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青年党员的红岩情
重庆日报记者 赵迎昭
10月25日,重庆日报记者采访了在红岩联线管理中心工作的3位青年党员,他们分别从事文物保护、学术研究、宣讲工作。他们是如何在各自岗位上坚守、助力红岩精神传承的呢?
修缮文物 延长文物“寿命”
“工作两年,我担任30余栋红岩革命文物旧址保护修缮的现场负责人,见证了红岩革命文物焕发新生。”红岩联线管理中心遗址保护部遗址保护科副科长周勇说。
“红岩联线管理中心下辖53处革命文物旧址,最东端是渝中区的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最西端是沙坪坝区的渣滓洞看守所旧址。修缮前,我们要梳理每一处革命文物旧址的文献史料,查阅历史影像资料,这样一来,相当于比较系统地学习、回顾了红岩革命历史。”周勇说,通过精心修缮,文物“寿命”得以延长,整体形象得到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也更为舒适。
他介绍,革命文物建筑修缮之后,日常保养维护也很重要。比如注重防腐、防白蚁,及时清理小青瓦屋面的枯枝和落叶,以保证屋架不因潮湿出现病害等。目前,他正参与编制文物修缮工作报告及“四有”档案,以便今后更加科学、合理地保护利用红岩革命文物。
学术研究 让历史面貌更清晰
“在这里工作,心里有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一心想把光辉历史研究好、把革命故事讲述好。”红岩联线管理中心研究部副部长叶维维说。
2017年博士毕业后,叶维维来到红岩联线管理中心从事研究工作。4年来,叶维维撰写了多个展览的文本大纲,参与了多项研究课题。让她感到自豪的是,今年修缮竣工并对外开放的新华日报总馆旧址的展览文本就是她主持撰写的。
“单位文物征管部门征集到当年总馆很多历史影像,这些宝贵资源在展览中展出,让观众感受到新华日报员工在艰险环境中战斗的精神。”她说,展览中不仅讲述报史,还展示了《新华日报》是怎样报道的,如何通过丰富多样的副刊密切联系群众,如何通过报纸开展革命斗争等等,“可以说,学术研究让历史的面貌更为清晰,让观众进一步感知到红岩精神的魅力。”
叶维维说,今后,她将和同事们一道完善南方局先辈和红岩英烈在渝战斗的基础性档案,为讲好红岩故事提供丰富素材,为阐释好红岩精神丰富内涵提供充分历史依据。
宣讲展演 用革命故事感染观众
红岩文化产业集团演艺事业部副部长、红岩联线管理中心一级讲解员卢叶,是红岩革命故事展演的主持人和报告人。她已从事讲解工作20余年,“红岩革命故事深深感染了我,我要把这份感动分享给更多观众。”
“讲解员这个职业很了不起。”卢叶说,通过讲解员的生动讲述,观众了解了红岩英烈的斗争事迹,从而在心中将他们铭记。有一次,卢叶给一家人讲述了江竹筠烈士事迹,他们深受感染,从老奶奶到小朋友都泪流满面。她还经常给党员们上党课,“当看到党员们坚定的眼神、听到他们热烈掌声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好神圣。”
由于红岩革命故事展演受到各地观众追捧,卢叶和同事们经常是连轴转。“一切源自我们对红岩的热爱。作为红岩人,我们都有一种责任感,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英烈的事迹宣扬出去,让观众感受到,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观众来到红岩景区,除了可以听讲解,还可以观看展演,更加深刻地了解红岩精神,并希望他们向更多的人宣传红岩精神。”卢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