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请提案 | 发展环保职业教育 可有效填补相关专业技术人才欠缺
面对我市由于环保职业教育基础薄弱,未来将如何围绕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的人才需求,大力推进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建设,培养一大批适应绿色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呢?

委员请提案 | 发展环保职业教育 可有效填补相关专业技术人才欠缺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1-16

编者按:

2022年1月16日至21日,重庆进入“两会时间”。

一年来,重庆市广大政协委员牢记嘱托,担当尽责,展现出新时代政协委员的风采。两会期间,他们带来了哪些高质量的提案?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推出《委员请提案》系列报道,一起来看。

市政协委员、市生态环境局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处副处长陈泳霖。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摄
市政协委员、市生态环境局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处副处长陈泳霖。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16日16时30分讯(首席记者 周盈)2021年,教育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推动重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特别提出要推动职业教育服务绿色发展,将推进长江生态环境学院建设,打造高层次生态文明人才和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面对我市由于环保职业教育基础薄弱,未来将如何围绕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的人才需求,大力推进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建设,培养一大批适应绿色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呢?在2022年重庆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市生态环境局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处副处长陈泳霖就带来了《关于开展生态环保职业教育服务绿色发展的建议》的提案。

现状——

环保专业人员欠缺 一定程度阻碍环保产业发展

截止至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重庆环保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038.55亿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55%,全市从事节能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超过1500家,从业人员约11.5万人,同比增长17.08%。而其中从事专业技术的人员占比为29.46%。调查数据显示,重庆市环保领域从业人员接受过专业教育的人才占比不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市环保产业的发展。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实现减污降碳绿色发展已成为重中之重,各行各业要实现绿色转型需要大量的环保专业人才。当前,与当前普通大学教育可以培养的高级管理型、科研型人才相比,从事环保制造与服务业中设施运维、环境监测、环境管理、咨询、治理等普通工作的一般性专业人才缺口将越来越大。然而,即使是普通岗位,环保行业对技术性和专业性要求都较高,需要通过开发展相关职业教育来补齐这个缺口。

据陈泳霖介绍,2020年,重庆市有高职专科院校42所,在校生总数为427279人,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毕业生仅占1.51%;全市40个区县举办了具有学历教育招生资质的中职学校123所,在校生总人数352198人,其中环境与资源类仅351人。全市的高职和中职院校中并均无生态环保类专业院校,部分开设了相关课程但系统性专业性不强,培养人数较少,与环保产业结合也不够紧密。因此,为满足“双碳”目标下我市实现绿色转型的需求,发展生态环保职业教育迫在眉睫。

建议——

增设环保类职业技术学院及相关专业

“首先可以开设生态环保类职业技术学院。“十四五”期间建设1所生态环保类职业院校(高职或中职),学习广东、湖南等地的办学经验,以环境监测、环境工程、环境管理等基础务实的专业为支撑,培养大量拥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环保专业技术性人才。”陈泳霖建议,未来可以在我市形成长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长江生态环境学院、生态环保职业技术学院共同组成的“党政干部—高层次科研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并驾齐驱的生态环保人才培养模式,让我市成为长江中上游地区环保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市环保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为我市实现绿色发展、达到“双碳”目标夯实基础。

其次,陈泳霖还建议应鼓励在现有和新建职业院校中增设生态环保类专业,根据院校特点有针对性的开设特色课程,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除此之外,促进企业和职业院校深度融合,在陈泳霖看来也是提高环保专业人才素质的有效之举,她表示,可以让企业和职业院校成为环保专业人才培养的双主体,开展校企联合培养,有的放矢的进行课程设置,注重技术技能人才定向培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匹配环保产业发展的要求。

相关新闻:

委员请提案 | 郭毅军:鼓励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到企业参与技术创新

委员请提案 | 钟代华:高标准建设刘安恭烈士纪念馆

委员请提案 | 避免“同质化”发展 成渝地区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

委员请提案 | 提升创新能力加强人才支持 重庆可这样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集聚发展

委员请提案 | 推动特色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让 “重庆造”消费品香飘世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委员请提案 | 发展环保职业教育 可有效填补相关专业技术人才欠缺

2022-01-16 17:01:26 来源:

编者按:

2022年1月16日至21日,重庆进入“两会时间”。

一年来,重庆市广大政协委员牢记嘱托,担当尽责,展现出新时代政协委员的风采。两会期间,他们带来了哪些高质量的提案?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推出《委员请提案》系列报道,一起来看。

市政协委员、市生态环境局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处副处长陈泳霖。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摄
市政协委员、市生态环境局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处副处长陈泳霖。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16日16时30分讯(首席记者 周盈)2021年,教育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推动重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特别提出要推动职业教育服务绿色发展,将推进长江生态环境学院建设,打造高层次生态文明人才和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面对我市由于环保职业教育基础薄弱,未来将如何围绕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的人才需求,大力推进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建设,培养一大批适应绿色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呢?在2022年重庆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市生态环境局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处副处长陈泳霖就带来了《关于开展生态环保职业教育服务绿色发展的建议》的提案。

现状——

环保专业人员欠缺 一定程度阻碍环保产业发展

截止至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重庆环保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038.55亿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55%,全市从事节能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超过1500家,从业人员约11.5万人,同比增长17.08%。而其中从事专业技术的人员占比为29.46%。调查数据显示,重庆市环保领域从业人员接受过专业教育的人才占比不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市环保产业的发展。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实现减污降碳绿色发展已成为重中之重,各行各业要实现绿色转型需要大量的环保专业人才。当前,与当前普通大学教育可以培养的高级管理型、科研型人才相比,从事环保制造与服务业中设施运维、环境监测、环境管理、咨询、治理等普通工作的一般性专业人才缺口将越来越大。然而,即使是普通岗位,环保行业对技术性和专业性要求都较高,需要通过开发展相关职业教育来补齐这个缺口。

据陈泳霖介绍,2020年,重庆市有高职专科院校42所,在校生总数为427279人,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毕业生仅占1.51%;全市40个区县举办了具有学历教育招生资质的中职学校123所,在校生总人数352198人,其中环境与资源类仅351人。全市的高职和中职院校中并均无生态环保类专业院校,部分开设了相关课程但系统性专业性不强,培养人数较少,与环保产业结合也不够紧密。因此,为满足“双碳”目标下我市实现绿色转型的需求,发展生态环保职业教育迫在眉睫。

建议——

增设环保类职业技术学院及相关专业

“首先可以开设生态环保类职业技术学院。“十四五”期间建设1所生态环保类职业院校(高职或中职),学习广东、湖南等地的办学经验,以环境监测、环境工程、环境管理等基础务实的专业为支撑,培养大量拥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环保专业技术性人才。”陈泳霖建议,未来可以在我市形成长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长江生态环境学院、生态环保职业技术学院共同组成的“党政干部—高层次科研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并驾齐驱的生态环保人才培养模式,让我市成为长江中上游地区环保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市环保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为我市实现绿色发展、达到“双碳”目标夯实基础。

其次,陈泳霖还建议应鼓励在现有和新建职业院校中增设生态环保类专业,根据院校特点有针对性的开设特色课程,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除此之外,促进企业和职业院校深度融合,在陈泳霖看来也是提高环保专业人才素质的有效之举,她表示,可以让企业和职业院校成为环保专业人才培养的双主体,开展校企联合培养,有的放矢的进行课程设置,注重技术技能人才定向培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匹配环保产业发展的要求。

相关新闻:

委员请提案 | 郭毅军:鼓励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到企业参与技术创新

委员请提案 | 钟代华:高标准建设刘安恭烈士纪念馆

委员请提案 | 避免“同质化”发展 成渝地区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

委员请提案 | 提升创新能力加强人才支持 重庆可这样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集聚发展

委员请提案 | 推动特色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让 “重庆造”消费品香飘世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露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