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超3.1亿元、建成救助点119个 重庆地方水上交通应急体系基本建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20日13时30分讯(梁浩楠)10月20日,重庆巫山大宁河与长江交汇水域,航行中的一艘客轮与一艘货轮突受大风影响,发生碰撞。客轮受损,货轮货仓由于碰撞引发火灾,人员落水……这是2021年重庆市水上应急救援处置及大型客船旅客疏散演练现场。
本次演练由重庆市水上搜救联席会议办公室、重庆市交通局主办,重庆市港航海事事务中心、巫山县交通局承办。演练设置应急预案启动和响应、水上人命救助、船舶消防、失控船舶拦截拖带、溢油处置5个科目,涉及参演船舶25艘、参演人员200余人。
一批无人机、智能救生器等高科技救援设备,以及高速冲锋舟、大马力拖轮、多功能救援船、巡航搜救艇等先进救援船艇亮相此次演练。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现场看到,模拟事故客船“三国”与货轮“海洋333号”发生碰撞,人员落水,货仓起火,情况紧急,急需救援。
重庆市港航海事事务中心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指挥部。第一时间出动无人机搭载救生装备进行定点投放,同时运用智能救生器和高速冲锋舟将落水人员救起,并对失事客船开展旅客疏散。
突然,失事货轮发生爆燃。两艘消防船“渝消救06”“长公消指902”随即对失火货船开展消防灭火处置,控制火情,并通过救援船对货船实施绑拖拦截,带至安全水域。随后,事故水域又出现溢油,指挥部立即在下游水域布设两道围油栏,救援快艇在油污水域范围施放吸油毡,控制污染范围,确保水质尽快恢复正常。

“此次演练是市级和区县部门之间的首次联合演练。若发生紧急情况,我们能够有效地组织旅客疏散和应急救援,实现快速救援。”重庆市港航海事事务中心副主任陈晓翔说。
截至目前,重庆水运已累计投资超3.1亿元,搭建起1中心、6基地、10站、N个人命救助点。中心城区、彭水、合川、涪陵、巫山、云阳基地全面建成投用,北碚、江津等10个应急救援站相继建成,119个救助点基本形成。
陈晓翔表示,“十四五”期间,重庆水运还将规划投入2亿元,加强地方水上交通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反应能力。
据悉,重庆地方水上交通应急体系自2011年开建以来,已成功应对72次洪峰,处置881次险情,救助涉险船舶216艘次,开展溢油处置45次,救助涉险人员1651人次,挽回经济损失4.5亿元,确保了全市地方水上交通安全总体平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