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法英模 | 杨勇:因为热爱 奔赴向前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26日16时讯(余志斌)1990年12月,一个19岁小伙儿走进了广州武警一支队的大门,成了一名武警战士,在广东省最戒备森严、代号为04的看守所站岗执勤。那个时候他也许没想到,与形形色色的违法犯罪分子打交道会成为他终身的使命。
他叫杨勇,1995年7月,杨勇经公开招考进入重庆市中级人民法院(现重庆市第一、五中级人民法院前身),成为一名司法警察。从此,在司法警察事业的道路上一路奔跑向前,如今任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法警支队支队长、二级高级警长。
“勇于承担,工作热情高,业务能力强!”
这是重庆五中院领导及同事们对杨勇的一致评价。
由于自身过硬的军事素质,杨勇快速适应了法警工作岗位职责,并全面提升了刑事被告人提押工作能力,先后顺利执行了多起重大案件首犯的押解任务。
1999年12月,轰动全国的綦江虹桥垮塌案开庭审理,杨勇负责首要责任人林世元的押解;2001年4月,湘鄂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首犯张君在重庆受审,杨勇负责押解。
“张君案和虹桥案都被收录进了中国法院博物馆,杨队押解这两名主犯的照片都有展出。”重庆五中院法警支队三大队队长侯凯耀说。

有了执行这些重大任务成功经验的积累,杨勇探索总结出一套高效、安全的庭审警务保障工作模式,近年来带领警队完成了“王平涉黑案”“马拉史等33人跨境贩毒案”等重大敏感案件的庭审警务保障任务。还打造了“多被告人庭审”“重大敏感案件人员管控”“取保候审被告人管理”等刑事警务保障工作模板在辖区9个基层法院推广,大力提高了辖区两级法院警务安全水平。
“干工作很拼命,要求完美,勇于创新!”
这是分管重庆五中院警队工作的院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韩最贵对杨勇的评价。
2012年,基于最高法死刑复核的工作需要,全国各法院均建设了一个拥有远程视频系统的专用提讯室。那时,由于庭审需要,法院常常需要派出大量警力往返看守所和之间押解被告人,工作量巨大。杨勇有了个想法。
“专用提讯室一年大概只用得到20多次,其他时间不利用起来可惜了。”杨勇心想,“很多二审案子,被告人出庭可能只需要十来分钟,但往返看守所和法院的时间却至少需要几个小时,如果能够把这套远程视频系统和看守所对接,直接进行远程视频提讯,也许可以节省很多警力和时间。”
想到就干,杨勇和警队同事一起对本院警力、案件警务保障需求、看守所分布、相关技术等现状和使用远程提讯的预期对比进行了详细调研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可行!
为此,杨勇带领技术人员到辖区每一个看守所,安装、对接、调试设备,一切准备停当,重庆五中院在全市法院率先推行了刑事案件远程视频开庭、宣判和提讯等工作,不仅大量节约了司法资源,也提升了刑事审判的安全系数,在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来袭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市“扫黑除恶”领导小组的通报表扬。
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杨勇思考、创新的脚步一直没停。
2017年,在重庆五中院党组、机关工会的大力支持下,“杨勇创新工作室”成立了。工作室带领辖区两级法院优秀法警,围绕司法警察训练课程开发、教练员培养等工作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开展创新研究。
2020年12月,“杨勇创新工作室”成功创建“重庆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示范工作室”,这是重庆法院系统第一家市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示范工作室,工作室6名成员分别入选全国法院、全市法院系统司法警察教练员人才库,2021年10月9日杨勇被重庆市委、市政府授予“重庆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