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梦圆|白家友的身份“三变”
记者 陈维灯 通讯员 李慧敏
铜梁区华兴镇团林村,白家友(左)正在查看白茶苗长势。通讯员 李慧敏 摄/视觉重庆
小雨淅淅沥沥下了一夜,7月25日清晨,毓青山上草木滴翠,空气清新。
半山腰上,海拔700多米的铜梁区华兴镇团林村,村道蜿蜒,两侧花木扶疏,掩映着一个个农家院。
一早,团林村三组村民白家友就背上背篼,拿着工具出了门。
“又去给茶树修枝哦?”邻居郑必忠打着招呼。
“还要除草哦,雨水多了草草长得快,你屋头那些茶树也莫搞忘了。”白家友边走边回话。
白家友的茶园里,400多株白茶树,有些已有3米多高,郁郁葱葱。
谁能想到,这里曾是采矿区,曾经山体裸露、尘土飞扬。
毓青山遍体鳞伤
打石人“拿命在拼”
团林村石灰岩、页岩资源丰富。从上世纪80年代起,村子周边陆续建起大大小小的采石场百余个,在采石场打石头的村民过千人。
“几乎所有人屋头的房子都是用山里面挖的石头建成的。”如今已年过六旬的白家友,十几岁就跟着父亲在矿场里打石头、推小车。
随着采石规模越来越大,采石场越来越多,毓青山植被遭受严重破坏,遍体鳞伤,大片山体裸露、寸草不生,还经常发生塌方,水资源也日渐枯竭,生态日益恶化,团林村村里村外也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那时候打石头都靠人工,最多用点柴油机。”白家友告诉重庆日报记者,由于开采不规范,打石头不仅对山体破坏很大,还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挣不到几个钱,都是拿命在拼。”
几年后,白家友决定外出打工,“外头活路也不好做,做了几年又回来打石头了。一个月挣不了几个钱,养家糊口。”
上世纪90年代,白家友与人合伙开了个小型采石场,自己当老板,“也没得几个钱,存点钱就拿来买柴油机,屋头还是穷。”
毓青山成森林公园
当安全员生活逐年改善
生活的改善,源于2006年铜梁区开始实施的非煤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作。
当时,村里牵头对上百家采石场整合、股权重组,保留下的也进行了降噪除尘等技改。靠着多年的采石经验和踏实肯干的态度,白家友被聘请担任采石场的安全员,“厂里全是机械化自动化。以前打石头漫天粉尘,技改后就没啥灰灰了。”
当了安全员的白家友不再与石头直接打交道,而是对机器设备、工人安全防护进行巡视,同时还要给工人进行安全培训。
“一开始一个月工资2000元,后头涨到5000左右,日子越来越好过。”有了一定积蓄,白家友建起了新房、买了车,一家人生活逐年改善。
与此同时,团林村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逐步建成为铜梁区美丽乡村示范点,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栽花种草,每到周末都吸引不少游客前来休闲游玩。
2015年,经过生态修复和治理后的毓青山森林覆盖率达到88.75%,还被设立为国家森林公园。
家家户户种白茶
种茶人生活无忧
自家的日子越过越舒坦,可有件事,让白家友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原来,采石场整合后,像白家友这样依然有一份工作的人,毕竟只是少数,许多此前靠打石头维持生计的村民无事可做。
“年轻的还能出去打工,年纪大的就只能呆在屋里。”4年前的一个午后,端起茶杯准备喝茶的白家友,看着茶杯里的茶叶冒出了一个想法:能不能把我的白茶在村子里推广,让村民种茶增收呢?
那么,白家友的白茶又从何而来呢?
原来,担任采石场安全员后,白家友时常在毓青山上转悠,有一次无意中发现了几株野生白茶。喜欢喝茶的白家友挖了几株野生白茶回家种植,“茶叶质量不错,喝过的人都说好。”
白家友在村里推广种茶的想法得到了镇、村工作人员的支持。
团林村党支部书记杨小平发动村民郑必忠、韩寿友和白家友一起一边寻找野生白茶树,一边自己培育茶树苗。
“白茶管理难度不大,村里的地势气候又很合适,很快每家每户都种上了。”杨小平介绍,随后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参与白茶种植,如今团林村种植的白茶已超过1100亩。
“我去年卖茶纯收入了3万多元。”去年,白家友辞去安全员的职务,全身心投入白茶种植,“我卖得还不是最多的,白家升收入有4万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