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组团接小学生还陪学陪玩 “共享奶奶”共享爱

邻居组团接小学生还陪学陪玩 “共享奶奶”共享爱

来源:华龙网-重庆晚报2021-08-12

“小李,娃儿的眼睛要注意提醒他,看书不要拿那么近,对眼睛不好。”

“娃儿习惯不太好,放学回来要耍了才做作业,这个假期长,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莫错过了哟。”

……

暑假过半,九龙坡区石坪桥街道“共享奶奶”们,给平时照顾的10多个娃娃家长打去电话,提醒他们关心孩子的生活,为新学期做好准备。什么是“共享奶奶”?日前,记者帮读者进行了打探。

社区做调研

居民最大的“担心”是孩子

“共享奶奶”和这些家长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他们只是同住在一个小区的陌生人,受重庆首个以“家校社”三方共育的“共享奶奶”公益项目,将社区不认识的人,亲密地拉在了一起。

从今年1月开始谋划到4月正式启动,“共享奶奶”经历了最初大家的观望,到期末结束时的彼此信任。

石坪桥街道石坪村社区党委书记彭梅所工作的社区,有6500户居民,人口达20000人。

社区里,60岁以上老年人有5000多人。

另一方面,社区里的年轻人数量也很集中,在今年初,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走访居民的过程中,他们收集了很多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其中最突出的迫切的,就是孩子放学没人接、担心安全的问题。

陈先生的家就在石坪村社区,他和妻子在外打工,女儿上学期读一年级,每天下午放学怎么办让他们很头疼。起初,他将孩子安放在学校旁边的一家托管中心,但每月几百元钱的费用对于他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像陈先生一样有同样烦恼的还不少。

同时,在走访老年居民时,部分老人表达了想奉献余热。一位老人表示,自己不想跳广场舞,最大的爱好是看书和写字,如果社区有需要,她可以教孩子们写书法。

“既然都有需求,我们想的是,何不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互补呢?”彭梅说。

构思“共享奶奶”

实现“家校社”三方共育

有了想法,就要落实。

如何将老人和小孩有机地结合起来?“共享奶奶”公益项目发起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走访中,家长也提出了一些要求和想法,希望社区的老人可以帮忙接孩子,督促孩子自觉完成作业。

“以前托管,要么娃儿耍够了才做作业,要么有人代笔,没形成良好的习惯。”陈先生希望,奶奶们能够帮忙改正孩子的一些坏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今年4月“共享奶奶”项目正式登场。该项目以石坪村对口的杨石路小学为依托,在社区公开征集需要接送的孩子,第一批招募,来了10多个孩子。

社区同时也招募了9位老人,其中5人相对固定,为了确保孩子们放学途中的安全,发起机构先与学校取得沟通,在取得学校和家长双方的同意后,由公益项目方的大学生志愿者、“共享奶奶”们一起,在孩子们放学时,到学校去接。

“共享奶奶”关爱到心

参与项目的孩子最多达25人

从校门口到石坪村几百米,步行时间10分钟,在这段路上,老人对孩子嘘寒问暖。

一位“共享奶奶”悄悄告诉记者,一个小朋友曾经在放学路上告诉她,最近爸爸和妈妈话说得很少,小朋友担心,爸爸妈妈是不是在“冷战”,会不会“离婚”?

事后,她主动联系这对夫妻,将孩子的担心告诉了对方。原来,两口子确实发生了矛盾,但在这对夫妻看来,在正常不过的“冷战”,没想到给孩子带来了心理阴影。当天,夫妻就和好如初了。

第二天,再接到这个孩子时,他满脸的愁容已经消失,留给孩子的是难以掩盖的笑容。

家住石坪村社区的退休老人邓莉红今年66岁,一直想参与社区活动。一次偶然的机会,邓莉红看到“共享奶奶”招募令,她第一时间联系机构并报名参加。

邓莉红说,66岁这个年龄并不算大,正好利用这个年龄给大家做贡献。“我听说这个消息后特别高兴,从一开始参与到现在,好多娃儿喊我‘婆婆’,值了!”

参与项目的孩子最多达25人,学生家长刘艾凝就得益于“共享奶奶”项目的帮助。她表示,像他们这种家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不在身边,作为双职工家庭的他们,能在社区享受到“共享奶奶”这种平台,让她感到安心和放心。

新学期新变化 

“共享奶奶”将有更多内容

公益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与学校的沟通,发现新学期学校也会开展新的托管服务,放学时间主要集中在下午5点这个时间段。

“我们和家长取得沟通,很多家长下班到家在下午6点以后,而且回家堵车时间也长,家长也表示,希望能在这一空白时间段,充分利用起来,为学习赢得宝贵的时间。”

记者在石坪村社区文化室看到,平时,“共享奶奶”接了孩子以后,就会把孩子们带到这里来读书、学习。如果作业做完得早,孩子们还能在这里看书。“相比过去被‘敞放’的状态,这样我们很放心。”家长陈先生说。

社区党委书记彭梅表示,这个文化室,未来也会补充更多的内容。“我们会针对孩子们的学习,增添更多的书进去,让‘共享奶奶’项目做得更扎实、更有效果。”

新闻对话

他们热衷的是奉献和乐趣

事实上,“共享奶奶”项目出炉后,引起了很多媒体的关注,包括一些自媒体,也自行前往拍摄。

而这一高度关注的结果,也给项目的参与者带来了烦恼。

第一个被烦恼的,是奉献爱心的老人。一家自媒体以“空巢老人”作为标题描述“共享奶奶”,引起了很多讨论。不少人认为,这一部分老人是否有照顾孩子的能力,特别在辅导学习上,是否有相应的文化能力?

对此,彭梅表示,整个项目的参与者是“家校社”共育,除了“共享奶奶”外,还有公益项目方的大学生志愿者,这些志愿者来自于重庆邮电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在孩子们做作业过程中,大学生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但这个过程只是引导,引导孩子们去思考问题,而不是告诉他们答案。”

事实上,参与“共享奶奶”项目的老人文化水平也很不错,其中甚至还有机关的退休干部,他们热衷的是奉献和乐趣。

随着“共享奶奶”项目被越来越多的家庭认可与接受,彭梅表示,下一步的任务就是把这个项目做扎实,让更多的社区居民享受到“共享奶奶”带来的福利。

“共享奶奶”项目是九龙坡区推出的“十办”实事的工作机制中的一个具体体现,通过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资源共享,不断探索社会养老和婴幼儿托管服务模式,实现养老育小牵手办。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王渝凤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邻居组团接小学生还陪学陪玩 “共享奶奶”共享爱

2021-08-12 06:49:30 来源: 0 条评论

“小李,娃儿的眼睛要注意提醒他,看书不要拿那么近,对眼睛不好。”

“娃儿习惯不太好,放学回来要耍了才做作业,这个假期长,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莫错过了哟。”

……

暑假过半,九龙坡区石坪桥街道“共享奶奶”们,给平时照顾的10多个娃娃家长打去电话,提醒他们关心孩子的生活,为新学期做好准备。什么是“共享奶奶”?日前,记者帮读者进行了打探。

社区做调研

居民最大的“担心”是孩子

“共享奶奶”和这些家长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他们只是同住在一个小区的陌生人,受重庆首个以“家校社”三方共育的“共享奶奶”公益项目,将社区不认识的人,亲密地拉在了一起。

从今年1月开始谋划到4月正式启动,“共享奶奶”经历了最初大家的观望,到期末结束时的彼此信任。

石坪桥街道石坪村社区党委书记彭梅所工作的社区,有6500户居民,人口达20000人。

社区里,60岁以上老年人有5000多人。

另一方面,社区里的年轻人数量也很集中,在今年初,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走访居民的过程中,他们收集了很多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其中最突出的迫切的,就是孩子放学没人接、担心安全的问题。

陈先生的家就在石坪村社区,他和妻子在外打工,女儿上学期读一年级,每天下午放学怎么办让他们很头疼。起初,他将孩子安放在学校旁边的一家托管中心,但每月几百元钱的费用对于他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像陈先生一样有同样烦恼的还不少。

同时,在走访老年居民时,部分老人表达了想奉献余热。一位老人表示,自己不想跳广场舞,最大的爱好是看书和写字,如果社区有需要,她可以教孩子们写书法。

“既然都有需求,我们想的是,何不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互补呢?”彭梅说。

构思“共享奶奶”

实现“家校社”三方共育

有了想法,就要落实。

如何将老人和小孩有机地结合起来?“共享奶奶”公益项目发起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走访中,家长也提出了一些要求和想法,希望社区的老人可以帮忙接孩子,督促孩子自觉完成作业。

“以前托管,要么娃儿耍够了才做作业,要么有人代笔,没形成良好的习惯。”陈先生希望,奶奶们能够帮忙改正孩子的一些坏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今年4月“共享奶奶”项目正式登场。该项目以石坪村对口的杨石路小学为依托,在社区公开征集需要接送的孩子,第一批招募,来了10多个孩子。

社区同时也招募了9位老人,其中5人相对固定,为了确保孩子们放学途中的安全,发起机构先与学校取得沟通,在取得学校和家长双方的同意后,由公益项目方的大学生志愿者、“共享奶奶”们一起,在孩子们放学时,到学校去接。

“共享奶奶”关爱到心

参与项目的孩子最多达25人

从校门口到石坪村几百米,步行时间10分钟,在这段路上,老人对孩子嘘寒问暖。

一位“共享奶奶”悄悄告诉记者,一个小朋友曾经在放学路上告诉她,最近爸爸和妈妈话说得很少,小朋友担心,爸爸妈妈是不是在“冷战”,会不会“离婚”?

事后,她主动联系这对夫妻,将孩子的担心告诉了对方。原来,两口子确实发生了矛盾,但在这对夫妻看来,在正常不过的“冷战”,没想到给孩子带来了心理阴影。当天,夫妻就和好如初了。

第二天,再接到这个孩子时,他满脸的愁容已经消失,留给孩子的是难以掩盖的笑容。

家住石坪村社区的退休老人邓莉红今年66岁,一直想参与社区活动。一次偶然的机会,邓莉红看到“共享奶奶”招募令,她第一时间联系机构并报名参加。

邓莉红说,66岁这个年龄并不算大,正好利用这个年龄给大家做贡献。“我听说这个消息后特别高兴,从一开始参与到现在,好多娃儿喊我‘婆婆’,值了!”

参与项目的孩子最多达25人,学生家长刘艾凝就得益于“共享奶奶”项目的帮助。她表示,像他们这种家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不在身边,作为双职工家庭的他们,能在社区享受到“共享奶奶”这种平台,让她感到安心和放心。

新学期新变化 

“共享奶奶”将有更多内容

公益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与学校的沟通,发现新学期学校也会开展新的托管服务,放学时间主要集中在下午5点这个时间段。

“我们和家长取得沟通,很多家长下班到家在下午6点以后,而且回家堵车时间也长,家长也表示,希望能在这一空白时间段,充分利用起来,为学习赢得宝贵的时间。”

记者在石坪村社区文化室看到,平时,“共享奶奶”接了孩子以后,就会把孩子们带到这里来读书、学习。如果作业做完得早,孩子们还能在这里看书。“相比过去被‘敞放’的状态,这样我们很放心。”家长陈先生说。

社区党委书记彭梅表示,这个文化室,未来也会补充更多的内容。“我们会针对孩子们的学习,增添更多的书进去,让‘共享奶奶’项目做得更扎实、更有效果。”

新闻对话

他们热衷的是奉献和乐趣

事实上,“共享奶奶”项目出炉后,引起了很多媒体的关注,包括一些自媒体,也自行前往拍摄。

而这一高度关注的结果,也给项目的参与者带来了烦恼。

第一个被烦恼的,是奉献爱心的老人。一家自媒体以“空巢老人”作为标题描述“共享奶奶”,引起了很多讨论。不少人认为,这一部分老人是否有照顾孩子的能力,特别在辅导学习上,是否有相应的文化能力?

对此,彭梅表示,整个项目的参与者是“家校社”共育,除了“共享奶奶”外,还有公益项目方的大学生志愿者,这些志愿者来自于重庆邮电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在孩子们做作业过程中,大学生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但这个过程只是引导,引导孩子们去思考问题,而不是告诉他们答案。”

事实上,参与“共享奶奶”项目的老人文化水平也很不错,其中甚至还有机关的退休干部,他们热衷的是奉献和乐趣。

随着“共享奶奶”项目被越来越多的家庭认可与接受,彭梅表示,下一步的任务就是把这个项目做扎实,让更多的社区居民享受到“共享奶奶”带来的福利。

“共享奶奶”项目是九龙坡区推出的“十办”实事的工作机制中的一个具体体现,通过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资源共享,不断探索社会养老和婴幼儿托管服务模式,实现养老育小牵手办。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王渝凤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