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规划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规划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2-01-06

扈万泰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守住自然生态安全底线,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监管,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力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持续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和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

坚持生态优先,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布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实现“多规合一”,推进绿色发展,统筹保护和开发,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一是统筹主体功能。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部署,明确“一区两群”功能及发展定位,推动形成梯次互补发展和特色优势发展的差异化空间格局。二是统筹空间规划。立足我市“直辖体制、省域架构”特殊市情,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构建“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进编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主城都市区分区规划、其他区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主城都市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等重点规划,持续优化空间布局。三是统筹管控约束。统筹划定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高质量完成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优化调整矛盾用地空间,健全调优自然保护地体系。

坚持保护优先,节约集约配置自然资源。重庆“七山二水一分田”,土地资源宝贵,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一是集约高效配置土地资源。配合规划实施加强土地储备,实行“要素跟着项目走”,保持高端制造业供地占比在60%以上。实施“标准地”改革,有效缩短项目投产达产周期。探索实施“混合用地”,增设新型产业用地类型,满足新产业新业态用地需求。二是全面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持续开展“增存挂钩”专项处置,为新兴产业腾退更多用地空间。利用城市边角地打造社区体育公园,推进主城都市区城市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探索各类设施用地复合利用。三是优化矿产资源开发格局。加快页岩气产业化开发,推进重庆涪陵国家页岩油气与新能源科创产业园建设。推动地热、铝土矿等特色优势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利用,淘汰锰矿、煤矿等落后产能。

坚持自然恢复为主,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任务。一是强化联动协作。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会同四川省共建“六江”生态廊道,探索跨区域生态补偿,实施流域生态修复,协同推进重大项目。二是强化修复试点。推进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实施7大类近300个修复项目,形成广阳岛、铜锣山等系列生态名片,惠及广大重庆市民,成功入选“中国十大特色生态修复案例”及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生态修复典型案例。三是强化专项整治。将“四山”管控区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体系和国土空间规划,有序推进“四山”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充分彰显“四山”生态价值,挺起主城都市区“生态脊梁”。四是强化品质提升。有序推进“两江四岸”治理,推进开埠遗址公园、红岩文化公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以及“红色三岩”保护提升工作,实现磁器口后街、十八梯、山城巷等重点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开街,倾力打造“山城步道”特色品牌,迁建升级市规划展览馆,擦亮“城市窗口”。

统筹保护和发展,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发挥生态环境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吸引聚集优质生产要素,发展新兴绿色产业。一是促进产权制度完善。开展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划拨、出让、租赁、作价出资,探索各类自然资源价值量核算和评价,完成实物量数据清理。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机制,推进各类自然保护地、重点国有林区、湿地、大江大河等重要生态空间确权登记工作。二是实现生态价值转换。开展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推进“生态地票”实践,转化生态价值。重视乡村原生态系统保护,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打造工业遗址公园,一批古旧村落重现生机,实现了生态、文化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三是加强生态产品供给。示范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打造了石柱县中益乡等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通过生态环境整体修复,拓展生态体验空间,提升市民幸福感。开展生态地质调查,查清一批绿色地质资源,为城乡高质量发展提供多重支持。

统筹发展和安全,筑牢自然资源安全底线。安全是发展的底线和基础。重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牢记“国之大者”,切实筑牢自然资源安全底线,维护发展大局安全稳定。一是全面加强耕地保护。全面落实耕地保护任务,提升占补平衡质量,实施市级新增耕地全流程监管。对永久基本农田占用和补划严格把关,按照“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要求,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对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实行“零容忍”。二是全力防范地质灾害。持续推进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从源头减少风险隐患。强化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探索“风险区+隐患点”双控,实现隐患点智能化监测预警。健全“四重网格”防灾体系,及时预警预报,避免出现重大灾情险情。三是全力规范采矿活动。深入推进矿产资源“打非治违”,健全覆盖矿业权出让、登记、监管全流程的技术标准体系,严厉整治无证采矿、越界采矿、非法采砂等行业乱象,加强执法巡查和立案查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持续向好。

(作者系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规划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2-01-06 09:25:00 来源:

扈万泰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守住自然生态安全底线,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监管,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力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持续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和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

坚持生态优先,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布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实现“多规合一”,推进绿色发展,统筹保护和开发,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一是统筹主体功能。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部署,明确“一区两群”功能及发展定位,推动形成梯次互补发展和特色优势发展的差异化空间格局。二是统筹空间规划。立足我市“直辖体制、省域架构”特殊市情,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构建“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进编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主城都市区分区规划、其他区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主城都市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等重点规划,持续优化空间布局。三是统筹管控约束。统筹划定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高质量完成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优化调整矛盾用地空间,健全调优自然保护地体系。

坚持保护优先,节约集约配置自然资源。重庆“七山二水一分田”,土地资源宝贵,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一是集约高效配置土地资源。配合规划实施加强土地储备,实行“要素跟着项目走”,保持高端制造业供地占比在60%以上。实施“标准地”改革,有效缩短项目投产达产周期。探索实施“混合用地”,增设新型产业用地类型,满足新产业新业态用地需求。二是全面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持续开展“增存挂钩”专项处置,为新兴产业腾退更多用地空间。利用城市边角地打造社区体育公园,推进主城都市区城市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探索各类设施用地复合利用。三是优化矿产资源开发格局。加快页岩气产业化开发,推进重庆涪陵国家页岩油气与新能源科创产业园建设。推动地热、铝土矿等特色优势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利用,淘汰锰矿、煤矿等落后产能。

坚持自然恢复为主,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任务。一是强化联动协作。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会同四川省共建“六江”生态廊道,探索跨区域生态补偿,实施流域生态修复,协同推进重大项目。二是强化修复试点。推进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实施7大类近300个修复项目,形成广阳岛、铜锣山等系列生态名片,惠及广大重庆市民,成功入选“中国十大特色生态修复案例”及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生态修复典型案例。三是强化专项整治。将“四山”管控区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体系和国土空间规划,有序推进“四山”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充分彰显“四山”生态价值,挺起主城都市区“生态脊梁”。四是强化品质提升。有序推进“两江四岸”治理,推进开埠遗址公园、红岩文化公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以及“红色三岩”保护提升工作,实现磁器口后街、十八梯、山城巷等重点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开街,倾力打造“山城步道”特色品牌,迁建升级市规划展览馆,擦亮“城市窗口”。

统筹保护和发展,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发挥生态环境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吸引聚集优质生产要素,发展新兴绿色产业。一是促进产权制度完善。开展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划拨、出让、租赁、作价出资,探索各类自然资源价值量核算和评价,完成实物量数据清理。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机制,推进各类自然保护地、重点国有林区、湿地、大江大河等重要生态空间确权登记工作。二是实现生态价值转换。开展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推进“生态地票”实践,转化生态价值。重视乡村原生态系统保护,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打造工业遗址公园,一批古旧村落重现生机,实现了生态、文化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三是加强生态产品供给。示范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打造了石柱县中益乡等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通过生态环境整体修复,拓展生态体验空间,提升市民幸福感。开展生态地质调查,查清一批绿色地质资源,为城乡高质量发展提供多重支持。

统筹发展和安全,筑牢自然资源安全底线。安全是发展的底线和基础。重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牢记“国之大者”,切实筑牢自然资源安全底线,维护发展大局安全稳定。一是全面加强耕地保护。全面落实耕地保护任务,提升占补平衡质量,实施市级新增耕地全流程监管。对永久基本农田占用和补划严格把关,按照“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要求,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对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实行“零容忍”。二是全力防范地质灾害。持续推进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从源头减少风险隐患。强化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探索“风险区+隐患点”双控,实现隐患点智能化监测预警。健全“四重网格”防灾体系,及时预警预报,避免出现重大灾情险情。三是全力规范采矿活动。深入推进矿产资源“打非治违”,健全覆盖矿业权出让、登记、监管全流程的技术标准体系,严厉整治无证采矿、越界采矿、非法采砂等行业乱象,加强执法巡查和立案查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持续向好。

(作者系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 熊世华]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