4次换血手术。
据了解,给新生儿“换血”技术含量极高,其中换血速度至关重要,太快会引发心律失常,心衰及低体温等,太慢则会影响疗效,且血液易被外界环境污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