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圆梦|从外出打工潮到返乡创业潮——丰都九溪沟大桥见证村民实现小康梦
丰都九溪沟大桥是丰都县城进入南天湖镇的必经之路。前不久,大桥两侧安装了新的防撞台,当地村民程学云特别满意。几年前,程学云回乡发展,去年在南天湖镇犁地坪村经营了一家民宿。这段时间,正是避暑旺季,过大桥的车辆比较多,当地政府及时更换了防撞台,并在道路中间设置了双黄线,保障游客及村民出行安全。

小康圆梦|从外出打工潮到返乡创业潮——丰都九溪沟大桥见证村民实现小康梦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1-08-29

丰都九溪沟大桥是丰都县城进入南天湖镇的必经之路。前不久,大桥两侧安装了新的防撞台,当地村民程学云特别满意。几年前,程学云回乡发展,去年在南天湖镇犁地坪村经营了一家民宿。这段时间,正是避暑旺季,过大桥的车辆比较多,当地政府及时更换了防撞台,并在道路中间设置了双黄线,保障游客及村民出行安全。

九溪沟大桥横跨龙河,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目前全世界矢跨比(即拱圈净高与跨径之比)最小的一座石拱桥,也是南天湖一带连通对岸老县城的第一座大桥。程学云没有想到,过去,为了能走出山村,村民们不惧艰险凿石架桥;如今,村民又踏着大桥纷纷返乡,实现了自己的小康梦。

从“出村”到“返乡”,九溪沟大桥见证了当地村民从贫穷到小康的变迁。

修桥,他家投了二十多个劳力

南天湖镇位于龙河北岸,在今年64岁的程学云记忆中,大桥修建之前,村里人前往丰都老县城,要先到渔前渡口搭乘轮渡过河,再坐小巴才能抵达,往返一趟就要一整天。

15岁以前,程学云没走出过南天湖镇(原厂天乡)。“我老家还要再往山上走,桥修通之前,没几个人去过县城。”程学云指着民宿后面的大山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在他十一二岁时,村里有个娃儿生了重病,乡里医生治不了,得往县城医院送。可那时偏偏遇上龙河发大水,轮渡停摆,就这样拖了好几天,娃儿就没了。提起这事,程学云至今仍惋惜,“大桥要是能早点修通就好了。”

1970年,丰都县决定在龙河中游的九溪沟修建大桥,方便南岸厂天乡一带近万名村民出行。县里争取到20万元财政支持,不过,这点钱要修一座大桥显然不够。丰都决定自力更生:请不起专家,就依靠本地“土专家”设计桥梁;施工缺劳力,就在沿线各乡镇组织青年民兵、能工巧匠搬运物资、打磨石材,义务投工投劳。

彼时,程学云才刚满14岁,年龄不够,无法加入修桥大军。可每天放学后,他都会到工地上看大人们架桥开路。“河道上用木材预先搭建起拱架,工人们抬着上千斤事先打磨好的石块分段分环上架,2000多名壮劳力不分昼夜,为了赶工期,还戴着探照灯夜间作业……”说起当年修桥的盛况,程学云仍很激动,“算上叔伯、堂表兄弟一辈,我们整个家族就有二十几名劳力参与了修桥。”

经过整整一年的艰苦施工,九溪沟大桥于1972年7月1日正式通车。资料显示,从1971年上半年至1972年春,当地为修建九溪沟大桥,共耗费水泥500多吨,木材400多立方米,钢材近20吨。

桥通,他却离家越来越远

九溪沟大桥全长140米,桥面宽7.5米,主拱净跨116米,其主拱矢跨比正好是1/8。“大桥两岸都是陡峭的崖壁,特殊的地形地貌让我们只能通过减小主拱坡度来平衡受力。”丰都县原交通局局长蔡建荣告诉记者,矢跨比越小,桥墩水平推力越大,修建难度也越高,大部分石拱桥的矢跨比都在1/5至1/2之间,1/8的矢跨比可以说是石拱桥的极限,而这一世界纪录至今仍未被打破。1978年11月1日,邮电部向全国发行了一枚8分面值的邮票《公路拱桥——丰都九溪沟桥》,邮票上的九溪沟大桥横垮龙河两岸,河岸上桃花朵朵,美不胜收。

大桥修好了,从场镇到丰都县城有了直达班车,去一趟老县城只需要四五个小时。“不过,那个年代,桥上往来的车辆还很少,倒是经常能看见村民赶着骡子过桥。”程学云说,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县域交通的改善,到县城的时间进一步缩短,村里陆续有人将农产品捣腾到县城去卖,程学云也开始养殖生猪。

那几年,他一年要养10多头猪,每年春节,猪儿出栏后就拖到县城去卖。他早晨从场镇乘车,跨过九溪沟大桥,抵达县城还不到9点,正是开市的时候。程学云掰着指头给记者算账,上世纪80年代,一头猪在县城能卖400多块,比场镇多出整整一倍。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九溪沟大桥上往来的车辆渐渐多起来,但小轿车仍不容易看到,大部分都是运输货物的大卡车,这也给大桥养护带来了压力。据蔡建荣回忆,重庆直辖以前,四川省每年都会派遣专家对桥梁状态进行评估,省里还下拨资金对部分桥段进行过加固,丰都县也组建起专业的养护团队,定期填补受损路面,做好排水清洁等。

这期间,程学云除了养猪,还和妻子种了几亩庄稼。尽管日子过得去,但他心里始终不满足。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村里掀起了“打工潮”。住他隔壁的罗天华成了第一批外出“闯荡”的村民,“上世纪90年代,老罗就在工地上帮忙了,一个月能领3000多元,抵得上我一年的收入。”程学云有些心动。

2000年,他卖掉最后一批生猪后,也南下打工去了。和他一起走的,还有同村的简应泽。他们进过厂,也合伙搞过工程,一年只有春节能回家看看。记忆中的九溪沟大桥变得拥挤、热闹,桥上渐渐有村民开着小轿车返乡过年,这让程学云羡慕不已,“那时候,村里大部分青壮年都在外地务工,家里多是老人小孩留守,大家都觉得,只有走出山旮旯,才能挣大钱。”

这样的思想深深影响着村里的下一代。2006年,程学云的女儿高中毕业后,她硬是放弃了留在村委会帮忙的机会,跟随父亲的脚步,外出务工。

返乡,他实现心中的小康梦

为了早日过上“有车,有房,有存款”的好日子,多年来,程学云一次次跨过九溪沟大桥外出闯荡。

2016年,镇里实施易地搬迁,程学云从土墙房搬到了山下的安置点,住上了一楼一底的新房子。他还赶上了返乡创业的好时机——在村里搞产业,可申请5万元免息贷款。

这年春天,程学云没再踏上南下的打工路。他打算在村里流转土地规模种植猕猴桃。事实上,外出打工前,程学云就种过黄桃,可那时山上交通不便,一路下来全是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他联系好县城的买家,可果子还没运上九溪沟大桥,已烂了七八成。

尽管妻子反对,但程学云很有信心,“这十几年,村里的变化太大了,尤其是近几年,公路通到了田间院坝。只要产品好,就不愁没销路。”

2017年,他种植的200亩猕猴桃第一次挂果,经销商上门采收,没有中间贩子压价,挣的都是净利润。2020年,程学云买了辆皮卡车,“有车,有房,有存款,我的小康梦,算是实现了。”他笑呵呵地说。

而这一年,龙河(丰都段)成功创建为全国示范河湖,以此为契机,丰都县决定对龙河沿线文旅资源进行挖掘、修复。其中,九溪沟大桥便有望按照当时发行的邮票图样,重新还原周边旧有景观,打造网红景点。

得知这一消息,程学云的女儿程德英也返乡发展乡村旅游,这可把老两口乐坏了。程学云把自家楼房改成了民宿,学过酒店管理的程德英负责民宿接待。今年夏季,民宿的生意迎来小高峰,除了避暑纳凉,不少游客是冲着山脚的九溪沟大桥而来,想亲眼目睹这座“世界第一”石拱桥的传奇。

程学云还发现,随着村子越来越漂亮,村民在家挣钱的机会越来越多,返乡村民也一年比一年多——2017年,在外多年的罗天华回来了,成了养猪大户;简应泽也回来了,发展起高山蔬菜;还有一些返乡的村民种起了烤烟……

“听村干部说,平均每年有二十几名村民返乡,人回来了,村里就更有了希望。”程学云高兴不已,他感觉自己正赶上农村发展的好时机。

重庆日报记者 左黎韵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小康圆梦|从外出打工潮到返乡创业潮——丰都九溪沟大桥见证村民实现小康梦

2021-08-29 07:14:29 来源: 0 条评论

丰都九溪沟大桥是丰都县城进入南天湖镇的必经之路。前不久,大桥两侧安装了新的防撞台,当地村民程学云特别满意。几年前,程学云回乡发展,去年在南天湖镇犁地坪村经营了一家民宿。这段时间,正是避暑旺季,过大桥的车辆比较多,当地政府及时更换了防撞台,并在道路中间设置了双黄线,保障游客及村民出行安全。

九溪沟大桥横跨龙河,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目前全世界矢跨比(即拱圈净高与跨径之比)最小的一座石拱桥,也是南天湖一带连通对岸老县城的第一座大桥。程学云没有想到,过去,为了能走出山村,村民们不惧艰险凿石架桥;如今,村民又踏着大桥纷纷返乡,实现了自己的小康梦。

从“出村”到“返乡”,九溪沟大桥见证了当地村民从贫穷到小康的变迁。

修桥,他家投了二十多个劳力

南天湖镇位于龙河北岸,在今年64岁的程学云记忆中,大桥修建之前,村里人前往丰都老县城,要先到渔前渡口搭乘轮渡过河,再坐小巴才能抵达,往返一趟就要一整天。

15岁以前,程学云没走出过南天湖镇(原厂天乡)。“我老家还要再往山上走,桥修通之前,没几个人去过县城。”程学云指着民宿后面的大山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在他十一二岁时,村里有个娃儿生了重病,乡里医生治不了,得往县城医院送。可那时偏偏遇上龙河发大水,轮渡停摆,就这样拖了好几天,娃儿就没了。提起这事,程学云至今仍惋惜,“大桥要是能早点修通就好了。”

1970年,丰都县决定在龙河中游的九溪沟修建大桥,方便南岸厂天乡一带近万名村民出行。县里争取到20万元财政支持,不过,这点钱要修一座大桥显然不够。丰都决定自力更生:请不起专家,就依靠本地“土专家”设计桥梁;施工缺劳力,就在沿线各乡镇组织青年民兵、能工巧匠搬运物资、打磨石材,义务投工投劳。

彼时,程学云才刚满14岁,年龄不够,无法加入修桥大军。可每天放学后,他都会到工地上看大人们架桥开路。“河道上用木材预先搭建起拱架,工人们抬着上千斤事先打磨好的石块分段分环上架,2000多名壮劳力不分昼夜,为了赶工期,还戴着探照灯夜间作业……”说起当年修桥的盛况,程学云仍很激动,“算上叔伯、堂表兄弟一辈,我们整个家族就有二十几名劳力参与了修桥。”

经过整整一年的艰苦施工,九溪沟大桥于1972年7月1日正式通车。资料显示,从1971年上半年至1972年春,当地为修建九溪沟大桥,共耗费水泥500多吨,木材400多立方米,钢材近20吨。

桥通,他却离家越来越远

九溪沟大桥全长140米,桥面宽7.5米,主拱净跨116米,其主拱矢跨比正好是1/8。“大桥两岸都是陡峭的崖壁,特殊的地形地貌让我们只能通过减小主拱坡度来平衡受力。”丰都县原交通局局长蔡建荣告诉记者,矢跨比越小,桥墩水平推力越大,修建难度也越高,大部分石拱桥的矢跨比都在1/5至1/2之间,1/8的矢跨比可以说是石拱桥的极限,而这一世界纪录至今仍未被打破。1978年11月1日,邮电部向全国发行了一枚8分面值的邮票《公路拱桥——丰都九溪沟桥》,邮票上的九溪沟大桥横垮龙河两岸,河岸上桃花朵朵,美不胜收。

大桥修好了,从场镇到丰都县城有了直达班车,去一趟老县城只需要四五个小时。“不过,那个年代,桥上往来的车辆还很少,倒是经常能看见村民赶着骡子过桥。”程学云说,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县域交通的改善,到县城的时间进一步缩短,村里陆续有人将农产品捣腾到县城去卖,程学云也开始养殖生猪。

那几年,他一年要养10多头猪,每年春节,猪儿出栏后就拖到县城去卖。他早晨从场镇乘车,跨过九溪沟大桥,抵达县城还不到9点,正是开市的时候。程学云掰着指头给记者算账,上世纪80年代,一头猪在县城能卖400多块,比场镇多出整整一倍。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九溪沟大桥上往来的车辆渐渐多起来,但小轿车仍不容易看到,大部分都是运输货物的大卡车,这也给大桥养护带来了压力。据蔡建荣回忆,重庆直辖以前,四川省每年都会派遣专家对桥梁状态进行评估,省里还下拨资金对部分桥段进行过加固,丰都县也组建起专业的养护团队,定期填补受损路面,做好排水清洁等。

这期间,程学云除了养猪,还和妻子种了几亩庄稼。尽管日子过得去,但他心里始终不满足。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村里掀起了“打工潮”。住他隔壁的罗天华成了第一批外出“闯荡”的村民,“上世纪90年代,老罗就在工地上帮忙了,一个月能领3000多元,抵得上我一年的收入。”程学云有些心动。

2000年,他卖掉最后一批生猪后,也南下打工去了。和他一起走的,还有同村的简应泽。他们进过厂,也合伙搞过工程,一年只有春节能回家看看。记忆中的九溪沟大桥变得拥挤、热闹,桥上渐渐有村民开着小轿车返乡过年,这让程学云羡慕不已,“那时候,村里大部分青壮年都在外地务工,家里多是老人小孩留守,大家都觉得,只有走出山旮旯,才能挣大钱。”

这样的思想深深影响着村里的下一代。2006年,程学云的女儿高中毕业后,她硬是放弃了留在村委会帮忙的机会,跟随父亲的脚步,外出务工。

返乡,他实现心中的小康梦

为了早日过上“有车,有房,有存款”的好日子,多年来,程学云一次次跨过九溪沟大桥外出闯荡。

2016年,镇里实施易地搬迁,程学云从土墙房搬到了山下的安置点,住上了一楼一底的新房子。他还赶上了返乡创业的好时机——在村里搞产业,可申请5万元免息贷款。

这年春天,程学云没再踏上南下的打工路。他打算在村里流转土地规模种植猕猴桃。事实上,外出打工前,程学云就种过黄桃,可那时山上交通不便,一路下来全是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他联系好县城的买家,可果子还没运上九溪沟大桥,已烂了七八成。

尽管妻子反对,但程学云很有信心,“这十几年,村里的变化太大了,尤其是近几年,公路通到了田间院坝。只要产品好,就不愁没销路。”

2017年,他种植的200亩猕猴桃第一次挂果,经销商上门采收,没有中间贩子压价,挣的都是净利润。2020年,程学云买了辆皮卡车,“有车,有房,有存款,我的小康梦,算是实现了。”他笑呵呵地说。

而这一年,龙河(丰都段)成功创建为全国示范河湖,以此为契机,丰都县决定对龙河沿线文旅资源进行挖掘、修复。其中,九溪沟大桥便有望按照当时发行的邮票图样,重新还原周边旧有景观,打造网红景点。

得知这一消息,程学云的女儿程德英也返乡发展乡村旅游,这可把老两口乐坏了。程学云把自家楼房改成了民宿,学过酒店管理的程德英负责民宿接待。今年夏季,民宿的生意迎来小高峰,除了避暑纳凉,不少游客是冲着山脚的九溪沟大桥而来,想亲眼目睹这座“世界第一”石拱桥的传奇。

程学云还发现,随着村子越来越漂亮,村民在家挣钱的机会越来越多,返乡村民也一年比一年多——2017年,在外多年的罗天华回来了,成了养猪大户;简应泽也回来了,发展起高山蔬菜;还有一些返乡的村民种起了烤烟……

“听村干部说,平均每年有二十几名村民返乡,人回来了,村里就更有了希望。”程学云高兴不已,他感觉自己正赶上农村发展的好时机。

重庆日报记者 左黎韵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