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工作巡礼·立法篇|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紧扣高质量立法新要求 以良法促发展
编者按:2021年,对于所有人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我们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重庆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起笔乡村振兴的重庆故事。还是在这一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十四五”规划开局起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跑出“加速度”……
2022年重庆两会即将召开。从即日起,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开设“市人大工作巡礼”专栏,展示一年来市人大在立法、监督、代表工作、建议办理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13日6时讯(记者 赵紫东)过去一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紧扣高质量立法新要求,加强经济发展领域立法,创新社会治理领域立法,强化民生保障领域立法,不断完善立法工作机制,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小快灵”“小切口”立法
回顾过去一年市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工作,“小快灵”“小切口”的特点令人眼前一亮。
针对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实施长江流域禁捕工作,修改完善相关法规性决定草案,重点分层次细化禁捕区域,并对以买卖交易为目的的“职业钓客”行为进行有效规制。
修订《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需要几条立几条,明确土地承包权、经营权资格及转让程序,多措并举盘活撂荒地,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风险防范制度,更好保障土地承包权益。
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坚持“小快灵”“小切口”,突出务实管用,努力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和效率,真真切切解决了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
协同立法成果“接二连三”
首个协同项目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时出台、探索嘉陵江流域协同保护形成立法新成果、川渝两地铁路安全管理协同立法有序推进,市人大常委会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探索推进川渝两地协同立法,立法成果“接二连三”。
去年7月1日,《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施行,通过对首个协同立法的探索实践,促进了协同立法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并为接续开展协同立法提供了有益经验。这项立法还采取了“双组长”工作机制,即由市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并成立立法工作起草小组、咨询专家小组,加快开展文献研究、书面调研、问题梳理、制度研究等工作,形成了工作合力。
11月25日,《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决定》经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已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川渝两地人大常委会首次尝试以“重庆决定+四川条例”的形式开展协同立法。这也是川渝两地生态环保领域首个协同立法,兼顾了两省市实际,对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共标、共建、共治、共管作出了有效管用的规定,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夯实了制度基础。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构建互联互通、管理协同、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随着两地铁路规模不断扩大、连接点逐步增多、运营速度不断提高,以协同立法的方式维护和加强川渝铁路运营安全十分重要。市人大常委会加强与四川省人大常委会沟通联系,促使项目推进协调同步,加强重大问题联合攻关,确保了该协同立法项目年内“预转审”,两地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草案同步提上审议日程。
让立法之路满载民意
修订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保障见义勇为人员权益;制定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范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定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条例,对警务辅助人员的职责权限、监督管理、职业保障等作出规范;修正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打通国家政策在地方的“最后一公里”;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施行,引导公民树立文明观念、养成文明行为……过去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推进社会治理和民生领域立法、修法。
为了让立法充分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市人大常委会还进一步扩大各方对立法的有序参与。
“将基层立法联系点的运用纳入整个立法工作通盘考虑,切实发挥好民意直通车作用。”这是市人大常委会对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强化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功能作用,让立法计划编制、法规草案起草修改、立法普法宣传工作、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评估等更接地气,同时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实体现和生动实践。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着力发挥专家学者在立法过程中的作用,在加强立法调研、论证、评估等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实践邀请专家学者相对固定全程深度参与立法、法规草案定向征求有关高校教授和研究生意见建议等工作机制,借力借智、群策群力,对提高立法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