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个方面着力推动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不久前国务院批准,在重庆等五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这次机遇不仅将加快重庆消费升级和新动能培育,有助于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还能辐射带动周边地区高质量发展,提升重庆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助推重庆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重庆要着眼国际化,从四个方面提振消费市场,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从四个方面着力推动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1-12-02

赵金文

■在两江四岸建设有地标性意义的城市广场与亲水空间,打造集观景、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开放式消费场景。

■加强新兴沉浸式消费新业态拓展,以特色商圈、休闲街区、旅游景点等为重点区域加快布局,促进城市消费与城市宣传强互动深联结。

■统筹建设全市公共交通枢纽、商圈、景区、城市休闲街区等各类消费场景的多语种标志、标识体系,加快导览、导游、导航一体化兼容。

不久前国务院批准,在重庆等五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这次机遇不仅将加快重庆消费升级和新动能培育,有助于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还能辐射带动周边地区高质量发展,提升重庆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助推重庆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重庆要着眼国际化,从四个方面提振消费市场,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着力培育建设消费场景。消费场景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基础和载体。重庆要优先重点抓好两江四岸城市空间、特色商圈、特色休闲文化街区及主要景区的消费场景建设。一是在两江四岸建设有地标性意义的城市广场与亲水空间,打造集观景、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开放式消费场景。二是对主城区解放碑、观音桥、三峡广场、杨家坪等特色商圈、特色休闲街区进行功能优化,提升消费场景。三是以国际化标准建设新开发城市组团,构建功能齐全、生活便捷、引领国际消费潮流的新兴消费拓展区。四是积极推进璧山、合川、大足以及渝东北、渝东南等基础条件好、地域特色突出的区县建设重点旅游休闲城市,加快消费场景培育建设。

着力培育发展消费新业态。消费新业态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路径,主要依托互联网科技与新兴数字经济,涵盖领域广且呈现无限拓展态势。一是加快数字消费新业态的创造性运用,重点推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与各类消费场景和细分消费领域融合。二是促进网络消费新业态线上线下高度融合,推动社区、商圈、实体商业、交通枢纽、旅游景区等节点服务功能的数字化、智能化、共享化。三是加强新兴沉浸式消费新业态拓展,以特色商圈、休闲街区、旅游景点等为重点区域加快布局,促进城市消费与城市宣传强互动深联结。

着力培育壮大特色消费品牌。明确消费功能定位、壮大特色消费品牌是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前提和方向。重庆要着力打造美食、购物、会展、文化之都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一是以火锅、小面、渝派川菜、名小吃等特色美食为抓手,打造一批“老字号”、首站店、品牌店等,开发便携式、即食性的轻质特色商品。二是利用国家级进口、消费品博览会溢出效应,助推特色优质商品进口,特别是以品牌首店、旗舰店、连锁店等为抓手争取品牌新品入渝首发首秀。三是加快对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等一批国际会展场馆基础设施的高标准改造与新场馆建设,持续做好智博会、西洽会等高端展会,办好办特文博会、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等国际性、区域性重要活动,提高重庆城市竞争力。四是充分挖掘和利用巴渝文化、三峡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革命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注重强化相关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与文化场景的新媒体传播。五是深度挖掘重庆独特的人文、山水资源,以长嘉汇、南岸广阳湾、长江艺术湾区等文旅地标为依托,打造一批文化底蕴深厚的世界级文化精品旅游景区和度假区。

着力培育近悦远来的国际消费环境。消费环境是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一是加快围绕国际旅游目的地市场开通国际航线,以“米”字型高铁网络建设为抓手,加快与周边省区市、国内重点城市的互联互通,推进主城轨道交通、市域(郊)铁路网络的完善与提升,加快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的改造升级。二是统筹建设全市公共交通枢纽、商圈、景区、城市休闲街区等各类消费场景的多语种标志、标识体系,加快导览、导游、导航一体化兼容。三是重点强化对出租车、导游、旅游集散中心、特色商圈及休闲旅游街区等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外语培训、礼仪培训,打造国际一流旅游服务窗口。四是加强市场监管和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市场欺诈和假冒伪劣商品,维护消费者权益,营造安全有序、服务友好、诚信营商、近悦远来的良好国际消费环境。

(作者系重庆两岸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西南政法大学博士)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从四个方面着力推动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2021-12-02 09:33:43 来源: 0 条评论

赵金文

■在两江四岸建设有地标性意义的城市广场与亲水空间,打造集观景、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开放式消费场景。

■加强新兴沉浸式消费新业态拓展,以特色商圈、休闲街区、旅游景点等为重点区域加快布局,促进城市消费与城市宣传强互动深联结。

■统筹建设全市公共交通枢纽、商圈、景区、城市休闲街区等各类消费场景的多语种标志、标识体系,加快导览、导游、导航一体化兼容。

不久前国务院批准,在重庆等五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这次机遇不仅将加快重庆消费升级和新动能培育,有助于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还能辐射带动周边地区高质量发展,提升重庆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助推重庆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重庆要着眼国际化,从四个方面提振消费市场,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着力培育建设消费场景。消费场景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基础和载体。重庆要优先重点抓好两江四岸城市空间、特色商圈、特色休闲文化街区及主要景区的消费场景建设。一是在两江四岸建设有地标性意义的城市广场与亲水空间,打造集观景、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开放式消费场景。二是对主城区解放碑、观音桥、三峡广场、杨家坪等特色商圈、特色休闲街区进行功能优化,提升消费场景。三是以国际化标准建设新开发城市组团,构建功能齐全、生活便捷、引领国际消费潮流的新兴消费拓展区。四是积极推进璧山、合川、大足以及渝东北、渝东南等基础条件好、地域特色突出的区县建设重点旅游休闲城市,加快消费场景培育建设。

着力培育发展消费新业态。消费新业态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路径,主要依托互联网科技与新兴数字经济,涵盖领域广且呈现无限拓展态势。一是加快数字消费新业态的创造性运用,重点推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与各类消费场景和细分消费领域融合。二是促进网络消费新业态线上线下高度融合,推动社区、商圈、实体商业、交通枢纽、旅游景区等节点服务功能的数字化、智能化、共享化。三是加强新兴沉浸式消费新业态拓展,以特色商圈、休闲街区、旅游景点等为重点区域加快布局,促进城市消费与城市宣传强互动深联结。

着力培育壮大特色消费品牌。明确消费功能定位、壮大特色消费品牌是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前提和方向。重庆要着力打造美食、购物、会展、文化之都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一是以火锅、小面、渝派川菜、名小吃等特色美食为抓手,打造一批“老字号”、首站店、品牌店等,开发便携式、即食性的轻质特色商品。二是利用国家级进口、消费品博览会溢出效应,助推特色优质商品进口,特别是以品牌首店、旗舰店、连锁店等为抓手争取品牌新品入渝首发首秀。三是加快对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等一批国际会展场馆基础设施的高标准改造与新场馆建设,持续做好智博会、西洽会等高端展会,办好办特文博会、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等国际性、区域性重要活动,提高重庆城市竞争力。四是充分挖掘和利用巴渝文化、三峡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革命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注重强化相关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与文化场景的新媒体传播。五是深度挖掘重庆独特的人文、山水资源,以长嘉汇、南岸广阳湾、长江艺术湾区等文旅地标为依托,打造一批文化底蕴深厚的世界级文化精品旅游景区和度假区。

着力培育近悦远来的国际消费环境。消费环境是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一是加快围绕国际旅游目的地市场开通国际航线,以“米”字型高铁网络建设为抓手,加快与周边省区市、国内重点城市的互联互通,推进主城轨道交通、市域(郊)铁路网络的完善与提升,加快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的改造升级。二是统筹建设全市公共交通枢纽、商圈、景区、城市休闲街区等各类消费场景的多语种标志、标识体系,加快导览、导游、导航一体化兼容。三是重点强化对出租车、导游、旅游集散中心、特色商圈及休闲旅游街区等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外语培训、礼仪培训,打造国际一流旅游服务窗口。四是加强市场监管和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市场欺诈和假冒伪劣商品,维护消费者权益,营造安全有序、服务友好、诚信营商、近悦远来的良好国际消费环境。

(作者系重庆两岸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西南政法大学博士)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