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一把刀从7小时到20秒
科技创新推动“大足制造”逐渐升级为“大足智造”
近年来,借助重庆市企业技术中心和大足区企业技术中心平台,施密特成功研发出一款主要用于旧楼改造的“积木电梯”。这种电梯直接在工厂焊接组装,从运抵现场到安装完成仅需3天,扰民时间短,安装速度快。

生产一把刀从7小时到20秒
科技创新推动“大足制造”逐渐升级为“大足智造”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1-08-02

7月28日,位于大足区的施密特有限公司(下称施密特)生产车间内,机声隆隆,生产正忙。

近年来,借助重庆市企业技术中心和大足区企业技术中心平台,施密特成功研发出一款主要用于旧楼改造的“积木电梯”。这种电梯直接在工厂焊接组装,从运抵现场到安装完成仅需3天,扰民时间短,安装速度快。

“积木电梯”,只是大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大足重点从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激发创新主体新活力、增强创新主体动能四个方面发力,不断提升全区科技创新能力,有力推动了全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助推企业去年产值30亿元

重庆盛泰光电有限公司(下称盛泰光电)地处双桥经开区,是国内最专业的摄像头模组封装生产企业之一。其产品有一亿像素摄像头、超广角和潜望式摄像头等,年产能3亿颗,占同类型产品全球生产额的5%,广泛应用于手机和笔电等非手机类产品。

“依靠行业领先的技术,我们的产品畅销国内外,去年实现产值30亿元。”盛泰光电副总经理卢绍杰说,近年来,公司生产的摄像头从此前500万像素、800万像素,提升到1300万像素、1600万像素,再到去年4800万像素摄像头全面量产,靠的正是产品的创新和工艺的整合。

“我们还成立了博士后科研站,与上海交大、江南大学等进行产学研合作,不断开发新产品,进入更高端的摄像头生产领域。”卢绍杰说,接下来公司每年投入技术研发的资金将占到全年销售总额的3%至5%,并且在引进和培养软件、光学领域顶尖人才方面,不设预算上限。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足越来越多的传统工业企业通过运用科技创新技术,实现华丽转身。”大足区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46家企业完成生产线智能化改造

大足龙水锻打刀具因工艺独到颇负盛名,但生产效率一直是一大难题。这样的问题,以前在重庆芸利五金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芸利五金)同样存在。

芸利五金原本依靠人工锻打,一把刀从毛坯到打磨、开刃、上柄直至出成品,最快也要近7个小时。2019年,在引进全球首条锻打刀具智能化生产线后,芸利五金生产一把刀的时间压缩到只需20秒,既保留了传统锻打工艺,又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

这条生产线采用智能化、数字化、可视化设计,工人只需将前期通过剪板、下料、锻打、热处理、回火等5道工序加工好的刀坯导入生产线,即可通过机械手臂作业,实现磨削、修边、抛光、装柄等后续15道工序的智能化生产。

“以年产80万把刀具来算,传统模式需要40个工人,设备占地1000平方米,而智能化生产线只需1至2人值守,占地300平方米,总功率仅需80千瓦。”芸利五金负责人介绍,采用智能化生产线后,产品更加标准化,质量更加可控,减少了辅料消耗以及工伤事故的发生。

近年来,大足积极以智能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了一批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和智能化生产线,46家企业完成了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大足制造正逐渐升级为大足“智造”。

举办创意设计赛全球征集“金点子”

这段时间,重庆桥丰五金制造有限公司里格外忙碌,公司正紧锣密鼓为新产品“海棠依旧”的生产作准备。

“海棠依旧”这款产品,与大足举办的一场创意设计专业赛有关。

大足目前共有刀具企业85家,生产含3大系列、1000余个产品,形成了地方特色产业集群。但该产业在企业规模、材料标准、质量控制、关键工艺水平等方面较弱,特别是工业设计人才非常匮乏,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为了帮助企业破局,从2019年开始,大足连续两年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重庆·大足锻打刀具创意设计专业赛,共征集到国内外作品935件。随后,大足科技局通过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详细了解刀具企业的经营现状、人才需求、技术瓶颈,以及对大赛的期待和大赛作品成果转化意愿。最终,有5家企业分别精选出“海棠依旧”“百灵”“深海利刃”“省力菜刀”等9件大赛作品,实施转化生产。

不仅如此,大足还与重大产研院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了产学研合作项目组,旨在更好助推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在大足转化,推动人才项目、创新平台在大足落地。目前,产学研合作项目组已完成对大足石刻研究院等13家单位和盛泰光电、施密特等12家重点企业的走访,收集到各类需求24条,实现了3个项目落地,更多合作项目正在洽谈中。

大足区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大足科技型企业为75家,2020年增至1001家;高新技术企业2016年为21家,2020年达到102家。此外,四年来,大足还新建成科创平台43个,有力促进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重庆日报记者 陈维灯 通讯员 毛双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生产一把刀从7小时到20秒
科技创新推动“大足制造”逐渐升级为“大足智造”

2021-08-02 06:36:55 来源: 0 条评论

7月28日,位于大足区的施密特有限公司(下称施密特)生产车间内,机声隆隆,生产正忙。

近年来,借助重庆市企业技术中心和大足区企业技术中心平台,施密特成功研发出一款主要用于旧楼改造的“积木电梯”。这种电梯直接在工厂焊接组装,从运抵现场到安装完成仅需3天,扰民时间短,安装速度快。

“积木电梯”,只是大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大足重点从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激发创新主体新活力、增强创新主体动能四个方面发力,不断提升全区科技创新能力,有力推动了全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助推企业去年产值30亿元

重庆盛泰光电有限公司(下称盛泰光电)地处双桥经开区,是国内最专业的摄像头模组封装生产企业之一。其产品有一亿像素摄像头、超广角和潜望式摄像头等,年产能3亿颗,占同类型产品全球生产额的5%,广泛应用于手机和笔电等非手机类产品。

“依靠行业领先的技术,我们的产品畅销国内外,去年实现产值30亿元。”盛泰光电副总经理卢绍杰说,近年来,公司生产的摄像头从此前500万像素、800万像素,提升到1300万像素、1600万像素,再到去年4800万像素摄像头全面量产,靠的正是产品的创新和工艺的整合。

“我们还成立了博士后科研站,与上海交大、江南大学等进行产学研合作,不断开发新产品,进入更高端的摄像头生产领域。”卢绍杰说,接下来公司每年投入技术研发的资金将占到全年销售总额的3%至5%,并且在引进和培养软件、光学领域顶尖人才方面,不设预算上限。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足越来越多的传统工业企业通过运用科技创新技术,实现华丽转身。”大足区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46家企业完成生产线智能化改造

大足龙水锻打刀具因工艺独到颇负盛名,但生产效率一直是一大难题。这样的问题,以前在重庆芸利五金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芸利五金)同样存在。

芸利五金原本依靠人工锻打,一把刀从毛坯到打磨、开刃、上柄直至出成品,最快也要近7个小时。2019年,在引进全球首条锻打刀具智能化生产线后,芸利五金生产一把刀的时间压缩到只需20秒,既保留了传统锻打工艺,又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

这条生产线采用智能化、数字化、可视化设计,工人只需将前期通过剪板、下料、锻打、热处理、回火等5道工序加工好的刀坯导入生产线,即可通过机械手臂作业,实现磨削、修边、抛光、装柄等后续15道工序的智能化生产。

“以年产80万把刀具来算,传统模式需要40个工人,设备占地1000平方米,而智能化生产线只需1至2人值守,占地300平方米,总功率仅需80千瓦。”芸利五金负责人介绍,采用智能化生产线后,产品更加标准化,质量更加可控,减少了辅料消耗以及工伤事故的发生。

近年来,大足积极以智能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了一批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和智能化生产线,46家企业完成了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大足制造正逐渐升级为大足“智造”。

举办创意设计赛全球征集“金点子”

这段时间,重庆桥丰五金制造有限公司里格外忙碌,公司正紧锣密鼓为新产品“海棠依旧”的生产作准备。

“海棠依旧”这款产品,与大足举办的一场创意设计专业赛有关。

大足目前共有刀具企业85家,生产含3大系列、1000余个产品,形成了地方特色产业集群。但该产业在企业规模、材料标准、质量控制、关键工艺水平等方面较弱,特别是工业设计人才非常匮乏,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为了帮助企业破局,从2019年开始,大足连续两年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重庆·大足锻打刀具创意设计专业赛,共征集到国内外作品935件。随后,大足科技局通过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详细了解刀具企业的经营现状、人才需求、技术瓶颈,以及对大赛的期待和大赛作品成果转化意愿。最终,有5家企业分别精选出“海棠依旧”“百灵”“深海利刃”“省力菜刀”等9件大赛作品,实施转化生产。

不仅如此,大足还与重大产研院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了产学研合作项目组,旨在更好助推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在大足转化,推动人才项目、创新平台在大足落地。目前,产学研合作项目组已完成对大足石刻研究院等13家单位和盛泰光电、施密特等12家重点企业的走访,收集到各类需求24条,实现了3个项目落地,更多合作项目正在洽谈中。

大足区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大足科技型企业为75家,2020年增至1001家;高新技术企业2016年为21家,2020年达到102家。此外,四年来,大足还新建成科创平台43个,有力促进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重庆日报记者 陈维灯 通讯员 毛双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