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一把手 | 市人大代表、江津区委书记李应兰:“五地一城”向未来
未来五年,江津将凝神聚力建设“五地一城”。

对话一把手 | 市人大代表、江津区委书记李应兰:“五地一城”向未来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1-16
22

“今后希望人们提到江津,不单提到江津的工业、四面山、花椒。”江津还有更为远大的梦想在路上。

进入2022年重庆两会时间,各区县如何锚定目标定位,开创发展新局面?重庆市人大代表、江津区委书记李应兰,在接受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采访时给出“江津答案”——未来五年,江津将凝神聚力建设“五地一城”。

“建设同城化发展先行区是市委、市政府赋予江津的重大发展任务。”李应兰称,江津区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将锚定“高质量建设同城化发展先行区”总要求,大力推动“五地一城”建设,力争202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8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6%以上。做到交通便捷通畅、产业局部领先、公共服务同水平发展,率先实现与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

建设“五地一城”

倡导“弱鸟”先飞

“五地”即科技创新基地、内陆开放前沿和陆港型综合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乡村振兴示范地、休闲旅游胜地。“一城”即宜居城市。

李应兰认为,建设“五地一城”,行棋落子应重点开展六方面工作——

突出创新驱动,江津创新资源偏弱,过去没有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研究院,可以说是创新“弱鸟”,“弱鸟”更应先飞。未来将坚持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片区,打造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的科技创新基地。

致力开放引领,推动江津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加快完善“水公铁”多式联运体系,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形成联动周边、对接外埠、面向世界的开放合作新格局。

突出产业支撑,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实施“五大倍增”行动,升级壮大消费品、装备制造、汽摩、材料产业集群,形成1—2个领先全市的优势主导产业。

推动城乡融合,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实施乡村产业提质、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治理创新、农村改革深化、数字乡村建设“五项行动”,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市前列。

彰显山水特色,江津山清水秀人文厚重,自然资源丰富,擦亮“四面山水·人文江津”城市名片,推动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康养多元融合发展,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提升品质内涵,以宜居性为城市核心竞争力,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治理体系,实现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与中心城区的同水平发展,着力建设重庆主城都市区“后花园”。

高质量发展

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

江津近年来的综合实力一直在提升——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从2016年的756亿元预计增长到2021年的1200亿元。

其中,第二产业成绩亮眼,2021年江津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600亿,增长16%;数字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占比达24%。

面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江津将如何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李应兰表示,江津是全市工业大区,但还存在产业结构不优、创新驱动能力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充分等问题。“我们将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坚持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并举、提升能级和增强品质并重,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具体而言,江津将坚持把先进制造业作为发展实体经济的主战场,着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提档升级,大力发展粮油食品、白酒、纸制品、农产品加工,加快发展高端消费品,建设千亿级消费品工业集聚区,升级壮大装备、汽摩、材料产业,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力争2026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超600家,工业总产值超2200亿元。

同时,江津加快发展以智能产业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力争到2026年建成国家级创新载体6个,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达240家;优化提升产业发展布局,纵深推进简政放权,激发园区发展活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江津的梦想

是人们夸赞“这里很宜居”

过去五年,江津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产业基础更加巩固、城市能级显著提升、民生福祉不断改善,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工业发展表现亮眼外,江津特色农业也蓬勃发展,富硒农业2021年产值突破100亿,农业总产值和增加值连续多年居全市第一。第三产业方面,江津双福农贸城2021年交易额达到了370个亿。同时,江津综保区已封关运行,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达270亿元。

此外,江津的城镇建成区面积增加到126.79平方公里,轨道、高速、高铁等一大批项目正加速推进,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2%,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601元,城乡养老保险和医保综合参保率稳定在96%以上……

站在“成绩单”上,江津胸怀更远大的梦想——

李应兰认为,作为主城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津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应当是宜居性。正因如此,江津将致力于建设成为一个宜居的城市,“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先做规划,再做分年的实施计划,希望用三到五年,让江津的宜居性总体提升。”

“今后希望人们提到江津,不单提到江津的工业、四面山、花椒。”李应兰说,今后当人们开始夸赞“江津是一个宜居的地方”,那就意味着建设“五地一城”的目的达到了。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连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对话一把手 | 市人大代表、江津区委书记李应兰:“五地一城”向未来

2022-01-16 14:53:40 来源:
22

“今后希望人们提到江津,不单提到江津的工业、四面山、花椒。”江津还有更为远大的梦想在路上。

进入2022年重庆两会时间,各区县如何锚定目标定位,开创发展新局面?重庆市人大代表、江津区委书记李应兰,在接受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采访时给出“江津答案”——未来五年,江津将凝神聚力建设“五地一城”。

“建设同城化发展先行区是市委、市政府赋予江津的重大发展任务。”李应兰称,江津区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将锚定“高质量建设同城化发展先行区”总要求,大力推动“五地一城”建设,力争202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8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6%以上。做到交通便捷通畅、产业局部领先、公共服务同水平发展,率先实现与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

建设“五地一城”

倡导“弱鸟”先飞

“五地”即科技创新基地、内陆开放前沿和陆港型综合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乡村振兴示范地、休闲旅游胜地。“一城”即宜居城市。

李应兰认为,建设“五地一城”,行棋落子应重点开展六方面工作——

突出创新驱动,江津创新资源偏弱,过去没有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研究院,可以说是创新“弱鸟”,“弱鸟”更应先飞。未来将坚持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片区,打造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的科技创新基地。

致力开放引领,推动江津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加快完善“水公铁”多式联运体系,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形成联动周边、对接外埠、面向世界的开放合作新格局。

突出产业支撑,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实施“五大倍增”行动,升级壮大消费品、装备制造、汽摩、材料产业集群,形成1—2个领先全市的优势主导产业。

推动城乡融合,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实施乡村产业提质、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治理创新、农村改革深化、数字乡村建设“五项行动”,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市前列。

彰显山水特色,江津山清水秀人文厚重,自然资源丰富,擦亮“四面山水·人文江津”城市名片,推动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康养多元融合发展,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提升品质内涵,以宜居性为城市核心竞争力,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治理体系,实现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与中心城区的同水平发展,着力建设重庆主城都市区“后花园”。

高质量发展

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

江津近年来的综合实力一直在提升——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从2016年的756亿元预计增长到2021年的1200亿元。

其中,第二产业成绩亮眼,2021年江津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600亿,增长16%;数字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占比达24%。

面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江津将如何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李应兰表示,江津是全市工业大区,但还存在产业结构不优、创新驱动能力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充分等问题。“我们将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坚持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并举、提升能级和增强品质并重,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具体而言,江津将坚持把先进制造业作为发展实体经济的主战场,着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提档升级,大力发展粮油食品、白酒、纸制品、农产品加工,加快发展高端消费品,建设千亿级消费品工业集聚区,升级壮大装备、汽摩、材料产业,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力争2026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超600家,工业总产值超2200亿元。

同时,江津加快发展以智能产业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力争到2026年建成国家级创新载体6个,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达240家;优化提升产业发展布局,纵深推进简政放权,激发园区发展活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江津的梦想

是人们夸赞“这里很宜居”

过去五年,江津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产业基础更加巩固、城市能级显著提升、民生福祉不断改善,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工业发展表现亮眼外,江津特色农业也蓬勃发展,富硒农业2021年产值突破100亿,农业总产值和增加值连续多年居全市第一。第三产业方面,江津双福农贸城2021年交易额达到了370个亿。同时,江津综保区已封关运行,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达270亿元。

此外,江津的城镇建成区面积增加到126.79平方公里,轨道、高速、高铁等一大批项目正加速推进,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2%,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601元,城乡养老保险和医保综合参保率稳定在96%以上……

站在“成绩单”上,江津胸怀更远大的梦想——

李应兰认为,作为主城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津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应当是宜居性。正因如此,江津将致力于建设成为一个宜居的城市,“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先做规划,再做分年的实施计划,希望用三到五年,让江津的宜居性总体提升。”

“今后希望人们提到江津,不单提到江津的工业、四面山、花椒。”李应兰说,今后当人们开始夸赞“江津是一个宜居的地方”,那就意味着建设“五地一城”的目的达到了。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连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露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