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回家”讲党史 精准发力办实事
——渝北区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重庆日报记者 彭瑜
11月1日,在渝北区回兴街道非公党建联席会议上,东实纸业党支部书记赵士彦提出的两个困难当场得到满意答复。他对此很是感慨:“学党史,办实事,企业得实惠!”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渝北区扎实有效、精准发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老回家”讲党史
今年3月24日上午,83岁的杨龙福来到渝北区石船小学革命旧址,宣讲发生在石船小学的革命故事。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渝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渝北区发挥“五老”人员对党忠诚、经验丰富、能说会做的优势,组建“五老回家”宣讲队,结合自身经历、经验讲党史。
据介绍,根据红岩烈士王朴事迹等100篇渝北党史故事,宣讲队32名老干部讲党的光辉历程、30名老支书讲家乡巨变、26名老教师讲红色故事、3名老工人讲创业华章、14名老政法讲峥嵘岁月,将理论与史实相结合、过去与现实相贯通,引导干部群众学习党的历史、汲取百年历史智慧和力量。
真人线下“讲”、媒体产品“播”。渝北区一方面在村(社区)建立党史书屋、群众家中开设“家庭党史馆”、农资门店设立“门市党史学习站”,创新打造群众“身边课堂”;同时以视频播放“晒”的方式,组织镇街开展“学党史 讲理论 庆华诞”微宣讲视频展播活动,做精网络宣讲。
领导干部带头学、普通党员全员学、基层群众融入学,渝北区实现了党史学习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全覆盖。
精准发力办实事
“看嘛,一荤两素一汤,饭菜好,又便宜!”11月2日中午,渝北区木耳镇金刚村互助养老点,肖远玖老人一边吃饭,一边向记者介绍,全村60岁以上老人都可以来吃饭,每人早餐2元,午餐、晚餐各4元钱,饭菜差价由集体经济补贴;对行动不便的老人,饭堂提供送餐服务。
据介绍,木耳镇着力服务“一老一小”,探索建设村级养老互助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短期托养、紧急救助、餐饮、日间照料等综合性养老服务。同时,打造青少年儿童“快乐家园”,让少年儿童在寒暑假有地方可去。
“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实际行动。”渝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渝北区聚焦“急难愁盼”和“一老一小”“一生一困”“一堵一安”“一旧一危”等问题,创新实施“十百千万”行动,全力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所谓“十百千万”行动,“十”即市级分解12项重点民生实事推进有序;“百”即区内百项民生实事推进有力;“千”即为千家企业办好惠企实事推进有质,“万”即党员为群众办好万件实事推进有效。
截至目前,渝北区民生重点领域支出50.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80.9%;12项市级分解的重点民生实事提前完成5项,区内100项民生实事完成52项,党员干部走访企业2.8万余家,解决难题2.5万余个,办理群众身边事14.7万件、惠及群众78.5万人。
同时,渝北区还实施“养老、育小、扶弱、畅行”四类十项“精准发力”惠民工作。如在城市社区建设慢性病康养理疗服务站,实现康复理疗服务就近、优质、低价,有需求全覆盖;年内新增路内停车位2000个;倡导机关事业单位将部分专用停车位在下班时段(19∶00—7∶00)、周末节假日对外开放等。
“实效清单”开新局
前不久,悦来街道嘉陵路社区阳光雅居小区社区智慧健身建成开放。文化长廊、健康小屋、健康环形步道、人脸识别储物柜、人工智能AR交互互动屏等一应俱全。
从小区到社区,悦来街道在配套设施上狠下功夫。目前,街道已形成9大公园围绕、6条步道串联的休闲健身格局,基本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休闲健身圈”。
“抢进度、提速度、见成效,开新局。”渝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渝北区列出项目清单、制定工作措施,把上级的部署要求转化为渝北的“施工图”,成立专项指导组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督查督办,把群众关注的“实事清单”转化为“实效清单”。
截至目前,渝北区77项重点工作已完成28项。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7.97亿元、增长10.8%,总量继续保持全市第一。
汲取智慧、凝聚力量,渝北区各单位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中,还探索出系列新机制、新制度。
仙桃街道创新探索出“四长连心”制度,构建网格长、楼长、层长、家长四级服务主体体系,帮助居民知心事、解难事、扶本事,打通社区到小区“最后100米”距离。
两路街道创新建立难题联办机制,按照“开门学党史、联合找问题、联动办实事”的思路,整合资源,合力推动问题解决,让难事联办,不再难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