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全国性机器人竞赛重庆选拔赛下周举办 112支队伍同台竞技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8日20时10分讯(梁浩楠)见识过机器人秀舞、足球对抗、智能引导,但你见过机器人采摘、灌溉、喷药及授粉吗?还有机器人田径赛、机器人全自主挑战赛、机器人仿生竞速赛......8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了解到,第二十三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重庆赛区选拔赛,将于下周在两江协同创新区举办。
据悉,重庆赛区选拔赛分创新类、竞技类、应用类三大类,包括无人驾驶竞速赛等10个赛项及14 个子赛事,总计112 支队伍参与赛区选拔。
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始于1999 年,是一项规模宏大、影响广泛的全国性机器人竞赛。目前,大赛已被列入《2020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成为各高校学科评选的依据。

第二十三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重庆赛区选拔赛覆盖我市高职、本科、硕博等多阶段学生,参赛团队来自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经过重庆赛区选拔赛遴选的团队,将在协同创新区参加本届大赛全国总决赛。
据了解,本届大赛创新类分机器人、人工智能、文化创意、智慧农业4个赛项。机器人类创新赛项专家组表示,本届大赛在强调智能、创新的同时,尤为重视比赛项目的市场发展潜力与社会价值,能够与当前相关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存在密切的关联度。“比赛不是单纯的‘秀’科技,市场潜力是重要的‘加分项’。”
值得一提的是,大赛围绕现代新兴产业特别突出“智慧应用”。围绕现代新兴智慧农业,大赛开设了包括智能采摘机器人、智能喷药机器人、智能授粉机器人和智能灌溉机器人四个子项目。
参赛学生需要深入研究和学习机构学、机器人学、传感器技术、测试技术、机器视觉、图形图像处理、控制理论、生物技术、栽培技术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分析采摘作业环境,设计具体作业参数,编程实现不同环境下的采摘作业功能。
大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两江协同创新区的的创新生态体系足够完善,打破了创新及产业壁垒,能够为创新团队和项目提供开放合作、技术互动、资源互通的体系和服务保障,希望在此次大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项目能够在这里落地孵化,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智慧赋能”。
本届大赛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两江新区管委会等指导,重庆市人工智能学会、两江协同创新区、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主办,重庆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院、乐聚(重庆)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承办。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