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记者会 | 创新驱动 重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第一动力”
“创新”一词,成为了这场记者会的“主旋律”。

两会记者会 | 创新驱动 重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第一动力”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1-17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1月17日,在重庆两会期间举行的专题记者会上,五位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和市政府部门领导,就重庆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而“创新”一词,则成为了这场记者会的“主旋律”。

策源性创新——渝北力争2026年全区经济总量达到3200亿元

“渝北将牢牢牵住策源性创新这个’牛鼻子’。”市人大代表、渝北区委书记于会文在谈渝北区高质量发展之路时,这样说。

刚刚闭幕的渝北区第十五次党代会,渝北明确目标,搭建起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框架——未来五年,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大区、高水平开放的临空大区、高能级策源的科创大区、高品质生活的城乡大区,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标杆城区。

于会文表示,下一步,渝北将围绕“四个大区”和“标杆城区”,努力走出一条“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为此,渝北将坚持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两条腿”走路,力争到2026年全区经济总量达到32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200亿元,再造一个渝北工业,成为领跑成渝地区的经济强区。

“为实现创新真正成为第一动力的发展,渝北将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环境。”于会文说,将着力引进孵化一批具有极强创新力、竞争力的科技企业,吸引落地一批大院大所来渝北设立研发平台和分支机构,培育打造一批引领型、突破型、支撑型的科创载体,努力成为成渝地区最具活力的创新型城区。

专题记者会现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石涛 张质 摄
专题记者会现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石涛 张质 摄

制造创新——着力打造“制造+研发”智能产业高地

作为西部(重庆)科学城的重要节点,近年来,西永微电园围绕微电子产业园区、综合保税区、自贸试验区和微电子科创街“三区一街”,系统性培植微电子产业,着力打造“制造+研发”智能产业高地,为重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西永微电园调整产业升级路径,从提供劳动力红利,迈向提供技术红利,打造全球最重要的智能终端产品制造研发基地,已建成1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市人大代表,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道藩在会上介绍。

吴道藩介绍,西永微电园围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制造、互联网大数据等前沿领域,大力引进和培育创新要素、创新项目、创新企业,全力提高“创新浓度”。已拥有研发类企业128家、新型研发机构5家、高新技术企业34家。

联合微电子中心、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博世工业4.0创新中心、德国SAP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华为鲲鹏计算产业生态重庆中心等创新平台,正汇聚上下游创新企业,加快补齐研发短板,加速“强身健体”,助力重庆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下一步,西永微电园将围绕构建“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一手抓补链成群,一手抓研发创新,进一步巩固智能终端产业优势,进一步培育集成电路产业生态,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加速创新要素集聚,努力打造“制造+研发”智能产业高地。

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市政协委员、市科技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牟小云表示,将打造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广阳湾智创生态城,高质量发展高新区,支持重庆经开区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创新发展。

牟小云建议,重庆可聚焦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争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着力建设中科院汽车软件创新平台和超瞬态实验装置、长江模拟器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积极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谋划建设重庆实验室。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牟小云建议,要进一步向用人主体放权、为科技人才松绑,完善科技评价机制,建设重庆英才服务港,打造人才服务综合体,实施“科技人员兴园兴企兴乡村”行动,壮大科技创新主力军。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依靠科技创新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牟小云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最根本的是靠科技创新,突破核心技术,开发硬核产品。”

牟小云表示,要逐个梳理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链条,提出技术清单、平台清单和团队清单,争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深化名校名院名所名企合作,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金融创新——真正高质量建成建好西部金融中心

据市政协委员、市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张洪铭介绍,2021年前三季度,重庆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829.9亿元、同比增长4.5%,占全市GDP比重9.2%,金融业支柱产业地位持续巩固。截至2021年11月,全市存款余额4.58万亿元、增长5.7%,贷款余额4.67万亿元、增长12.3%,存贷比101.9%,高于全国18.7个百分点,有力支撑了全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过金融高质量发展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下破旧局、开新局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张洪铭表示,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从三个方面发力。

2021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6部委和重庆市与四川省政府印发《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明确“支持重庆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加快推进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重庆要以此为契机,通过市场化机制和手段补齐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开放体系、金融生态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的短板,加长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金融服务体系、金融创新体系的长板,真正高质量把西部金融中心建成建好。

同时,重庆要用足用好用活货币资金,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加大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对“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支持。

此外,重庆还要将金融链融入产业链供应链,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引导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与地方的小贷、担保、保理等“7+4”金融机构形成优势互补的金融链。

发展创新——高水平建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

过去一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重庆高质量发展“第一步”迈得怎么样?

“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列席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市发展改革委主任董建国表示,全市经济实现了质的显著提升和量的稳步增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8万亿元、增长8.3%。

董建国介绍,一年来,重庆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有序推进超瞬态实验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建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

据统计,大数据智能化企业达8000余家,重点平台企业超过370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分别达到5108家、3.69万家,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至59.5%。

“创新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董建国说。重庆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打造内陆现代服务业发展先行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重庆的创新发展还不止于此: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建设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进一步完善“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机制和三个片区建设行动方案政策体系,推动主城都市区“强核提能级、扩容提品质”;全面推行河长制、林长制,长江禁捕退捕成果持续巩固;获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系列试点示范任务……

创新驱动,重庆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第一动力”的同时,也绘就出一幅高品质生活的美好蓝图。

华龙网&上游新闻两会联合报道小组 佘振芳 连肖 李华侨 董进 郭发祥 王倩/文

QQ截图20220117172234
点击这里看专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两会记者会 | 创新驱动 重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第一动力”

2022-01-17 18:20:36 来源: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1月17日,在重庆两会期间举行的专题记者会上,五位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和市政府部门领导,就重庆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而“创新”一词,则成为了这场记者会的“主旋律”。

策源性创新——渝北力争2026年全区经济总量达到3200亿元

“渝北将牢牢牵住策源性创新这个’牛鼻子’。”市人大代表、渝北区委书记于会文在谈渝北区高质量发展之路时,这样说。

刚刚闭幕的渝北区第十五次党代会,渝北明确目标,搭建起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框架——未来五年,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大区、高水平开放的临空大区、高能级策源的科创大区、高品质生活的城乡大区,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标杆城区。

于会文表示,下一步,渝北将围绕“四个大区”和“标杆城区”,努力走出一条“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为此,渝北将坚持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两条腿”走路,力争到2026年全区经济总量达到32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200亿元,再造一个渝北工业,成为领跑成渝地区的经济强区。

“为实现创新真正成为第一动力的发展,渝北将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环境。”于会文说,将着力引进孵化一批具有极强创新力、竞争力的科技企业,吸引落地一批大院大所来渝北设立研发平台和分支机构,培育打造一批引领型、突破型、支撑型的科创载体,努力成为成渝地区最具活力的创新型城区。

专题记者会现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石涛 张质 摄
专题记者会现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石涛 张质 摄

制造创新——着力打造“制造+研发”智能产业高地

作为西部(重庆)科学城的重要节点,近年来,西永微电园围绕微电子产业园区、综合保税区、自贸试验区和微电子科创街“三区一街”,系统性培植微电子产业,着力打造“制造+研发”智能产业高地,为重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西永微电园调整产业升级路径,从提供劳动力红利,迈向提供技术红利,打造全球最重要的智能终端产品制造研发基地,已建成1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市人大代表,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道藩在会上介绍。

吴道藩介绍,西永微电园围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制造、互联网大数据等前沿领域,大力引进和培育创新要素、创新项目、创新企业,全力提高“创新浓度”。已拥有研发类企业128家、新型研发机构5家、高新技术企业34家。

联合微电子中心、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博世工业4.0创新中心、德国SAP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华为鲲鹏计算产业生态重庆中心等创新平台,正汇聚上下游创新企业,加快补齐研发短板,加速“强身健体”,助力重庆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下一步,西永微电园将围绕构建“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一手抓补链成群,一手抓研发创新,进一步巩固智能终端产业优势,进一步培育集成电路产业生态,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加速创新要素集聚,努力打造“制造+研发”智能产业高地。

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市政协委员、市科技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牟小云表示,将打造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广阳湾智创生态城,高质量发展高新区,支持重庆经开区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创新发展。

牟小云建议,重庆可聚焦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争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着力建设中科院汽车软件创新平台和超瞬态实验装置、长江模拟器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积极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谋划建设重庆实验室。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牟小云建议,要进一步向用人主体放权、为科技人才松绑,完善科技评价机制,建设重庆英才服务港,打造人才服务综合体,实施“科技人员兴园兴企兴乡村”行动,壮大科技创新主力军。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依靠科技创新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牟小云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最根本的是靠科技创新,突破核心技术,开发硬核产品。”

牟小云表示,要逐个梳理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链条,提出技术清单、平台清单和团队清单,争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深化名校名院名所名企合作,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金融创新——真正高质量建成建好西部金融中心

据市政协委员、市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张洪铭介绍,2021年前三季度,重庆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829.9亿元、同比增长4.5%,占全市GDP比重9.2%,金融业支柱产业地位持续巩固。截至2021年11月,全市存款余额4.58万亿元、增长5.7%,贷款余额4.67万亿元、增长12.3%,存贷比101.9%,高于全国18.7个百分点,有力支撑了全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过金融高质量发展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下破旧局、开新局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张洪铭表示,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从三个方面发力。

2021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6部委和重庆市与四川省政府印发《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明确“支持重庆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加快推进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重庆要以此为契机,通过市场化机制和手段补齐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开放体系、金融生态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的短板,加长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金融服务体系、金融创新体系的长板,真正高质量把西部金融中心建成建好。

同时,重庆要用足用好用活货币资金,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加大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对“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支持。

此外,重庆还要将金融链融入产业链供应链,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引导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与地方的小贷、担保、保理等“7+4”金融机构形成优势互补的金融链。

发展创新——高水平建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

过去一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重庆高质量发展“第一步”迈得怎么样?

“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列席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市发展改革委主任董建国表示,全市经济实现了质的显著提升和量的稳步增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8万亿元、增长8.3%。

董建国介绍,一年来,重庆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有序推进超瞬态实验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建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

据统计,大数据智能化企业达8000余家,重点平台企业超过370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分别达到5108家、3.69万家,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至59.5%。

“创新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董建国说。重庆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打造内陆现代服务业发展先行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重庆的创新发展还不止于此: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建设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进一步完善“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机制和三个片区建设行动方案政策体系,推动主城都市区“强核提能级、扩容提品质”;全面推行河长制、林长制,长江禁捕退捕成果持续巩固;获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系列试点示范任务……

创新驱动,重庆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第一动力”的同时,也绘就出一幅高品质生活的美好蓝图。

华龙网&上游新闻两会联合报道小组 佘振芳 连肖 李华侨 董进 郭发祥 王倩/文

QQ截图20220117172234
点击这里看专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露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