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进出隧道瞬间“致盲”? 这项技术能让驾驶者更安全
不少驾驶者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开车进出隧道的一瞬间,眼睛突然看不清东西了。这种情况其实都是因为隧道内外光线变化大带来的。

开车进出隧道瞬间“致盲”? 这项技术能让驾驶者更安全

来源:华龙网-重庆晨报2021-11-20

不少驾驶者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开车进出隧道的一瞬间,眼睛突然看不清东西了。这种情况其实都是因为隧道内外光线变化大带来的。

如何让隧道的亮度与外界环境更为“匹配”,减少亮度差?由重庆交通大学牵头的“隧道等效照明安全节能关键技术”,荣获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让驾驶者进出隧道更安全

由于隧道内外亮度差,易产生“黑洞、白洞、适应滞后”等视觉震荡现象。

何为“黑洞、白洞、适应滞后”?“白天开车进隧道往往‘眼前一黑’,出隧道往往‘眼前一白’,到了晚上就反过来。”重庆交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梁波教授解释,光线变化造成眼睛的不适应,就会出现上述的视觉震荡现象。“而且光线对比越强烈,眼睛需要适应的时间就越长。”

而往往就在这短暂的几秒钟,交通事故就可能发生。

“驾驶其实是一个‘人车路合一’的过程,但目前的隧道照明标准,还未将人的感受考虑进来。”梁波认为,现行标准未充分考虑隧道行车时视觉环境的实际变化,且未充分反映驾驶者心理生理感知和行为反应,这便存在照明质量评价指标片面、照明参数配置不合理等工程难题。

为此,围绕隧道运营安全节能,梁波带领团队从2008年起便开始从事相关研究,旨在让驾驶者更安全地进出隧道。

研发隧道等效照明技术

“这十多年里,国内多地的隧道,成为了我们的‘第二实验室’。”梁波说,要了解隧道光线对驾驶者带来的影响,就需要通过不断驾车进出隧道,发现隧道复杂照明环境下对驾驶者视觉功效、眼动、心理生理响应规律,以及在驾驶行为上产生的等效作用机理。

为了更科学地进行试验,团队自主研制了一套室内公路隧道照明环境模拟试验装置,将现场实验“搬”进实验室,并建立了一套基于驾驶者视觉环境和心理生理等效的隧道照明质量综合评价技术。

有了理论方案,如何避免驾驶者进出隧道出现视觉震荡现象,团队还开发了集侧壁材料涂装、灯具布设、照明控制于一体的隧道等效照明技术。

“目前,在合作单位电建集团华东院、重庆高速集团、云南交投集团共同努力下,研究成果已在重庆中梁山隧道、云南野鸭塘隧道、四川铁矿隧道等20项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中大量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梁波表示。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王梓涵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开车进出隧道瞬间“致盲”? 这项技术能让驾驶者更安全

2021-11-20 07:42:08 来源: 0 条评论

不少驾驶者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开车进出隧道的一瞬间,眼睛突然看不清东西了。这种情况其实都是因为隧道内外光线变化大带来的。

如何让隧道的亮度与外界环境更为“匹配”,减少亮度差?由重庆交通大学牵头的“隧道等效照明安全节能关键技术”,荣获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让驾驶者进出隧道更安全

由于隧道内外亮度差,易产生“黑洞、白洞、适应滞后”等视觉震荡现象。

何为“黑洞、白洞、适应滞后”?“白天开车进隧道往往‘眼前一黑’,出隧道往往‘眼前一白’,到了晚上就反过来。”重庆交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梁波教授解释,光线变化造成眼睛的不适应,就会出现上述的视觉震荡现象。“而且光线对比越强烈,眼睛需要适应的时间就越长。”

而往往就在这短暂的几秒钟,交通事故就可能发生。

“驾驶其实是一个‘人车路合一’的过程,但目前的隧道照明标准,还未将人的感受考虑进来。”梁波认为,现行标准未充分考虑隧道行车时视觉环境的实际变化,且未充分反映驾驶者心理生理感知和行为反应,这便存在照明质量评价指标片面、照明参数配置不合理等工程难题。

为此,围绕隧道运营安全节能,梁波带领团队从2008年起便开始从事相关研究,旨在让驾驶者更安全地进出隧道。

研发隧道等效照明技术

“这十多年里,国内多地的隧道,成为了我们的‘第二实验室’。”梁波说,要了解隧道光线对驾驶者带来的影响,就需要通过不断驾车进出隧道,发现隧道复杂照明环境下对驾驶者视觉功效、眼动、心理生理响应规律,以及在驾驶行为上产生的等效作用机理。

为了更科学地进行试验,团队自主研制了一套室内公路隧道照明环境模拟试验装置,将现场实验“搬”进实验室,并建立了一套基于驾驶者视觉环境和心理生理等效的隧道照明质量综合评价技术。

有了理论方案,如何避免驾驶者进出隧道出现视觉震荡现象,团队还开发了集侧壁材料涂装、灯具布设、照明控制于一体的隧道等效照明技术。

“目前,在合作单位电建集团华东院、重庆高速集团、云南交投集团共同努力下,研究成果已在重庆中梁山隧道、云南野鸭塘隧道、四川铁矿隧道等20项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中大量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梁波表示。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王梓涵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