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淋巴瘤日 | 刘耀:除了会看病,还要培养更多“好医生”
“我一直希望为更多淋巴癌患者打开‘生命通道’。”

世界淋巴瘤日 | 刘耀:除了会看病,还要培养更多“好医生”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9-15
刘耀医生在为患者进行检查。院方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刘耀医生在为患者进行检查。院方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15日11时讯(首席记者 黄宇 实习生 王旭睿)“我一直希望为更多淋巴癌患者打开‘生命通道’。”这是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主任刘耀常说的一句话。作为中心主任的他,临床诊疗外,还要花大量时间在科室管理、科研、对外交流上,但无论多忙,他都浑身充满了“正能量”。世界淋巴瘤日前夕,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对刘耀进行了采访。

半年跑遍50多家医院

走进刘耀的办公室,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张中国地图和一张重庆地图,上面插着许多的小红旗。

这是刘耀的一个习惯,这些年他每去到一个地方交流,就会在地图上给那个地方插上小红旗,标上日期。仅今年上半年,刘耀就去到了重庆各区县的50多家医院。

周一:上午,查房,临床研究启动会;下午,多学科会诊;晚上,和外地医院线上交流。

周二:上午,了解新收治入院病人情况,死亡病例讨论,新技术培训;下午,门诊;晚上,请专家来给科室医生培训,线上会议。

周三:上午,查房,和外地医院线上交流;下午,中心组学习;晚上,和外地医院讨论疑难病例。

……

几乎每一天,刘耀的时间都被工作填满。在他的工作安排表里,11月的周末已全部排满,12月31日也已安排好工作。

挤出时间的时候,刘耀会在周四上午门诊结束后,前往区县医院进行淋巴瘤规范化诊疗巡讲活动。在交流结束后,他还要赶回市区,继续准备第二天的工作。“经常就带个盒饭上路,在车上或者服务区解决,不耽误正事。”说这话时,刘耀显得很轻松寻常。

刘耀自己算了个时间账:科室管理和科研占去一半时间,对外交流占三分之一,剩下的都用于学习提高。时间哪里来?“只要你喜欢和愿意,时间总会有的。”刘耀说。

刘耀医生带领医务工作者查房。院方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刘耀医生带领医务工作者查房。院方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给患者一个“生命通道”

从医26年,刘耀治疗过很多患者,而9年前遇到的一个5岁小女孩,让刘耀一直难以忘怀。

那个小女孩患的病名叫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发展速度快、恶性程度高的血液肿瘤,临床上针对此病状没有太有效的治疗手段。

看着做了化疗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小女孩出现便血、皮肤溃烂等严重的排异反应,因为经济原因,悲痛交集的父母决定放弃治疗。

小女孩离开医院的那天,刘耀正好值班。凌晨4点多,小女孩的家人抱着她来和刘耀告别:“刘叔叔再见。”回忆到这里,刘耀有些哽咽,当时他就知道,这是他们所见的最后一面了。

这件事情对刘耀的触动非常大,强烈的挫败感一度让他想要放弃。

冷静下来后,刘耀进行了总结,将更多精力投入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等高度恶性血液肿瘤的治疗和研究。经过深入研究,多方面查阅资料,科室反复论证等,他找到了治疗新方法:在6个月内做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这样就能降低复发风险。

随后,刘耀在全国的六个淋巴肿瘤治疗中心开展这种技术。8年的时间,已有100多个病人接受了治疗,通过3年预后情况分析,治愈率为78%,疗效远远高于化疗和异体移植。

刘耀知道,想要提升恶性淋巴瘤的治愈率,除了个人医术的增长,科室团队的规范化同样重要。

通过他和团队的努力,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肿瘤科变成血液肿瘤中心,病房从一年前的一层楼,变成了现在的两层楼,收治的病人也较此前增长了1倍多。

刘耀说,他希望通过自身技术和科室管理的改进,让更多患者在诊治过程中看到治愈的希望。

“其实淋巴瘤是能治愈的,治愈率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不规范。”刘耀说。

因此,每去到一家医院,他都会去查房、搞培训、开讲座,尽力给当地医务人员普及规范化诊疗的注意事项。

“肿瘤医院作为全市肿瘤诊疗的中心,我们就应该站出来。我们正在进行的有20项临床研究,都是免费的,虽然说没有覆盖全类型,但也尽力为患者提供一个治疗机会。”

刘耀说,他希望为患者提供一个“生命通道”。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张维(左)与该院血液肿瘤中心主任刘耀(右)为淋巴瘤联合专家科普工作室揭牌。院方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张维(左)与该院血液肿瘤中心主任刘耀(右)为淋巴瘤联合专家科普工作室揭牌。院方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培养更多“好医生”

作为血液肿瘤领域的专家,刘耀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

在刘耀看来,一个好的医生不但要有好医术,解决患者病痛,还应该是一名好的老师、一名好的科研工作者。

“我年轻时,研究的专业很杂,不够系统,走了些弯路。”刘耀说,作为科主任,要尽可能用自己的经验,带领年轻医生走得更好。

血液肿瘤中心部分医生从事的都是肿瘤方面的诊治,对血液病的诊疗不是很熟悉。对此,刘耀提出了血液病诊治能力提升项目,每周邀请血液病诊疗方面的专家来为科室医生讲课,提升血液病诊治能力。

在临床和科研方面,刘耀结合医生自身兴趣,为青年医生制定一个亚病种方向,让医生针对定向专业进行临床诊疗学习,从临床和科研两个方面提升专业能力。

刘耀认为,医生没有谁一开始就是专家,都是慢慢起步、成长的。希望年轻的医生们一定要学会坚持、坚守,这样才会学有所获。

“淋巴瘤有上百种亚型,要想当整个学科的专家会很难,但成为学科里一类病种的专家不应该是难事。”刘耀说。

除了临床和科研外,定向研究的青年医生还要负责该病种并发症的科普,每周定期前往病房进行患者教育健康讲座,为病人答疑。刘耀常说,治病不能只负责病人的生理疾病,也要关心病人的心理健康。

对于淋巴瘤的科普和宣传,是刘耀一直以来致力于做的事。9月15日是世界淋巴瘤日,刘耀也想了一系列妙招,评选抗癌明星、制作科普小视频、开展病友联谊会……

“希望更多淋巴瘤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勇敢战胜病魔。”刘耀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世界淋巴瘤日 | 刘耀:除了会看病,还要培养更多“好医生”

2021-09-15 11:15:42 来源:
刘耀医生在为患者进行检查。院方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刘耀医生在为患者进行检查。院方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15日11时讯(首席记者 黄宇 实习生 王旭睿)“我一直希望为更多淋巴癌患者打开‘生命通道’。”这是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主任刘耀常说的一句话。作为中心主任的他,临床诊疗外,还要花大量时间在科室管理、科研、对外交流上,但无论多忙,他都浑身充满了“正能量”。世界淋巴瘤日前夕,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对刘耀进行了采访。

半年跑遍50多家医院

走进刘耀的办公室,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张中国地图和一张重庆地图,上面插着许多的小红旗。

这是刘耀的一个习惯,这些年他每去到一个地方交流,就会在地图上给那个地方插上小红旗,标上日期。仅今年上半年,刘耀就去到了重庆各区县的50多家医院。

周一:上午,查房,临床研究启动会;下午,多学科会诊;晚上,和外地医院线上交流。

周二:上午,了解新收治入院病人情况,死亡病例讨论,新技术培训;下午,门诊;晚上,请专家来给科室医生培训,线上会议。

周三:上午,查房,和外地医院线上交流;下午,中心组学习;晚上,和外地医院讨论疑难病例。

……

几乎每一天,刘耀的时间都被工作填满。在他的工作安排表里,11月的周末已全部排满,12月31日也已安排好工作。

挤出时间的时候,刘耀会在周四上午门诊结束后,前往区县医院进行淋巴瘤规范化诊疗巡讲活动。在交流结束后,他还要赶回市区,继续准备第二天的工作。“经常就带个盒饭上路,在车上或者服务区解决,不耽误正事。”说这话时,刘耀显得很轻松寻常。

刘耀自己算了个时间账:科室管理和科研占去一半时间,对外交流占三分之一,剩下的都用于学习提高。时间哪里来?“只要你喜欢和愿意,时间总会有的。”刘耀说。

刘耀医生带领医务工作者查房。院方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刘耀医生带领医务工作者查房。院方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给患者一个“生命通道”

从医26年,刘耀治疗过很多患者,而9年前遇到的一个5岁小女孩,让刘耀一直难以忘怀。

那个小女孩患的病名叫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发展速度快、恶性程度高的血液肿瘤,临床上针对此病状没有太有效的治疗手段。

看着做了化疗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小女孩出现便血、皮肤溃烂等严重的排异反应,因为经济原因,悲痛交集的父母决定放弃治疗。

小女孩离开医院的那天,刘耀正好值班。凌晨4点多,小女孩的家人抱着她来和刘耀告别:“刘叔叔再见。”回忆到这里,刘耀有些哽咽,当时他就知道,这是他们所见的最后一面了。

这件事情对刘耀的触动非常大,强烈的挫败感一度让他想要放弃。

冷静下来后,刘耀进行了总结,将更多精力投入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等高度恶性血液肿瘤的治疗和研究。经过深入研究,多方面查阅资料,科室反复论证等,他找到了治疗新方法:在6个月内做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这样就能降低复发风险。

随后,刘耀在全国的六个淋巴肿瘤治疗中心开展这种技术。8年的时间,已有100多个病人接受了治疗,通过3年预后情况分析,治愈率为78%,疗效远远高于化疗和异体移植。

刘耀知道,想要提升恶性淋巴瘤的治愈率,除了个人医术的增长,科室团队的规范化同样重要。

通过他和团队的努力,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肿瘤科变成血液肿瘤中心,病房从一年前的一层楼,变成了现在的两层楼,收治的病人也较此前增长了1倍多。

刘耀说,他希望通过自身技术和科室管理的改进,让更多患者在诊治过程中看到治愈的希望。

“其实淋巴瘤是能治愈的,治愈率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不规范。”刘耀说。

因此,每去到一家医院,他都会去查房、搞培训、开讲座,尽力给当地医务人员普及规范化诊疗的注意事项。

“肿瘤医院作为全市肿瘤诊疗的中心,我们就应该站出来。我们正在进行的有20项临床研究,都是免费的,虽然说没有覆盖全类型,但也尽力为患者提供一个治疗机会。”

刘耀说,他希望为患者提供一个“生命通道”。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张维(左)与该院血液肿瘤中心主任刘耀(右)为淋巴瘤联合专家科普工作室揭牌。院方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张维(左)与该院血液肿瘤中心主任刘耀(右)为淋巴瘤联合专家科普工作室揭牌。院方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培养更多“好医生”

作为血液肿瘤领域的专家,刘耀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

在刘耀看来,一个好的医生不但要有好医术,解决患者病痛,还应该是一名好的老师、一名好的科研工作者。

“我年轻时,研究的专业很杂,不够系统,走了些弯路。”刘耀说,作为科主任,要尽可能用自己的经验,带领年轻医生走得更好。

血液肿瘤中心部分医生从事的都是肿瘤方面的诊治,对血液病的诊疗不是很熟悉。对此,刘耀提出了血液病诊治能力提升项目,每周邀请血液病诊疗方面的专家来为科室医生讲课,提升血液病诊治能力。

在临床和科研方面,刘耀结合医生自身兴趣,为青年医生制定一个亚病种方向,让医生针对定向专业进行临床诊疗学习,从临床和科研两个方面提升专业能力。

刘耀认为,医生没有谁一开始就是专家,都是慢慢起步、成长的。希望年轻的医生们一定要学会坚持、坚守,这样才会学有所获。

“淋巴瘤有上百种亚型,要想当整个学科的专家会很难,但成为学科里一类病种的专家不应该是难事。”刘耀说。

除了临床和科研外,定向研究的青年医生还要负责该病种并发症的科普,每周定期前往病房进行患者教育健康讲座,为病人答疑。刘耀常说,治病不能只负责病人的生理疾病,也要关心病人的心理健康。

对于淋巴瘤的科普和宣传,是刘耀一直以来致力于做的事。9月15日是世界淋巴瘤日,刘耀也想了一系列妙招,评选抗癌明星、制作科普小视频、开展病友联谊会……

“希望更多淋巴瘤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勇敢战胜病魔。”刘耀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向含嫣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