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办事大厅为啥不如找“黄牛”
办事大厅是给群众办实事的地方,办事人员是接触群众的终端,一举一动,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目前,相关负责人已被约谈,涉事单位也着手对该现象摸排核查,但“脚痛医脚”还远远不够。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一线服务窗口的监管力度,对于拿着鸡毛当令箭、守着公章吃好处的害群之马,该出手时就要出手,确保给微权力戴上“紧箍咒”,立下“铁规矩”;另一方面,要持续提高政府部门数字政务能力,以此来压缩人为操作空间,让“黄牛”无机可乘。

跑办事大厅为啥不如找“黄牛”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1-09-09

周润哲

近日,国务院督查组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暗访发现,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存在“跑办事大厅历时44天、找‘黄牛’1天就办完”的乱象。

办事人员给“黄牛”开“绿色通道”,事后两方分成,这显然是把办事群众当成了“摇钱树”。办事窗口本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却被个别人搞成了靠山吃山、靠证吃证的“收费站”。这种乱象,折腾的是群众,破坏的是公平,损害的是政府公信力,必须纠偏。

事实上,内蒙古自治区在去年6月就已下发文件,规定将一般转移登记、抵押登记办理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但规定到基层却走了样,个别办事人员以办证的人太多为由,玩起了雁过拔毛的伎俩。由此可见,即使制度透明、规章完善,也架不住执行走样和监管缺失。

办事大厅是给群众办实事的地方,办事人员是接触群众的终端,一举一动,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目前,相关负责人已被约谈,涉事单位也着手对该现象摸排核查,但“脚痛医脚”还远远不够。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一线服务窗口的监管力度,对于拿着鸡毛当令箭、守着公章吃好处的害群之马,该出手时就要出手,确保给微权力戴上“紧箍咒”,立下“铁规矩”;另一方面,要持续提高政府部门数字政务能力,以此来压缩人为操作空间,让“黄牛”无机可乘。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跑办事大厅为啥不如找“黄牛”

2021-09-09 06:06:10 来源: 0 条评论

周润哲

近日,国务院督查组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暗访发现,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存在“跑办事大厅历时44天、找‘黄牛’1天就办完”的乱象。

办事人员给“黄牛”开“绿色通道”,事后两方分成,这显然是把办事群众当成了“摇钱树”。办事窗口本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却被个别人搞成了靠山吃山、靠证吃证的“收费站”。这种乱象,折腾的是群众,破坏的是公平,损害的是政府公信力,必须纠偏。

事实上,内蒙古自治区在去年6月就已下发文件,规定将一般转移登记、抵押登记办理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但规定到基层却走了样,个别办事人员以办证的人太多为由,玩起了雁过拔毛的伎俩。由此可见,即使制度透明、规章完善,也架不住执行走样和监管缺失。

办事大厅是给群众办实事的地方,办事人员是接触群众的终端,一举一动,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目前,相关负责人已被约谈,涉事单位也着手对该现象摸排核查,但“脚痛医脚”还远远不够。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一线服务窗口的监管力度,对于拿着鸡毛当令箭、守着公章吃好处的害群之马,该出手时就要出手,确保给微权力戴上“紧箍咒”,立下“铁规矩”;另一方面,要持续提高政府部门数字政务能力,以此来压缩人为操作空间,让“黄牛”无机可乘。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