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错二维码转账给陌生人?这招帮你要回来!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24日20时30分讯(余志斌)当前,移动支付日渐普及,许多人会使用支付二维码进行付款。如果扫错二维码转了钱,该如何及时止损呢?
今年年初,市民王某前往某贷款公司,想要偿还在公司平台上所欠的6000余元借款。因王某不熟悉操作,便将钱转给贷款公司员工周某,让其帮忙还款。收到王某的6000余元转账后,周某随即扫描了王某在该平台的还款二维码,把款项转入了王某账户。
然而不久后,王某发现自己的还款账户里根本没有资金进账。经两人仔细比对,周某才发现是自己误扫了客户李某的还款二维码,将王某的钱误充至李某的贷款平台账户中。
但当周某向李某提出返还请求时,李某却以各种理由拒绝了。“我承认我的账户中确实汇入了一笔款项,但我没取出来。贷款平台把这笔钱作为我还款的金额扣了,你应该去找贷款平台。”为此,周某将李某告上了法庭。
法院审理认为,按照《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规定,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
本案中,周某向李某贷款平台账户充值的原因是扫错二维码,故李某所得利益并无法律依据。贷款平台在李某账户还款按月划扣的款项,本应由李某自己出资还款,财产总额应当减少,却因为错充至其账户的款项使自己并没有实际履行还款的义务,而且相当于变相地增加了自己财产的总额。周某因此遭受损失,李某因此不当获利,故李某应当予以返还周某错充至其账户的款项。
对于周某主张李某返还不当得利6000余元的诉讼请求,法院予以支持。该案判决已于近日生效。
法官提醒
疏忽大意转错账,不当得利须归还。生活中如果发生上述案件这种情况,若一方“禁不住诱惑”拒不返还,另一方则能用《民法典》“不当得利”条款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