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 全国首个“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将在重庆上线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25日11时讯(首席记者 周盈)今(25)日是全国低碳日。在重庆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发布《重庆市应对气候变化白皮书(2020年)》(以下简称《白皮书》)。发布会同时透露,全国首个“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将在重庆上线。
《白皮书》显示,“十三五”以来,重庆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低碳试点示范、低碳技术创新及应用、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十三五”全市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能耗“双控”方面,2020年,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为8875万吨标准煤,较2015年增长1127万吨,低于国家下达的“十三五”不超过1660万吨增量的控制目标;2020年全市能耗强度为0.39吨标准煤/万元,较2015年累计下降19.4%,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累计下降16%的目标任务。
碳排放方面,2020年,重庆碳排放强度为0.70吨/万元,较2015年累计下降超过22%,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累计下降19.5%的目标任务。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重庆将推动落实产业优化去碳、能源调整降碳、资源增效减碳、原料研发用碳、地质空间存碳、生态系统固碳等六项控碳措施,着力建设六大要素平台,统筹碳排放、排污权等环境权益交易。


近期,全国首个覆盖碳履约、碳中和、碳普惠的“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将在重庆上线。平台将常态化实施渝东南、渝东北地区林业碳汇开发及核证。
平台如何发挥作用?具体来讲:
在供给侧,通过新的计算方法,计算单株及成片林、垃圾分类、分布式光伏等项目的减排效益,将项目减排量以“碳惠通”产品的形式放到平台上进行交易,为企业、社会及个人减排提供多元产品。
在消纳侧,企业购买获得“碳惠通”产品,可通过碳汇量冲抵其碳排放配额、或通过碳汇量中和自身及大型活动的碳排放量;个人购买“碳惠通”产品,将以碳积分形式,通过碳普惠体系,享受平台上合作商家及组织团体的商品、优惠、权益及服务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