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学和艺术奖名单出炉《花街子》《山河爽朗》等作品获奖
1月9日,上游新闻记者从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市文联、市作协和市民族宗教委获悉,第九届重庆文学和艺术奖(含少数民族文学奖)获奖名单结束公示正式公布。
最终,雕塑《冬去春来》等60件文艺作品获得第九届重庆艺术奖,戴政生等15人被评为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大唐廉相陆贽》《花街子》《山河爽朗》等17件文学作品获得第九届重庆文学奖(含少数民族文学奖)。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市文联、市作协和市民族宗教委表示,希望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以更高热情投入文艺创作,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努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艺精品力作,为重庆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纵观本次获奖的这些文艺作品,最大特点就是生机勃勃地展现了当下的时代发展、改革创新和极具烟火气的百姓生活。
以大型群雕《冬去春来》为例,这个长达10米、高近3米作品由四川美术学院副校长、雕塑学科带头人焦兴涛发起,并与雕塑系主任申晓南、教师龚吉伟一起担任主创,带领师生团队共9人一起创作完成。作品中既有骑着摩托车正在飞驰的快递小哥,忙着搬运物资的志愿者,也有正在为同伴穿防护服的医务人员,除夕夜赶赴湖北的解放军,创造出中国速度的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拿着喇叭正在宣传抗疫知识的社区工作者……主创之一焦兴涛此前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之所以选取这些人物作为雕塑的主体,是因为他们既是抗疫英雄,也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
获奖的京剧《双枪惠娘》,重新演绎了《红岩》小说中“双枪老太婆”的人生传奇;油画《黑暗中的明灯——中共南方局》,描绘了中共中央南方局战斗在重庆的场景;电影《东溪突击》,刻画了中央红军在重庆綦江境内的英勇事迹。这些作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这个特殊时刻,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的信仰之美、初心之美。

而获得重庆文学奖、由本土知名作家曾宪国带来的中篇小说《花街子》则带着满满的烟火气而来。书中书写的市井故事发生于渝中区下半城、长进了曾宪国心里。其中既有从撕裂走向弥合的父子亲情,也有难得的黄昏恋,接地气是最大的特点。曾宪国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几乎每个故事都有原型,都是我从茶馆、舞厅里听来的。”
此外,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原副院长戴政生、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教师陈树忠(美术)、重庆市艺术创作中心原音舞部主任向菊瑛、重庆市歌剧院副院长刘广等15人还被评为了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第九届重庆文学和艺术奖获奖名单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