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华龙两江评:囤积教辅太盲目 双减政策要顺应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囤积教辅太盲目 双减政策要顺应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9-27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9月23日上午,教育部举行新闻通气会,介绍中小学落实“双减”工作和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制度建设有关情况。此外,会上还针对家长们近日囤积教辅的行为作出了回应,相关负责人表示,教育部9月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明确,学科类培训材料采取校外培训机构内部审核和教育行政部门外部审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双审核,现有的培训材料正在逐步纳入审查过程中,只有通过审核后,这些材料的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等方面才能有效保证。

家长盲目囤积这些有效性尚未得到证实的教辅,是因对“双减”政策的误读而产生的焦虑。根据“双减”政策要求,应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坚持学生为本,保障学生休息权利。但对学生学习负担和竞争压力的减轻,不应被误读为“快乐教育”,更不意味着学校教育将弱化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恰恰相反,“双减”之下,不仅对学校教育质量作出了要求,更要求家校社进一步发挥协同责任。

首先以学校为例,过去,由于校外培训的滋长和有偿补课的盛行,课堂教育的作用被严重忽视,甚至存在部分老师讲课时有所保留,或学生因已掌握了课程内容而不集中注意力听讲的情况,使得义务教育机构难以发挥公平的育人作用。而今,“双减”政策要求学校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学校课后服务能够基本满足学生需要,让学生更好地回归校园。据9月23日通气会公布的数据,98%的学校做到“零起点”教学,96.3%的学校提供了课后服务,一方面弱化了“抢跑”行为造成的教育失衡,一方面提供了额外的教育辅导服务,无疑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义务教育的公平性。

其次是家庭,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生成长的摇篮”,知识的吸收学习固然以学校为主要阵地,而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则离不开家庭的介入,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健全,更离不开父母的悉心引导。大量囤积教辅的父母,与其与学校“抢饭碗”,不如投入更多的精力关注孩子,挖掘他们的特点和专长,利用好减负带来的更多时间,让孩子有机会在学业以外的赛道上发光发热,毕竟,升学仅仅是实现人生理想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唯一解,尤其在“双减”政策要求深化高中招生改革,把综合素质提到突出地位,而且要依靠不同的科目特点,继续完善考试方法和成绩筛选制度后,意味着在未来成绩不再是唯一的指标。今天千军万马过的那座独木桥,在未来也许并非孩子的必经之路。

最后是社会,也应随着教育的改革作出相应的改变。首先是对人才的筛选和评定,少一些“唯学历论”,多看一些实绩与匹配度,让人才的标准不再唯一,让更多孩子找到他们可以发挥能量的平台。其次,是社会大众应给不同职业的人群以相同的尊重,工人、高管、技术人员,他们都是发挥自身所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的功臣,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更不应该被划分阶层。只有整个社会对于“成功”“体面”的标准不再单一,教育才能真正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取得多姿多彩的成果。

作者:龙颖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囤积教辅太盲目 双减政策要顺应

2021-09-27 12:42:56 来源: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9月23日上午,教育部举行新闻通气会,介绍中小学落实“双减”工作和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制度建设有关情况。此外,会上还针对家长们近日囤积教辅的行为作出了回应,相关负责人表示,教育部9月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明确,学科类培训材料采取校外培训机构内部审核和教育行政部门外部审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双审核,现有的培训材料正在逐步纳入审查过程中,只有通过审核后,这些材料的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等方面才能有效保证。

家长盲目囤积这些有效性尚未得到证实的教辅,是因对“双减”政策的误读而产生的焦虑。根据“双减”政策要求,应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坚持学生为本,保障学生休息权利。但对学生学习负担和竞争压力的减轻,不应被误读为“快乐教育”,更不意味着学校教育将弱化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恰恰相反,“双减”之下,不仅对学校教育质量作出了要求,更要求家校社进一步发挥协同责任。

首先以学校为例,过去,由于校外培训的滋长和有偿补课的盛行,课堂教育的作用被严重忽视,甚至存在部分老师讲课时有所保留,或学生因已掌握了课程内容而不集中注意力听讲的情况,使得义务教育机构难以发挥公平的育人作用。而今,“双减”政策要求学校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学校课后服务能够基本满足学生需要,让学生更好地回归校园。据9月23日通气会公布的数据,98%的学校做到“零起点”教学,96.3%的学校提供了课后服务,一方面弱化了“抢跑”行为造成的教育失衡,一方面提供了额外的教育辅导服务,无疑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义务教育的公平性。

其次是家庭,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生成长的摇篮”,知识的吸收学习固然以学校为主要阵地,而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则离不开家庭的介入,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健全,更离不开父母的悉心引导。大量囤积教辅的父母,与其与学校“抢饭碗”,不如投入更多的精力关注孩子,挖掘他们的特点和专长,利用好减负带来的更多时间,让孩子有机会在学业以外的赛道上发光发热,毕竟,升学仅仅是实现人生理想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唯一解,尤其在“双减”政策要求深化高中招生改革,把综合素质提到突出地位,而且要依靠不同的科目特点,继续完善考试方法和成绩筛选制度后,意味着在未来成绩不再是唯一的指标。今天千军万马过的那座独木桥,在未来也许并非孩子的必经之路。

最后是社会,也应随着教育的改革作出相应的改变。首先是对人才的筛选和评定,少一些“唯学历论”,多看一些实绩与匹配度,让人才的标准不再唯一,让更多孩子找到他们可以发挥能量的平台。其次,是社会大众应给不同职业的人群以相同的尊重,工人、高管、技术人员,他们都是发挥自身所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的功臣,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更不应该被划分阶层。只有整个社会对于“成功”“体面”的标准不再单一,教育才能真正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取得多姿多彩的成果。

作者:龙颖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田韵沁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