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重庆海绵城市建成达标面积达470平方公里
自2015年以来,重庆在两江新区悦来新城(国家级试点)及万州区、璧山区、秀山县(市级试点)率先开展了海绵城市试点工作。

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重庆海绵城市建成达标面积达470平方公里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11-17
秀山海绵城市试点  市住房城乡建委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17日20时讯(记者 董进)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从市住房城乡建委获悉,为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自2015年以来,重庆在两江新区悦来新城(国家级试点)及万州区、璧山区、秀山县(市级试点)率先开展了海绵城市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海绵城市建成达标面积达到470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约27%。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万州区三峡职业学院校内海绵城市试点  市住房城乡建委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据了解,市住房城乡建委先后发布实施了《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细则》《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评价标准》(以下简称《细则》《标准》)及操作指南,在全国率先构建了“区域+项目”点面结合的地方性评价体系。

按照《细则》,重庆每年都要对区县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进行评价,量化评分内容包括体制机制建设、规划建设管理、建设实施效果等方面。

《标准》及操作指南则进一步细化对建筑与小区、工业厂区、道路与广场、城市公园四类新建项目,在控制项全部满足的基础上,对场地与环境、LID(即低影响开发)设施、运行维护项目现场实施情况以及创新内容进行量化评分。

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重庆将以海绵城市统筹城市水环境建设,通过管网建设逐步打通城市“毛细血管”,以流域综合治理保护城市“主动脉”,构建山地海绵“脉络”,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力争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指标要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重庆海绵城市建成达标面积达470平方公里

2021-11-17 20:30:54 来源:
秀山海绵城市试点  市住房城乡建委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17日20时讯(记者 董进)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从市住房城乡建委获悉,为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自2015年以来,重庆在两江新区悦来新城(国家级试点)及万州区、璧山区、秀山县(市级试点)率先开展了海绵城市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海绵城市建成达标面积达到470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约27%。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万州区三峡职业学院校内海绵城市试点  市住房城乡建委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据了解,市住房城乡建委先后发布实施了《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细则》《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评价标准》(以下简称《细则》《标准》)及操作指南,在全国率先构建了“区域+项目”点面结合的地方性评价体系。

按照《细则》,重庆每年都要对区县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进行评价,量化评分内容包括体制机制建设、规划建设管理、建设实施效果等方面。

《标准》及操作指南则进一步细化对建筑与小区、工业厂区、道路与广场、城市公园四类新建项目,在控制项全部满足的基础上,对场地与环境、LID(即低影响开发)设施、运行维护项目现场实施情况以及创新内容进行量化评分。

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重庆将以海绵城市统筹城市水环境建设,通过管网建设逐步打通城市“毛细血管”,以流域综合治理保护城市“主动脉”,构建山地海绵“脉络”,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力争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指标要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茜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