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是乎 | 11个农民,与2800亩柑橘园
编者按
只有更多普通人的关切事被看见,我们才可能理解,那些宏观政策的出台,其实真正与每个人相关。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象且琐碎,纯真且朴素。美丽乡村和城市发展对于百姓关切的回应,正应该着落在这些细节上。期望和愿景背后,是一张张生动的奋斗者面孔。
重庆的模样,正是由这些面孔组成。即日起,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推出《渝是乎》栏目,聚焦新时代的重庆奋斗故事,描摹时代印象,丰富城市性格,呈现立体重庆,刻画中国面孔。
图为智能农机正在进行无人作业。通讯员张鹏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未来中国农业是啥样?
重庆渝北这个村的果园,可能就是其中一面。
9月下旬,走进渝北大盛镇青龙村,2800亩柑橘园果实累累。看似平平无奇的果林里,藏着看不见的“黑科技”——这里是全国首个丘陵山地数字化无人果园。
智能农机把农民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AI诊断技术让农业管护从粗放“土经验”变为数据化、策略化的科学管理。
这片果园里,生产关系得到重构。农民与延续千年的体力劳动者身份挥手告别,以智力输出为主的管理者身份崭新登场。
土地还是这片土地,果树还是那些果树,但一场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生产力变革已悄然开始。
图为植保无人机正在作业。通讯员张鹏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变革,首先在农业管护的决策权中展开。
数字化无人果园使用的管理平台包含一个数据中心和果园环境监测、精准管理、远程监控、智能农机四种功能。
平台研发方,重庆市农科院信息所相关负责人说,果园土壤含水量、含肥量等涉及农业管护的决策,以往多依靠农民主观判断进行。但在如今的数字化无人果园里,“天空地”多源协同监测技术,让天上卫星、空中无人机、地面物联网传感器都来服务果园生产,把农民的主观感受变为系统的客观数据。
管理员正在依托数字化无人果园平台进行果园生产调度。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尹建红 摄
这样一来,系统可以通过遥感特征光谱分析,对果树开展长势诊断,指导管理者精准管护,从而提高产量。
沉甸甸结在树上的果实,就是证明。果园现场技术负责人文龙说,预计今年果园产量将提升20%,商品果率提升10%以上。
变革的另一方面,是将农民解放出来。
数字化无人果园一角。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尹建红 摄
随着农田宜机化改造的提速,重庆类似于青龙村这样的丘陵山地地区,有了农机智能协同基础。
无人车,从城市开进了青龙村的果园。借助分辨率达5厘米的高精地图,无人车可载化肥、农具等生产所需,在经宜机化改造的果园里自主穿行。农民从此告别了肩挑手扛的历史。
解放人力的不止是无人车。
图为设置在果园内的虫情检测、微型气象站等设备。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尹建红 摄
文龙算了一笔账。植保无人机,1天可完成280亩喷洒作业,人力作业只能完成8亩。水肥一体化的滴灌系统,接入到2800亩柑橘园每一棵树下,配好水肥比例,打开水龙头即可完成施肥作业。
这些智能农机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模式,而是将智能农机高度集成在平台内,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作业可统一规划调度,从而进行更大范围、更高精度的高效自主作业。
依托水肥一体化设备,果园实现了自动施肥、浇水。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尹建红 摄
“使用数字化设备以来,果园常年从事管理工作的只有11人,大大低于传统果园的用人数量。”文龙说,得益于此,今年预计可减少人力支出60万元。
“果园管理正从‘会种果树’向‘慧种果树’转变。”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重庆丘陵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8%,数字化无人果园管理平台,为丘陵山地农业转型注入了新动力。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赵紫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