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把群众的事放在心头”
——记“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九龙坡区委书记李春奎
“群众利益无小事,要始终把群众的事放在心头。”在上任九龙区委书记之前,李春奎扎根三峡库区10年,历任巫山县长、县委书记,带领巫山广大干部群众拔穷根、摘穷帽,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的绿色发展之路。今年2月,李春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始终把群众的事放在心头”
——记“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九龙坡区委书记李春奎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1-08-13

在九龙坡区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上,九龙坡区委书记李春奎表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更有保障。”

“群众利益无小事,要始终把群众的事放在心头。”在上任九龙区委书记之前,李春奎扎根三峡库区10年,历任巫山县长、县委书记,带领巫山广大干部群众拔穷根、摘穷帽,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的绿色发展之路。今年2月,李春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建好“党支部”

铸牢脱贫“主心骨”

巫山地处三峡库区、重庆最东端,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巫山山地面积占全县面积96%,大山阻碍了巫山的发展。2014年底,巫山县贫困发生率达13.7%。贫穷如同“紧箍咒”一般戴在群众头上。如何让贫困村拔掉“穷根”摘掉“穷帽”,是李春奎最上心的事情。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走村入户调研中,李春奎对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深有感触,工作干得好的地方,往往是党组织有力、干部给力、带头人得力的地方,扶贫难度大的地方,往往也是党组织工作薄弱的地方。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李春奎坚决扛起党建第一责任人责任,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创新开展星级村评比,推动机关党组织与村党组织“支部联建”,实施村级组织带头人“头雁工程”、后备干部“青苗计划”和党员队伍“先锋行动”,选派优秀干部驻村,激励本土人才回流,真正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的“主心骨”。

山高坡陡,土地贫瘠,经济基础薄弱,巫山竹贤乡下庄村曾是大山深处有名的贫困村。在村支书毛相林带动下,乡亲们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8公里长的“绝壁天路”,又种上了脐橙、柑橘等水果,发展生态旅游。大片柑橘林连绵起伏,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一辆辆小轿车来来往往,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2015年,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202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3785元。

经过几年努力,巫山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涌现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严克美等一批支部书记先进典型。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毛相林颁奖,授予他“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总书记在大会讲话中引用的毛相林的这句话,正是巫山党员干部战天斗地的豪情壮志和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

2018年,巫山正式甩掉贫困帽,累计实现8.9万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6935元增长到2020年的12161元。

目前,巫山已形成特色农业体系,基本实现“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项目”,正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再发力。

做好“水文章”

守好长江母亲河

巫山地处长江三峡生态屏障核心区,是国家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基地,作为县委书记,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必须担当的政治任务。

“护好绿水青山,首先是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李春奎记得,2013年,县里规划在大宁河岸建设移民工业园区,专项资金已到位,前期工作已启动。

但李春奎心里很不踏实,多次到现场进行调研,“我就发现,如果在这里建设工业园区,工业废水将排入长江,废气顺风会吹到县城。从短期来看,是给巫山带来工业产值的提升,但从长远来看势必将对长江水环境、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和损害。”

然而,巫山工业底子薄,发展任务重,不建工业园区,经济怎么搞上去?李春奎一直努力思考解决的办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李春奎指明了方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让李春奎心里豁然开朗,“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经过充分论证,工业园区项目被终止。巫山的产业重心也由工业转向全域旅游,迈出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第一步。

巫山曾经“一煤独大”,煤炭产业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煤炭税费收入贡献了财税收入的“半壁江山”。但挖煤,不仅破坏生态,也没让百姓富起来。

为了真正保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李春奎顶住财政收入锐减、企业转型发展和职工转岗就业的巨大压力,坚决淘汰煤矿38家,成功消除了生态保护和生产安全的双重隐患。

“发展慢不得也急不得,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李春奎的坚持下,巫山落实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坚决守好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最后一道关口,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示范试点县”“全国绿化模范单位”“中国天然氧吧”“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等称号。

近几年,巫山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大力发展脆李、脐橙等高效特色产业。种下的果树既是生态林,又是经济林;既是景观树,又是“摇钱树”。数以万计的群众脱了贫、致了富,生态环境质量也不断提升。

如今的巫山,两岸青山相对出,一江碧水向东流。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2%,长江干流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

修好“致富路”

文旅交融促振兴

巫山境内山高谷深,万壑纵横,交通不通不畅严重限制了发展步伐。

“当年到巫山的第一印象就是美和远、交通不便,全县都难找一块平地。”交通专业科班出身的李春奎意识到,尽管巫山拥有巫峡全景、巫山神女传说等众多文旅资源,但如果道不通、路不平,再好的绿色资源也很难变成真金白银。

为此,李春奎坚持“交通围绕旅游转”,一手抓“水陆铁空”大通道,一手抓“毛细血管”内循环,以大交通激活大旅游、带动大发展。

2015年建成通车的巫山大昌至湖北大九湖公路,是巫山规划建设的第二条国道,也是巫山连接大九湖、神农架、三峡大坝“渝鄂金三角”旅游区的重要通道。其中当阳乡到大九湖路段虽然仅30公里,但地处峡谷,山高坡陡,在最艰难的标段,水泥、炸药、物资等全靠人工背运,开工7年才推进了15公里。

面对“难”字挡路,李春奎“敢”字当头,立下军令状:“就是背,也要背到当阳!”为了推动施工,他三天两头实地查勘、现场督战,小车不通,就坐摩托车,摩托车不通就走路,在崇山峻岭中一去就是大半天。

近年来,巫山县融合文旅资源,打造一批精品景点,疏通内部交通,将区域景点串连起来。神女景区南北环线贯通后,形成了“水陆空立体游三峡、360度环线赏红叶”的旅游新业态。

修的是出山路,连的是致富路。路通了,人气旺了,村民搭上了旅游“顺风车”。公路修到了家门口,黄岩村村民周诗兰随即开起农家乐,游客越来越多,腰包越来越鼓。

为吸引更多游客,巫山大建“水铁公空”立体交通体系。在李春奎的积极争取和推动下,巫山机场、郑万高铁、两巫高速等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交通项目落户巫山,全县新建、改建公路3200余公里,实现村村通畅、组组通达。道路畅通了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如今,旅游业已经成为巫山的支柱产业。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始终把群众的事放在心头”
——记“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九龙坡区委书记李春奎

2021-08-13 08:48:12 来源: 0 条评论

在九龙坡区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上,九龙坡区委书记李春奎表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更有保障。”

“群众利益无小事,要始终把群众的事放在心头。”在上任九龙区委书记之前,李春奎扎根三峡库区10年,历任巫山县长、县委书记,带领巫山广大干部群众拔穷根、摘穷帽,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的绿色发展之路。今年2月,李春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建好“党支部”

铸牢脱贫“主心骨”

巫山地处三峡库区、重庆最东端,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巫山山地面积占全县面积96%,大山阻碍了巫山的发展。2014年底,巫山县贫困发生率达13.7%。贫穷如同“紧箍咒”一般戴在群众头上。如何让贫困村拔掉“穷根”摘掉“穷帽”,是李春奎最上心的事情。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走村入户调研中,李春奎对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深有感触,工作干得好的地方,往往是党组织有力、干部给力、带头人得力的地方,扶贫难度大的地方,往往也是党组织工作薄弱的地方。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李春奎坚决扛起党建第一责任人责任,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创新开展星级村评比,推动机关党组织与村党组织“支部联建”,实施村级组织带头人“头雁工程”、后备干部“青苗计划”和党员队伍“先锋行动”,选派优秀干部驻村,激励本土人才回流,真正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的“主心骨”。

山高坡陡,土地贫瘠,经济基础薄弱,巫山竹贤乡下庄村曾是大山深处有名的贫困村。在村支书毛相林带动下,乡亲们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8公里长的“绝壁天路”,又种上了脐橙、柑橘等水果,发展生态旅游。大片柑橘林连绵起伏,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一辆辆小轿车来来往往,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2015年,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202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3785元。

经过几年努力,巫山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涌现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严克美等一批支部书记先进典型。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毛相林颁奖,授予他“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总书记在大会讲话中引用的毛相林的这句话,正是巫山党员干部战天斗地的豪情壮志和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

2018年,巫山正式甩掉贫困帽,累计实现8.9万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6935元增长到2020年的12161元。

目前,巫山已形成特色农业体系,基本实现“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项目”,正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再发力。

做好“水文章”

守好长江母亲河

巫山地处长江三峡生态屏障核心区,是国家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基地,作为县委书记,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必须担当的政治任务。

“护好绿水青山,首先是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李春奎记得,2013年,县里规划在大宁河岸建设移民工业园区,专项资金已到位,前期工作已启动。

但李春奎心里很不踏实,多次到现场进行调研,“我就发现,如果在这里建设工业园区,工业废水将排入长江,废气顺风会吹到县城。从短期来看,是给巫山带来工业产值的提升,但从长远来看势必将对长江水环境、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和损害。”

然而,巫山工业底子薄,发展任务重,不建工业园区,经济怎么搞上去?李春奎一直努力思考解决的办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李春奎指明了方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让李春奎心里豁然开朗,“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经过充分论证,工业园区项目被终止。巫山的产业重心也由工业转向全域旅游,迈出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第一步。

巫山曾经“一煤独大”,煤炭产业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煤炭税费收入贡献了财税收入的“半壁江山”。但挖煤,不仅破坏生态,也没让百姓富起来。

为了真正保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李春奎顶住财政收入锐减、企业转型发展和职工转岗就业的巨大压力,坚决淘汰煤矿38家,成功消除了生态保护和生产安全的双重隐患。

“发展慢不得也急不得,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李春奎的坚持下,巫山落实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坚决守好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最后一道关口,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示范试点县”“全国绿化模范单位”“中国天然氧吧”“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等称号。

近几年,巫山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大力发展脆李、脐橙等高效特色产业。种下的果树既是生态林,又是经济林;既是景观树,又是“摇钱树”。数以万计的群众脱了贫、致了富,生态环境质量也不断提升。

如今的巫山,两岸青山相对出,一江碧水向东流。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2%,长江干流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

修好“致富路”

文旅交融促振兴

巫山境内山高谷深,万壑纵横,交通不通不畅严重限制了发展步伐。

“当年到巫山的第一印象就是美和远、交通不便,全县都难找一块平地。”交通专业科班出身的李春奎意识到,尽管巫山拥有巫峡全景、巫山神女传说等众多文旅资源,但如果道不通、路不平,再好的绿色资源也很难变成真金白银。

为此,李春奎坚持“交通围绕旅游转”,一手抓“水陆铁空”大通道,一手抓“毛细血管”内循环,以大交通激活大旅游、带动大发展。

2015年建成通车的巫山大昌至湖北大九湖公路,是巫山规划建设的第二条国道,也是巫山连接大九湖、神农架、三峡大坝“渝鄂金三角”旅游区的重要通道。其中当阳乡到大九湖路段虽然仅30公里,但地处峡谷,山高坡陡,在最艰难的标段,水泥、炸药、物资等全靠人工背运,开工7年才推进了15公里。

面对“难”字挡路,李春奎“敢”字当头,立下军令状:“就是背,也要背到当阳!”为了推动施工,他三天两头实地查勘、现场督战,小车不通,就坐摩托车,摩托车不通就走路,在崇山峻岭中一去就是大半天。

近年来,巫山县融合文旅资源,打造一批精品景点,疏通内部交通,将区域景点串连起来。神女景区南北环线贯通后,形成了“水陆空立体游三峡、360度环线赏红叶”的旅游新业态。

修的是出山路,连的是致富路。路通了,人气旺了,村民搭上了旅游“顺风车”。公路修到了家门口,黄岩村村民周诗兰随即开起农家乐,游客越来越多,腰包越来越鼓。

为吸引更多游客,巫山大建“水铁公空”立体交通体系。在李春奎的积极争取和推动下,巫山机场、郑万高铁、两巫高速等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交通项目落户巫山,全县新建、改建公路3200余公里,实现村村通畅、组组通达。道路畅通了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如今,旅游业已经成为巫山的支柱产业。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谭周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