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立足“促交流、稳台资、招台商、增经贸、争人心”5个目标
推动渝台融合发展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2021年是全市对台工作迈开新步子、开创新局面的一年。在中央台办指导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重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在“精准”上下功夫,立足“促交流、稳台资、招台商、增经贸、争人心”五个目标,深耕基层、深耕经贸、深耕人文,巩固拓展渝台交流基本格局,着力全面提质增效,推动全市对台工作实现新发展、取得新突破。

重庆立足“促交流、稳台资、招台商、增经贸、争人心”5个目标
推动渝台融合发展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1-09-26

记者 周尤  

2021年是全市对台工作迈开新步子、开创新局面的一年。

在中央台办指导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重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在“精准”上下功夫,立足“促交流、稳台资、招台商、增经贸、争人心”五个目标,深耕基层、深耕经贸、深耕人文,巩固拓展渝台交流基本格局,着力全面提质增效,推动全市对台工作实现新发展、取得新突破。

新作为

渝台往来持续热络、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基层、经贸、文化,是我市对台工作着力“深耕”的三个方向。

通过整合工作资源,调动全市力量,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开展一系列渝台交流活动,渝台往来持续热络、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交流基地作为渝台交流的展示窗口、靓丽名片和重要阵地,为两岸民众畅叙亲情、回顾历史、品味文化搭建了重要平台。我市持续推进渝台交流平台建设,成功打造“3+16+1”交流基地工作平台,即3个国家级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包括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彭水蚩尤九黎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16个市级对台交流基地,包括南泉抗战旧址群、重庆巾帼园、磁器口古镇等;1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交流示范点——重庆建川博物馆,开展对台重大活动的资源基础坚实。

不仅如此,在经济、文化、基层等领域开展的系列交流活动纷纷走上“云端”,持续深化两岸交流。今年,虽因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导致渝台交流交往受限,但重庆克服困难,创新思路,通过线上线下多形式开展对台交流。例如,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彭水蚩尤九黎城举行的庚子年祭祀蚩尤大典,两岸苗族后裔和少数民族同胞通过线上直播方式共襄盛举,网上遥祭先祖蚩尤。再如,举办第五届海峡两岸岳飞文化夏令营活动,以研学、集会、歌舞、文学、绘画、参访等形式,采取视频连线和网络图文直播方式开展交流,吸引217名台湾师生广泛参与。

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源泉,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纽带。重庆与台湾历史渊源深厚,在两地交往合作中有着独特优势。为此,重庆深入挖掘巴渝文化、抗战文化、三峡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岳飞文化等优势资源,精准策划开展对台交流重点项目,培育我市两岸交流特色新品牌,促进对台交流提质增效。

“海峡两岸记者川渝行”联合采访活动就是最好的印证。据悉,在活动中,参团媒体发出关于重庆段活动的各类原创新闻稿件115篇,大陆各平台关于整个川渝行活动新闻报道的覆盖量达1.8亿人次,岛内各平台覆盖量达400万人次。

新业绩

今年前6月新增台资企业40家、同比增加42.9%

今年,我市积极发挥区位、生态、产业和体制优势,以“办好活动、建好基地、助推园区、强化措施”为重点,推动渝台经贸稳步提质。

我市连续组织举办了十二届“重庆·台湾周”和海峡两岸中小企业合作重庆峰会、海峡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合作高峰论坛等活动,持续做好承接“台资西移”对接活动,继续扩大渝台电子信息产业合作,引导台资企业积极融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同时,为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构建对台经贸合作机制,川渝两地台办签订了《深化川渝对台交流合作促进台胞台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推动台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和我市高质量发展。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

2021年1-6月,我市新增台资企业40家、同比增加42.9%,实际利用台资6.46亿美元、同比增长1013.8%。截至2021年6月,我市累计批准台资企业1907家,累计实际利用台资70.89亿美元。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214家。2021年1-6月,渝台贸易额为32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4%。台湾是重庆第五大贸易伙伴,渝台经贸合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好服务的加持。

我市持续深入开展“亲商稳商引商”专项活动,走访调研涉台园区和台资企业,帮助协调解决疫情冲击、劳动力成本增加、原材料涨价、关键零部件受限等现实困难问题,支持在渝台资企业稳定发展、做大做强。落实保障台湾同胞福祉和实现同等待遇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扎实推进《重庆市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条例》修订工作,解决“26条措施”“11条措施”“农林22条”和“渝台58条”等惠台政策落实中的障碍困难,畅通服务台胞台商“最后一公里”。

与此同时,我市还不断加大力度让台商扎根重庆。“以建好涉台园区为抓手,办好活动平台为载体,强化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台企融入和服务我市高质量发展。”市委台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建立了7个国家级、市级涉台园区,并重点推进重庆(大渡口)台湾中小企业园建设发展,完善产业扶持政策,打造重庆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为两岸青年创业发展搭建重要平台。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成功举办的“台企西部行”活动,助推近20家台资企业和项目落户重庆,总投资额达14亿元人民币。

新契机

聚焦台胞台商台企期盼诉求主动开展活动

我市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为台湾同胞提供同等待遇,让台胞真切感受到亲情与善意,增强在渝工作、生活、学习的幸福感、获得感。

今年,我市对台工作系统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聚焦台胞台商台企期盼诉求,主动开展系列活动,把解决台胞、台商、台属的具体困难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按照“去除存量、控制增量、提升质量”的思路,严格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和多元化解机制,依法有序、积极稳妥推动涉台矛盾纠纷化解。今年以来全市受理47件涉台案件,息诉结案39件;中央台办重点督办的7件案件,已结案6件,一批事关台胞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起步之年,更是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年头。我市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对台大政方针,把握形势、坚定信心,积极开拓、砥砺奋进,引导台胞台商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渝台融合发展走深走实、行稳致远,为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市委台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数读渝台经贸交流>>>

●2021年1-6月,我市新增台资企业40家、同比增加42.9%,实际利用台资6.46亿美元、同比增长1013.8%

●截至2021年6月,我市累计批准台资企业1907家,累计实际利用台资70.89亿美元

●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214家。2021年1-6月,渝台贸易额为32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4%

资料来源:市委台办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重庆立足“促交流、稳台资、招台商、增经贸、争人心”5个目标
推动渝台融合发展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2021-09-26 06:40:57 来源:

记者 周尤  

2021年是全市对台工作迈开新步子、开创新局面的一年。

在中央台办指导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重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在“精准”上下功夫,立足“促交流、稳台资、招台商、增经贸、争人心”五个目标,深耕基层、深耕经贸、深耕人文,巩固拓展渝台交流基本格局,着力全面提质增效,推动全市对台工作实现新发展、取得新突破。

新作为

渝台往来持续热络、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基层、经贸、文化,是我市对台工作着力“深耕”的三个方向。

通过整合工作资源,调动全市力量,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开展一系列渝台交流活动,渝台往来持续热络、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交流基地作为渝台交流的展示窗口、靓丽名片和重要阵地,为两岸民众畅叙亲情、回顾历史、品味文化搭建了重要平台。我市持续推进渝台交流平台建设,成功打造“3+16+1”交流基地工作平台,即3个国家级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包括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彭水蚩尤九黎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16个市级对台交流基地,包括南泉抗战旧址群、重庆巾帼园、磁器口古镇等;1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交流示范点——重庆建川博物馆,开展对台重大活动的资源基础坚实。

不仅如此,在经济、文化、基层等领域开展的系列交流活动纷纷走上“云端”,持续深化两岸交流。今年,虽因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导致渝台交流交往受限,但重庆克服困难,创新思路,通过线上线下多形式开展对台交流。例如,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彭水蚩尤九黎城举行的庚子年祭祀蚩尤大典,两岸苗族后裔和少数民族同胞通过线上直播方式共襄盛举,网上遥祭先祖蚩尤。再如,举办第五届海峡两岸岳飞文化夏令营活动,以研学、集会、歌舞、文学、绘画、参访等形式,采取视频连线和网络图文直播方式开展交流,吸引217名台湾师生广泛参与。

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源泉,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纽带。重庆与台湾历史渊源深厚,在两地交往合作中有着独特优势。为此,重庆深入挖掘巴渝文化、抗战文化、三峡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岳飞文化等优势资源,精准策划开展对台交流重点项目,培育我市两岸交流特色新品牌,促进对台交流提质增效。

“海峡两岸记者川渝行”联合采访活动就是最好的印证。据悉,在活动中,参团媒体发出关于重庆段活动的各类原创新闻稿件115篇,大陆各平台关于整个川渝行活动新闻报道的覆盖量达1.8亿人次,岛内各平台覆盖量达400万人次。

新业绩

今年前6月新增台资企业40家、同比增加42.9%

今年,我市积极发挥区位、生态、产业和体制优势,以“办好活动、建好基地、助推园区、强化措施”为重点,推动渝台经贸稳步提质。

我市连续组织举办了十二届“重庆·台湾周”和海峡两岸中小企业合作重庆峰会、海峡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合作高峰论坛等活动,持续做好承接“台资西移”对接活动,继续扩大渝台电子信息产业合作,引导台资企业积极融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同时,为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构建对台经贸合作机制,川渝两地台办签订了《深化川渝对台交流合作促进台胞台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推动台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和我市高质量发展。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

2021年1-6月,我市新增台资企业40家、同比增加42.9%,实际利用台资6.46亿美元、同比增长1013.8%。截至2021年6月,我市累计批准台资企业1907家,累计实际利用台资70.89亿美元。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214家。2021年1-6月,渝台贸易额为32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4%。台湾是重庆第五大贸易伙伴,渝台经贸合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好服务的加持。

我市持续深入开展“亲商稳商引商”专项活动,走访调研涉台园区和台资企业,帮助协调解决疫情冲击、劳动力成本增加、原材料涨价、关键零部件受限等现实困难问题,支持在渝台资企业稳定发展、做大做强。落实保障台湾同胞福祉和实现同等待遇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扎实推进《重庆市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条例》修订工作,解决“26条措施”“11条措施”“农林22条”和“渝台58条”等惠台政策落实中的障碍困难,畅通服务台胞台商“最后一公里”。

与此同时,我市还不断加大力度让台商扎根重庆。“以建好涉台园区为抓手,办好活动平台为载体,强化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台企融入和服务我市高质量发展。”市委台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建立了7个国家级、市级涉台园区,并重点推进重庆(大渡口)台湾中小企业园建设发展,完善产业扶持政策,打造重庆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为两岸青年创业发展搭建重要平台。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成功举办的“台企西部行”活动,助推近20家台资企业和项目落户重庆,总投资额达14亿元人民币。

新契机

聚焦台胞台商台企期盼诉求主动开展活动

我市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为台湾同胞提供同等待遇,让台胞真切感受到亲情与善意,增强在渝工作、生活、学习的幸福感、获得感。

今年,我市对台工作系统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聚焦台胞台商台企期盼诉求,主动开展系列活动,把解决台胞、台商、台属的具体困难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按照“去除存量、控制增量、提升质量”的思路,严格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和多元化解机制,依法有序、积极稳妥推动涉台矛盾纠纷化解。今年以来全市受理47件涉台案件,息诉结案39件;中央台办重点督办的7件案件,已结案6件,一批事关台胞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起步之年,更是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年头。我市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对台大政方针,把握形势、坚定信心,积极开拓、砥砺奋进,引导台胞台商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渝台融合发展走深走实、行稳致远,为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市委台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数读渝台经贸交流>>>

●2021年1-6月,我市新增台资企业40家、同比增加42.9%,实际利用台资6.46亿美元、同比增长1013.8%

●截至2021年6月,我市累计批准台资企业1907家,累计实际利用台资70.89亿美元

●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214家。2021年1-6月,渝台贸易额为32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4%

资料来源:市委台办

[责任编辑: 杜漩]
精彩视频
网络民意桥,有事请吐槽热线:023-63080011
网民:现需要穿过路口步行至映湖十里公交站台才能坐车,希望延长终点站。

空港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经核实,花石公园一期预计2024年10月完工。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