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优一先”风采展19|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有限公司医疗救护中心党支部:牢牢守住重庆疫情防控的航空防线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有限公司医疗救护中心党支部获得“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
这项荣誉实至名归——多年来,该党支部领导下的救护中心,承担着江北国际机场突发事件医疗救援保障、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旅客和工作人员紧急医疗救护、场区有害生物防治等一系列工作。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他们确保了江北国际机场实现“旅客防控零疏漏、员工防控零感染、紧急运输零投诉”目标。
责任岗位身先士卒
2020年1月22日,重庆机场医疗救护中心现场救护站护士长陈燕,向组织提出申请,主动承担旅客体温监测的任务。
当时,重庆江北机场正着手开始对武汉来渝航班旅客进行体温监测。由于是疫情爆发初期,对病毒的未知感,让不少医护人员忐忑不安。陈燕主动请战,除了责任使然,也因为自己有相关经验——她曾经参加过抗击非典。
在最危险的时候,陈燕总是冲锋在前。有一次,一名旅客的体温超过了37.3度,根据规定,须按照疑似发热病人处置程序进行处理。陈燕主动承担,很快就按照程序处理完毕。
陈燕每次处置发热病人转运时都冲锋在前,前后已参与发热旅客应急处置30余次。
除了陈燕,党支部还有很多党员也都身先士卒——医疗救护中心党支部负责人刘甄,从一开始就冲在指挥一线。
基层岗位勇于奉献
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一般党员也勇于奉献,用实际行动筑牢了重庆机场疫情防控的防线。
党支部有一对姐妹,姐姐名叫赵玉琴,48岁,妹妹名叫龚月,36岁。二人均是医疗救护中心门诊部的药剂师。
重庆机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两人负责医疗物资的运送。为了确保一线医务人员随时有物资可用,二人每天要多次往返医疗点与物资库。可以说,哪里需要物资,哪里就有二人的脚印。
早期物资紧缺,姐妹二人每日清晨都会到各个医疗点、流行病学调查点,查看、记录各类防控物资消耗情况,拟定当日补给计划。
“手术衣消耗5件、口罩消耗20个。”姐妹二人习惯坚持一边数、一边念的工作法,这样才不会出错。也是因为这样的态度,重庆机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期间,得以确保前方的医务人员有物资可用,每一名患者有药可买。
医疗救护中心的医生黄晓雪,在疫情爆发之初,她将自己的孩子送回铜梁老家,与身为机场民警的丈夫一起留在岗位上奋战。“非常时期,医生就应该救死扶伤,党员就应该冲锋在前。”黄晓雪说。
在江北机场医疗救护中心党支部,夫妻二人都奋战在一线的,还有不少。例如,机场医疗救护中心肖芳从抗疫开始就带头坚守岗位,而她的丈夫薛维,则担任了空港地服公司防疫联络组组长。
后勤岗位敢于担当
除了一线医护人员,幕后也有不少英雄,他们负责病人转运、防控输送、后勤保障等工作,在疫情防控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救护车的门把手使用次数最多,但消毒喷枪喷不了背面,只能用棉签沾消毒水多擦几遍。2020年初疫情爆发后很长一段时间,这都是机场医疗救护中心救护车驾驶员周琪结的额外工作。
据介绍,从1月26日重庆机场对全部进出港航班旅客实行体温监测那天起,周琪结就身兼多职,除了负责发热旅客的转运工作,还主动承担起了救护车的消毒工作。
承担车辆消毒工作后,周琪结平均每天要用专用洗手液洗20次手。不到半个月,周琪结的手背就开裂了,甚至还不时流血。现在,周琪结上班时仍需要随身携带护手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