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集聚创新要素 加大产业创新 畅通转化渠道 重庆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
近日,南京大学重庆创新研究院正式签约落户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这是南京大学在西部设立的首个产学研合作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将开展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等工作。

经济日报|集聚创新要素 加大产业创新 畅通转化渠道 重庆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

来源:经济日报2021-08-11

image.png

经济日报重庆讯(记者吴陆牧、冉瑞成)近日,南京大学重庆创新研究院正式签约落户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这是南京大学在西部设立的首个产学研合作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将开展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等工作。

占地30平方公里的两江协同创新区是重庆市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像南京大学重庆创新研究院这样的高校科研院所,两江协同创新区已经引进35家。”两江协同创新区负责人王飞告诉记者,通过走“科创+产业”之路,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量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创新区形成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研发和产业生成体系。

今年以来,重庆锚定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个主目标,前瞻布局高校院所和产业创新平台,从集聚创新要素、加大产业创新、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优化创新生态等多方面入手,着力激发创新主体活力,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除高标准打造两江协同创新区,重庆还加快西部(重庆)科学城、广阳岛智创生态城等科技创新重大平台建设,并推进41家创新园区和77个特色产业基地协同发展,科技创新平台呈现出“星罗棋布、众星拱月”的新格局,各类创新资源不断向平台集聚。

目前,西部(重庆)科学城已引进建设联合微电子中心、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等研发机构43个,布局建设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296个。

重庆还与四川建立协同创新的合作新机制,加快构建川渝协同创新体系。今年4月份,川渝两地12家国家级高新区、26家省(市)级高新区共同发起成立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推进科技资源共建共享。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经济日报|集聚创新要素 加大产业创新 畅通转化渠道 重庆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

2021-08-11 07:18:40 来源: 0 条评论

image.png

经济日报重庆讯(记者吴陆牧、冉瑞成)近日,南京大学重庆创新研究院正式签约落户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这是南京大学在西部设立的首个产学研合作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将开展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等工作。

占地30平方公里的两江协同创新区是重庆市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像南京大学重庆创新研究院这样的高校科研院所,两江协同创新区已经引进35家。”两江协同创新区负责人王飞告诉记者,通过走“科创+产业”之路,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量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创新区形成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研发和产业生成体系。

今年以来,重庆锚定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个主目标,前瞻布局高校院所和产业创新平台,从集聚创新要素、加大产业创新、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优化创新生态等多方面入手,着力激发创新主体活力,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除高标准打造两江协同创新区,重庆还加快西部(重庆)科学城、广阳岛智创生态城等科技创新重大平台建设,并推进41家创新园区和77个特色产业基地协同发展,科技创新平台呈现出“星罗棋布、众星拱月”的新格局,各类创新资源不断向平台集聚。

目前,西部(重庆)科学城已引进建设联合微电子中心、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等研发机构43个,布局建设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296个。

重庆还与四川建立协同创新的合作新机制,加快构建川渝协同创新体系。今年4月份,川渝两地12家国家级高新区、26家省(市)级高新区共同发起成立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推进科技资源共建共享。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