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入选全国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
9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部分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支持地方深化改革先行先试、更大力度利企便民。会议决定,在实施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动在全国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同时,选择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6个市场主体数量较多的城市,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关切,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未来,重庆将在深化改革先行先试、更大力度利企便民上获得国家层面更多支持。
重庆作为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的6个城市之一,底气何在?
创新试点内容 主要在六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破除区域分割和地方保护,推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取消对企业跨区域经营不合理限制;破除政府采购等领域对外地企业的隐性壁垒;推进7类客货运输电子证照跨区域互认与核验。
二是进一步方便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在发放实体证照同时,同步发放电子营业执照等,便利企业网上办事;精简银行开户程序,压缩开户时间。推进市场监管、社保、税务等年报“多报合一”;探索适应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准入准营标准;破产案件受理后,允许破产管理人依法查询有关机构掌握的破产企业信息,在处置被查封财产时无需办理解封手续。
三是提升投资和建设便利度。在土地供应前由政府部门开展地质灾害、水土保持等一揽子评估,强化责任;企业拿地后即可开工,不搞重复论证。对水电气暖等市政接入工程施工许可,实施告知承诺管理和在线并联办理。
四是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动与部分重要贸易伙伴口岸间相关单证联网核查;简化港澳投资者商事登记手续;支持开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加油业务。
五是创新和完善监管。在食品、药品、疫苗、安全等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领域,实行惩罚性赔偿制度;健全遏制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长效机制;纠正中介机构垄断经营、强制服务等行为,清理取消企业在资质资格获取、招投标、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差别化待遇,维护公平竞争。
六是优化涉企服务。建立因政策变化、规划调整等造成企业合法利益受损的补偿救济机制;完善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制度;加快打破信息孤岛,扩大部门和地方间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范围,推动解决市场主体反复多处提交材料问题,促进更多事项网上办、一次办。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郭发祥
服务企业全天候不打烊 璧山企业在公园里有个“家”
创新,其实早已成为重庆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词”,并涌现出了众多的“创新样本”。其中,“企业吹哨 部门报到”政企互动机制,就是璧山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实践。
2019年5月,璧山出台《璧山区“企业吹哨 部门报到”实施方案》,为民营企业开辟96006热线电话、璧山区新型政企互动平台、“政企通”微信公众号、“企业之家”等9条通道,搭建起全天候不打烊的“企业吹哨 部门报到”政企互动机制。
这一机制的创新之处,简单来说就是从“政府端菜”转向“企业和群众点菜”,从“我要怎么办”到“服务对象要我怎么办”。
在“企业吹哨 部门报到”政企互动机制中,“企业之家”是重要的线下通道。为了给企业打造好这个“家”,璧山把“企业之家”的地址选在了风景优美的秀湖公园里。希望通过“环境改变语境”,引导鼓励企业家畅所欲言,敢于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让“企业吹哨 部门报到”落到实处,更好推动璧山经济建设发展。
在“企业之家”,“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企业之家”会根据企业集中反映的问题诉求和各部门计划与企业沟通的主题,组织企业与部门开展活动。
截至目前,“企业吹哨 部门报到”政企互动平台用户已达28600余户,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渠道统筹收集、交办处理、回复反馈各类咨询、问题诉求达到近5000个,企业知晓率、接哨率、处置率、过程责任不落实查处率、回复率均达100%,办结率、市场主体满意度达99%以上。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刘波
今年新增内资企业3437户 西部(重庆)科学城有何秘诀?
今年,重庆高新区内资企业新增3437户,增长率为16.76%,增速在中心城区排名第一。数据增长的背后,正是重庆高新区不断探索“小政府、大服务”改革,助力市场主体发展,推动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和发展的成果。
在深化“放管服”方面,重庆高新区不遗余力。在全国率先推出“三评合一”环评审批改革,首发“车用综合能源站经营许可证”“一码通行”营业执照,在全市率先推行“交地即领证”“交房即交证”“一业一证”等“放管服”改革,让入驻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
比如,今年6月24日,发出全国首张“一码通行”证,实现跨部门的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合并办理,申请人“一次申请、一次办成”,提交材料数量压缩了50%,审批时间压减了98%。目前已累计发放“一码通行”营业执照51份。
推动“跨省异地办照”,实现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地办”,目前成渝累计异地办照28份。
推行“不见面审批”,依托“渝快办”枢纽功能,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压缩行政审批时间,广泛推行承诺制、容缺办理制,2021年以来,办结各种企业登记事项11209件,其中“不见面审批”办件量占比70%。
一个个“亲商”的举措,正激发着市场主体活力。
重庆高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重庆高新区共有各类市场主体60725户,年增长率为15.15%。常住人口中每一万人,拥有市场主体数为1056户,高于全市水平。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王倩
建章立制打“组合拳” 助推成为“国际一流”
开办一家企业,全部手续办完,最短需要多长时间?重庆的答案是:2小时。
近年来,聚焦营商环境优化,重庆动作频频:2018年以来,先后出台《关于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重庆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方案》《重庆市2020年对标国际先进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等。
其中,《重庆市2020年对标国际先进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围绕减环节、减时间、减成本,聚焦11个领域,共提出100条务实改革举措。
今年,重庆再打出一套“组合拳”:5月19日,《重庆市2021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出炉,围绕打造便利的市场环境等3个方面,制定了一张详细的“任务清单”;7月1日,《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施行,打通了法律和行政法规实施的“最后一公里”;7月26日,在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印发《关于持续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意见》。《意见》围绕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开放环境、政务环境、政商环境五方面推出系列改革举措,并提出一个新目标:到2025年,重庆营商环境整体水平进入国际一流行列。
开办企业不仅时限压缩,还有省钱“大礼包”可领。
重庆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开办企业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综办”,材料一次提交,全流程“一日办结”。同时,为新开办企业一次性发放营业执照、公章、发票等,而且全流程均可免费办理。
据统计,2020年全市新开办企业15.32万户,通过这一举措,累计为企业节约成本1.1亿元。今年上半年,重庆又新开办企业8.14万户,据此测算,2020年以来,“大礼包”已累计为重庆企业节约成本超过1.6亿元。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郭发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