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华龙两江评:让文物“活”起来 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文物的活力在于融入生活、回归社会、服务人民。让文物活起来,打通文物保护“最后一公里”是前提。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让文物“活”起来 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12-02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2021-2023年)》、《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的若干措施》。

文物是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是历史文化的记忆,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文物是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亲历者、见证者、幸存者,每一件文物无不经历了风霜雨雪而倍显珍贵,每一件国宝都期待着世人打开尘封秘密、重现璀璨光彩。对于一个国家来讲,让文物活起来可以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发展力量。对于一个城市来讲,让文物活起来可以找回老城记忆,体现城市精神,提升城市魅力。对于一个乡村来讲,让文物活起来可以感受地域风情,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物事业得到很大发展,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从推动文创产品开发到“互联网+中华文明”,从发布文物建筑开放导则到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从激发博物馆创新活力到健全社会参与机制,文物活化利用政策不断创新,推动改革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同时应该看到,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文物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保护管理机构队伍和专业力量依然薄弱,文物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亟待提升,考古在实证中华文明史和文化研究方面的作用亟待强化,文物保护利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文物资源管理、价值阐释、执法督察、民间收藏等重点领域改革任务依然艰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物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必将最大程度释放文物活力,让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物珍存不断走近百姓、走进当代、走向世界。

文物的活力在于融入生活、回归社会、服务人民。让文物活起来,打通文物保护“最后一公里”是前提。对此,要加强文物保护总体规划,统筹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维护文物资源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当然,文物出圈不是最终目的,而是通过趣味性的引导,让更多人关注文物所承载的灿烂文明、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为此,要准确提炼并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更好体现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时代价值。要创新转化手段、强化平台建设、夯实人才基础、完善体制机制,以实施重大项目为牵引,提升文物科技创新能力和各项工作保障水平。要开展创新服务,使文物更好融入生活、服务人民,积极拓展文物对外交流平台,多渠道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实现从文物资源大国向文物保护利用强国跨越的关键时期。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确定性显著增加,更需要发挥好文物工作独特优势,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推动《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定能充分发挥文物资源价值作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北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让文物“活”起来 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2021-12-02 13:45:56 来源: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2021-2023年)》、《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的若干措施》。

文物是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是历史文化的记忆,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文物是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亲历者、见证者、幸存者,每一件文物无不经历了风霜雨雪而倍显珍贵,每一件国宝都期待着世人打开尘封秘密、重现璀璨光彩。对于一个国家来讲,让文物活起来可以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发展力量。对于一个城市来讲,让文物活起来可以找回老城记忆,体现城市精神,提升城市魅力。对于一个乡村来讲,让文物活起来可以感受地域风情,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物事业得到很大发展,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从推动文创产品开发到“互联网+中华文明”,从发布文物建筑开放导则到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从激发博物馆创新活力到健全社会参与机制,文物活化利用政策不断创新,推动改革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同时应该看到,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文物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保护管理机构队伍和专业力量依然薄弱,文物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亟待提升,考古在实证中华文明史和文化研究方面的作用亟待强化,文物保护利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文物资源管理、价值阐释、执法督察、民间收藏等重点领域改革任务依然艰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物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必将最大程度释放文物活力,让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物珍存不断走近百姓、走进当代、走向世界。

文物的活力在于融入生活、回归社会、服务人民。让文物活起来,打通文物保护“最后一公里”是前提。对此,要加强文物保护总体规划,统筹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维护文物资源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当然,文物出圈不是最终目的,而是通过趣味性的引导,让更多人关注文物所承载的灿烂文明、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为此,要准确提炼并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更好体现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时代价值。要创新转化手段、强化平台建设、夯实人才基础、完善体制机制,以实施重大项目为牵引,提升文物科技创新能力和各项工作保障水平。要开展创新服务,使文物更好融入生活、服务人民,积极拓展文物对外交流平台,多渠道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实现从文物资源大国向文物保护利用强国跨越的关键时期。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确定性显著增加,更需要发挥好文物工作独特优势,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推动《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定能充分发挥文物资源价值作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北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邓旻璐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