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本好书送你读”活动第十七期 | 徜徉书海汲取历史营养 收获人生智慧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30日14时讯(记者 吴黎帆)今(30)日,“百本好书送你读”活动第十七期推荐的10本图书如约而至。其中,有带领我们“重读马克思”的《马克思与我们》,有著名作家孙犁集大成之作《白洋淀纪事》,有讲述如何面对衰老和死亡的《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等等。夏已至盛,秋当不远。让我们徜徉在书海中,汲取历史营养、收获人生智慧吧!
带领读者“重读马克思”
《马克思与我们》
作者:孙正聿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通过对马克思与我们的人生观、马克思与我们的历史观、马克思与我们的时代观、马克思与我们的科学观、马克思与我们的文明观、马克思与我们的理想观等方面的论述,带领我们“重读马克思”,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荐书人说
丁立卿(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化与大众化,我们需要发现与把握时代问题并凝练时代精神。我们每天都在研究马克思、谈论马克思,马克思与我们究竟是什么关系却未必是我们自觉思考过的。孙正聿教授在《马克思与我们》中,以“重读马克思”“走进马克思”的思想主旨,启发我们沿着马克思开创的思想道路继续前进。
品读该书,我们能够深刻地认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力量,清晰地觉解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思想责任与哲学愿景。
讲述建设世纪工程的曲折历程
《筚路蓝缕:世纪工程决策建设记述》
作者:张国宝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本书生动展现了作者作为亲历者参与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上海洋山深水港、首都机场扩建、杭州湾跨海大桥等一大批世纪工程的决策论证建设过程及思考。
通过对这些世纪工程决策论证建设实施过程的回顾与梳理,作者以自己的亲身实践总结了这些重大工程项目从动议、比选、争论到决策、实施、运营的曲折历程、宝贵经验和深邃思考。
荐书人说
刘峰(重庆市阅读推广大使):
读《筚路蓝缕:世纪工程决策建设记述》一书,就是两个字“敬佩”。敬佩作者协调复杂事务的能力,敬佩40年多来中国很多领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并逐步走向世界前列的过程。
都说中国改革开放是极不平凡的,这本书写的就是为什么不平凡。该书系统总结了青藏铁路等重特大工程项目从动议、比较到决策、实施、运营的巨大成就、宝贵经验和深邃思考,以期对中国未来重大工程项目和关键行业更好地科学规划与决策实施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以独特视角反思民族血泪史
《魂兮归来:金一南讲抗日战争》
作者:金一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本书延续了金一南的一贯风格,史料充沛翔实,分析客观睿智,观点精辟犀利,语言激情澎湃。全书从近代以来中国积弱积贫讲起,对近代中国国际地位的衰落进行全面分析,在历史的纵深里回顾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的关系,生动刻画、犀利评价,力图追寻一个民族生命延续的精神之种。
荐书人说
任竞(重庆图书馆馆长):
本书着墨于甲午战争以来中日社会形态的总体分析,梳理中日关系的脉络走向,探究旧中国的积弊和病灶,阐释抗日战争的成因。不同于《苦难辉煌》的恢弘,本书对抗战的进程和具体的战役提及较少,而是以独特的视角、简练的笔触不断地通过人物、线索、细节、史料引导人们去反思那段苦难的民族血泪史,其中不乏鲜为人知的细节和鞭辟入里的分析。文字流淌间,真理徐徐浮现——唯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救中国。
铭史承志,每一个中国人都应铭记这段历史,延续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
生动解析全球政治形势
《一本书看懂地缘世界:全球政治势力全解析》
作者:王伟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纵观人类历史的演化,万变不离其宗的两个决定性因素,一个是人的基本欲望,另一个是山川地势,人性演化为权谋、经济和文化,地理则演化出地缘政治。
作者以理工科的技术化思维模式与人文、历史等领域“无缝对接”,通过多视角切入,用通俗、有趣的语言解析全球政治势力,立志让读者“一本书看懂地缘世界”。
荐书人说
吴大兵(重庆社科院哲学与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
这是一本有关地缘政治的书籍,是帮助了解国际关系理论的必读之书。作者针对美国、欧洲、俄罗斯、印度、中国这几大地缘政治板块,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对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形势与未来走向进行了详细分析,使读者能够充分理解地缘政治的含义、世界政治之间的博弈,并以新的思路重新认识国际政治格局,了解国际政治形势。
本书文风朴实、说理明快,将繁杂的国际关系提纲挈领,客观呈现,可以用“通透”二字来形容,和书名“一本书看懂”相呼应,值得推荐!
深刻理解与全面把握“大变局”
《百年变局》
作者:王文 贾晋京 刘玉书 王鹏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大变局”并不只是限于如全球化、大国博弈等国际关系领域,而是覆盖技术、制度、知识等更广泛领域;不只是一百年的范畴,而是涉及过去五百年全球化进程中的数个时间节点。深刻理解与全面把握这个“大变局”,将有助于清晰认识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发展。
本书从政势之变、经济之变、数字之变三个篇章展开,阐述在百年变局的背景下政治、经济、科技的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引出当前的中国应该怎么办,未来向何处去。
荐书人说
张波(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副编审):
面对风云际会的时代,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叠加起改变历史的力量,“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成为世界之问。
《百年变局》立足百年,聚焦变局,视野雄阔,从政势之变、经济之变、数字之变三个维度为我们提供了“世界之问”的一种解答;《百年变局》着眼未来,把脉现实,理性思考,从风险、挑战、机遇三个变量为我们展现了“危机中育先机、变局中开新局”的诸多可能。
著名作家孙犁集大成之作
《白洋淀纪事》
作者:孙犁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孙犁是新中国文学史上极富盛名的小说、散文大家,也是解放区文艺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在六十余年的文学生涯中,他始终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描写时代人物,反映社会生活,表达真知灼见。他的小说着力追求诗的意境,文笔婉约流畅,感情的抒发和人物感情的叙写,都同景物与人物的描绘自然地融合,清新、雅丽;他的散文形式自由,笔触细腻优美,明丽自然,于淡淡的客观描述中包含浓浓的情致,有一种不可多得的文人气质。
《白洋淀纪事》是孙犁的集大成之作,收录了其从1939年到195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和散文。
荐书人说
彭鑫(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孙犁以乐观、从容的笔调描摹时代的风云变幻,用诗性的语言书写白洋淀人的抗日英雄事迹。他的笔触凝练而清丽,塑造了水生、原生、香菊等典型形象,形象地展示了白洋淀人们的真诚纯朴、团结对敌的精神,尤其是劳动妇女们的坚韧不拔、不怕牺牲的美好品质。
全书洋溢着革命精神,有着雅致隽永的景物描写,富有水乡的气息,闪烁着人性之美、诗性之光与信仰之力,因此有穿透时空的魅力,历久弥新,久读不厌。
书写乡村民办教师的故事
《天行者》
作者:刘醒龙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天行者》以中国20世纪90年代贫乏的乡村教育为背景,讲述了以张英才为代表的一群民办教师,在贫苦生活中无私为乡村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故事,反映出乡村民办教师曾有过的艰难历程。
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朴实的文字,感动着千千万万的读者。这部长篇小说曾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和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它还曾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引起巨大社会反响。
荐书人说
周航(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
扎根云南山区教育数十载的张桂梅获时代楷模称号,其照亮人心的事迹一时间感动中国,刘醒龙《天行者》的主人公张英才也是类似的人物。
《天行者》实际上是刘醒龙对其中篇成名作《凤凰琴》的改写,真实描绘了中国乡村教育的状况,是一曲以界岭小学为代表的乡村学校和乡村知识分子的颂歌。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乡村教育工作者的爱、恨、忧、痛,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普遍存在的心灵轨迹,具有丰厚的时代意蕴。《天行者》不失为新时期以来的一部现实主义力作。
诺奖得主海明威的著名作品
《乞力马扎罗的雪》
作者:[美]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海明威是美国著名小说家、记者,诺贝尔文学奖和普利策奖得主,著有《太阳照常升起》《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作品。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海明威出生于美国小镇奥克帕克,在瓦隆湖农舍中度过了童年时光。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的足迹遍及加拿大、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古巴等国,素有“世界公民”之称。他还在中国短暂停留,曾报道了日本侵华战争。
本书收录《乞力马扎罗的雪》《世界之都》《大双心河》等海明威经典小说。
荐书人说
喻彬(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乞力马扎罗的雪》是海明威的中篇小说,用对话和回忆的方式,讲述了作家哈里和情侣海伦在非洲打猎时,一根荆棘划破哈里的右腿,他感染了坏疽病并迅速恶化之后发生的故事。在等待飞机救援的过程中,曾受战争精神创伤的哈里和天使与妖女品格兼具的海伦,面对步步逼近的死亡以及虎视眈眈的鬣狗和秃鹫,对生命作了最后的反省与回眸。开篇“非洲最高的山峰”“被风干冻硬的豹子”、结尾“帐篷外鬣狗还在发出怪叫”都形成感官上的悬念,并由此引发有关“死亡”的哲思。
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介绍免疫系统
《优雅的守卫者:人类免疫系统的故事》
作者:[美]马特·里克特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免疫系统是人体必不可少的防御系统,它帮助我们对抗疾病,治愈伤口,维持秩序和平衡。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它已经过不断磨炼,以面对所有可能的威胁。然而,尽管免疫系统是如此复杂精妙,但它依旧容易因疲劳、压力、营养不良甚至过度卫生等因素而受到损害。
本书通过介绍长达数个世纪的科学探索,独特地将众多动人的个体故事编织在一起,解开我们疾病和健康的奥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介绍了我们的免疫系统。
荐书人说
唐忠会(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教授):
2020年至今,全世界大部分人都在经历与新冠病毒的搏斗。在这个过程中,免疫系统守护着我们,以对抗疾病、治愈伤口、维持平衡。但对于身体中这个“优雅的守卫者”,我们了解多少?马特·里克特的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该书做到了故事中有科学,科学中有故事,介绍了长达数世纪的科学探索,揭开了疾病和健康的奥秘,让我们对免疫系统多了一层认识,对生命多了一份珍惜,对自然规律多了一份敬畏。
如何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作者:[美]阿图·葛文德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在书中,作者不断叩问读者,如何面对衰老、什么才是有意义地活着、如何理解个人生命的有限性……当我们跟随作者一起经过这一场有关生死的思考,便会更具体地去思考这些问题,更全面地去做好准备,一旦成为病人或病人的家属,也能更加明智地作出决定,让自己或亲人老得更舒服、走得更安详。
荐书人说
龙文羽(悦己读书会会长):
本书是我读过的非虚构作品里,让我深深着迷和收获巨大的一部。衰老和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必然经历的事情,但依然有太多的人忌讳去探讨这两个词汇,我们到底在惧怕什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去面对衰老和死亡,这本书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它不是用“鸡汤”去安慰和开导我们,而是用事实去说服我们,或者说让我们深思和反省。
人类离开这个世界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我们想要的,不过是像孩子一般被抚摸和安慰,不过是在爱人的怀抱里,在自然的声音和画面里,安静地、轻松地,至少是不那么惧怕和恐慌地闭上眼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