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幼儿园还推迟一年入学 这样的教育方式你怎么看?
家长教育培养孩子,不能看重当前,而应着力于长远,注重孩子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不上幼儿园还推迟一年入学 这样的教育方式你怎么看?

来源:华龙网-重庆晚报2021-10-18

“我不做定性评价,我只是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孩子的成长之路。”

“我们在两个孩子身上看到的成长效果,显然要优于上幼儿。”

近日,一位母亲把自己的一份教育经历发上网,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原来,这位母亲在征得家人同意后,没送两个孩子上幼儿园,而由家人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启发孩子。比如:孩子学数字,家长就引导在公交车上看人民币或车牌号;学汉字,不用机械记忆,而用反义词来增加印象;带着孩子去各处旅游,体验更广阔的世界……

这样的教育方式,你怎么看?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朱婷

孩子不上幼儿园“闲逛”

“姐姐不上幼儿园,跟着妈妈闲逛(2015年);弟弟不上幼儿园,也跟着妈妈闲逛(2021年)。不上幼儿园,满大街闲逛,姐弟长的是见识,妈妈长的是年纪。”近日,重庆网友“黄野鹿”在某平台发布了这样一段话,并附上了她和两个孩子逛街的照片。

此文立马引发网友热议。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该文已有14万多的展现量。“我的天……”“幼儿园学习的是集体生活,还是不能缺少的”“闲逛长见识,第一次听说”……不少网友参与讨论。除了惊讶,部分网友也表达了质疑。

前日,记者联系上该网友黄女士。她告诉记者,“自己的两个孩子不上幼儿园确有其事。现在女儿已12岁、上六年级,儿子今年5岁。”

对于网上引发的热议,黄女士表示:“评论区里各种观点和思维碰撞,非常有意思。同时,这也说明,孩子的成长问题是大家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对网友们的各种质疑,黄女士也一一进行了回复。比如,有网友提到“幼儿园学习是集体生活,还是不能缺少”,黄女士回复称:上小学后,他们会有十几年甚至更多的集体生活,不用着急;对网友提到的“孩子需要和同龄人相处”,她也淡定表示,多的是相处机会。

让孩子在兴趣中接受教育

“此闲逛非彼闲逛,不让孩子上幼儿园,是让他们在兴趣中接受教育。”黄女士解释说,女儿4岁时曾上过一天幼儿园,不过女儿似乎不开心,家人为此展开了讨论,最后一致同意不让女儿去幼儿园了。后来,儿子出生,不去幼儿园也顺理成章了。

她透露,自己是一名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父母也都当过老师,一家人对孩子实施兴趣教育应该没问题,在孩子不上幼儿园的时间里,他们会用各种情景来引导孩子。

比如:孩子第一次学习数字,是从乘公交车时使用人民币和看车牌数字开始的;在户外看绿树、草地、鸟儿,借助一次次相关对话来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智力;看到孩子对识字有机械记忆抗拒,就让孩子说反义词来增加印象……黄女士说,现在,儿子有着很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家就是他最好的自由创作空间,比如番茄酱洒了,儿子会把怪兽放到附近,然后说:“怪兽厮杀,倒在了‘血泊’中。”

此外,儿子还有一个特别的幼儿园——乡下婆婆家。“那儿可以尽情撒欢,看鸡遛狗,饿了有婆婆用大锅做的丰盛菜肴,还有出自灶头沾着草灰的烤红薯,坝子里还有长寿特产沙田柚。”

原来,为了儿子的教育,最近黄女士试着把儿子送到乡下婆婆家玩,“目前效果良好,儿子回家后睡得格外早、格外香。因此,我每周都送儿子去婆婆家玩一次。”

家里提前实现“双减”

记者了解到,黄女士还让女儿优优晚上了一年学,优优本该6岁上小学,却推迟到7岁才上。“我们家早就开始了‘双减’,减掉孩子上幼儿园,减掉孩子一年的入学时间。”黄女士说。

不过,这一年的时间,优优并没有纯玩,而是去了很多地方。黄女士介绍,春天时,优优在草地上晒太阳、运动,还和她一起朗读关于春天的诗歌;夏天时,优优到飞行员舅舅工作的地方感受军营生活,还去森林感受大自然;秋天时,又去到藏区,感受天路;冬天,去厦门看大海。“周末有时间,我还会带她去看演出,感受昆曲、芭蕾……”

黄女士说,优优上一年级时,很快就适应了班级生活,而且表现还特别好,“老师很快就喜欢上她了。”课余,优优还和黄女士共同制作了原创绘本,用绘本的形式来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

这个过程中,参与其中的黄女士的父母也很有感悟:“孩子是否上幼儿园,关键在于照看孩子的大人能否承担起责任。我们在两个孩子身上看到的成长效果,显然要优于上幼儿园。”

黄女士说,她赞同父母的声音,孩子是否上幼儿园,必须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各自家庭的情况,以及当地幼儿园的状况来决定,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以偏概全“复制粘贴”,不用争执孰好孰坏。“上幼儿园到底好不好,我不做定性评价,我只是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孩子的成长之路。”

七嘴八舌

看看他们怎么说

南岸二小区的陈女士(女儿今年2岁):她认为,孩子去幼儿园和学校,是接触集体生活,人与人的交流是单纯的家庭教育所不能覆盖的,娃娃也需要社交,而这些社交就应尽早开始。

40岁的郑先生(有两个女儿):他认为,去不去幼儿园不重要,关键要看孩子学的内容。“如果家长有余力和能力,可通过启发式教育让孩子学到在幼儿园中能学到的东西,那么不去幼儿园也可以。”

26岁的谭女士(幼师):她认为,幼儿园不是让孩子学知识的,是让孩子认识和适应集体生活并开始社会化的,不可完全替代。

石女士(孩子正在上幼儿园):她认为,孩子不上幼儿园,肯定会缺失集体生活的经验。但高质量的家庭教育,也能比学校的集体生活给予孩子更精准和更高效的成长帮助。总之,这都是每个家庭自己的选择,各有利弊。

专家

专业的事情需专业的人

心理干预实战专家、英国心理学会特许咨询心理学家陈志林表示,孩子3~6岁是同伴依恋培养的关键期,也是社交萌芽的阶段。

他表示,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情况。有条件在家照顾孩子,可以选择不去幼儿园,毕竟幼儿教育不像小学和初中那样有一定难度。但需注意的是,幼儿园的环境有利于同伴交流,可更好培养孩子的同伴依恋。同时,幼儿园提供的环境相比家庭来说,内容更多样、更有趣,也更适合孩子认知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孩子的每个时期都需要进行良好的引导,这是一个很专业的事情,而专业的托幼机构才能更好地做好这件事。

另外,家长教育培养孩子,不能看重当前,而应着力于长远,注重孩子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不上幼儿园还推迟一年入学 这样的教育方式你怎么看?

2021-10-18 06:29:58 来源: 0 条评论

“我不做定性评价,我只是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孩子的成长之路。”

“我们在两个孩子身上看到的成长效果,显然要优于上幼儿。”

近日,一位母亲把自己的一份教育经历发上网,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原来,这位母亲在征得家人同意后,没送两个孩子上幼儿园,而由家人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启发孩子。比如:孩子学数字,家长就引导在公交车上看人民币或车牌号;学汉字,不用机械记忆,而用反义词来增加印象;带着孩子去各处旅游,体验更广阔的世界……

这样的教育方式,你怎么看?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朱婷

孩子不上幼儿园“闲逛”

“姐姐不上幼儿园,跟着妈妈闲逛(2015年);弟弟不上幼儿园,也跟着妈妈闲逛(2021年)。不上幼儿园,满大街闲逛,姐弟长的是见识,妈妈长的是年纪。”近日,重庆网友“黄野鹿”在某平台发布了这样一段话,并附上了她和两个孩子逛街的照片。

此文立马引发网友热议。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该文已有14万多的展现量。“我的天……”“幼儿园学习的是集体生活,还是不能缺少的”“闲逛长见识,第一次听说”……不少网友参与讨论。除了惊讶,部分网友也表达了质疑。

前日,记者联系上该网友黄女士。她告诉记者,“自己的两个孩子不上幼儿园确有其事。现在女儿已12岁、上六年级,儿子今年5岁。”

对于网上引发的热议,黄女士表示:“评论区里各种观点和思维碰撞,非常有意思。同时,这也说明,孩子的成长问题是大家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对网友们的各种质疑,黄女士也一一进行了回复。比如,有网友提到“幼儿园学习是集体生活,还是不能缺少”,黄女士回复称:上小学后,他们会有十几年甚至更多的集体生活,不用着急;对网友提到的“孩子需要和同龄人相处”,她也淡定表示,多的是相处机会。

让孩子在兴趣中接受教育

“此闲逛非彼闲逛,不让孩子上幼儿园,是让他们在兴趣中接受教育。”黄女士解释说,女儿4岁时曾上过一天幼儿园,不过女儿似乎不开心,家人为此展开了讨论,最后一致同意不让女儿去幼儿园了。后来,儿子出生,不去幼儿园也顺理成章了。

她透露,自己是一名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父母也都当过老师,一家人对孩子实施兴趣教育应该没问题,在孩子不上幼儿园的时间里,他们会用各种情景来引导孩子。

比如:孩子第一次学习数字,是从乘公交车时使用人民币和看车牌数字开始的;在户外看绿树、草地、鸟儿,借助一次次相关对话来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智力;看到孩子对识字有机械记忆抗拒,就让孩子说反义词来增加印象……黄女士说,现在,儿子有着很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家就是他最好的自由创作空间,比如番茄酱洒了,儿子会把怪兽放到附近,然后说:“怪兽厮杀,倒在了‘血泊’中。”

此外,儿子还有一个特别的幼儿园——乡下婆婆家。“那儿可以尽情撒欢,看鸡遛狗,饿了有婆婆用大锅做的丰盛菜肴,还有出自灶头沾着草灰的烤红薯,坝子里还有长寿特产沙田柚。”

原来,为了儿子的教育,最近黄女士试着把儿子送到乡下婆婆家玩,“目前效果良好,儿子回家后睡得格外早、格外香。因此,我每周都送儿子去婆婆家玩一次。”

家里提前实现“双减”

记者了解到,黄女士还让女儿优优晚上了一年学,优优本该6岁上小学,却推迟到7岁才上。“我们家早就开始了‘双减’,减掉孩子上幼儿园,减掉孩子一年的入学时间。”黄女士说。

不过,这一年的时间,优优并没有纯玩,而是去了很多地方。黄女士介绍,春天时,优优在草地上晒太阳、运动,还和她一起朗读关于春天的诗歌;夏天时,优优到飞行员舅舅工作的地方感受军营生活,还去森林感受大自然;秋天时,又去到藏区,感受天路;冬天,去厦门看大海。“周末有时间,我还会带她去看演出,感受昆曲、芭蕾……”

黄女士说,优优上一年级时,很快就适应了班级生活,而且表现还特别好,“老师很快就喜欢上她了。”课余,优优还和黄女士共同制作了原创绘本,用绘本的形式来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

这个过程中,参与其中的黄女士的父母也很有感悟:“孩子是否上幼儿园,关键在于照看孩子的大人能否承担起责任。我们在两个孩子身上看到的成长效果,显然要优于上幼儿园。”

黄女士说,她赞同父母的声音,孩子是否上幼儿园,必须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各自家庭的情况,以及当地幼儿园的状况来决定,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以偏概全“复制粘贴”,不用争执孰好孰坏。“上幼儿园到底好不好,我不做定性评价,我只是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孩子的成长之路。”

七嘴八舌

看看他们怎么说

南岸二小区的陈女士(女儿今年2岁):她认为,孩子去幼儿园和学校,是接触集体生活,人与人的交流是单纯的家庭教育所不能覆盖的,娃娃也需要社交,而这些社交就应尽早开始。

40岁的郑先生(有两个女儿):他认为,去不去幼儿园不重要,关键要看孩子学的内容。“如果家长有余力和能力,可通过启发式教育让孩子学到在幼儿园中能学到的东西,那么不去幼儿园也可以。”

26岁的谭女士(幼师):她认为,幼儿园不是让孩子学知识的,是让孩子认识和适应集体生活并开始社会化的,不可完全替代。

石女士(孩子正在上幼儿园):她认为,孩子不上幼儿园,肯定会缺失集体生活的经验。但高质量的家庭教育,也能比学校的集体生活给予孩子更精准和更高效的成长帮助。总之,这都是每个家庭自己的选择,各有利弊。

专家

专业的事情需专业的人

心理干预实战专家、英国心理学会特许咨询心理学家陈志林表示,孩子3~6岁是同伴依恋培养的关键期,也是社交萌芽的阶段。

他表示,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情况。有条件在家照顾孩子,可以选择不去幼儿园,毕竟幼儿教育不像小学和初中那样有一定难度。但需注意的是,幼儿园的环境有利于同伴交流,可更好培养孩子的同伴依恋。同时,幼儿园提供的环境相比家庭来说,内容更多样、更有趣,也更适合孩子认知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孩子的每个时期都需要进行良好的引导,这是一个很专业的事情,而专业的托幼机构才能更好地做好这件事。

另外,家长教育培养孩子,不能看重当前,而应着力于长远,注重孩子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