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团结就是力量”的三重逻辑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强调“团结就是力量”,揭示了中华大地沧桑巨变的力量之源。

准确把握“团结就是力量”的三重逻辑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2-01-20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强调“团结就是力量”,揭示了中华大地沧桑巨变的力量之源。在百年奋斗征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从历史、理论和实践三重逻辑上深刻认识“团结就是力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从历史逻辑上看,“团结就是力量”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飞跃的宝贵历史经验。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当时的中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如果达不成团结,就形不成完整的社会,国家就没有力量的,只能任人宰割、任人奴役。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建立并领导统一战线,将广大人民凝聚成为推动革命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正如刘少奇指出,中国共产党从它产生的时候起,就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大团结而奋斗。抗日战争作为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关键是中国人民的大联合,而中国人民大联合的关键就是建立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同时,中国共产党依靠以党的领导和统一战线为基础的大团结取得革命成功,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此基础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和人民在长期奋斗中深深懂得,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大局、团结就是胜利。

从理论逻辑上看,“团结就是力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认为,正是因为资产阶级结成了强大的联盟来剥削、压迫、镇压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必须以革命的联盟来反对反革命的联盟。在百年奋斗中,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不同时期历史任务,通过创造性的团结实践解决了为何要团结、团结谁和怎样团结等问题。毛泽东提出,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党从政治团结入手,最大限度地动员与组织群众,团结和凝聚革命力量,形成用于反对一切敌人的人民的统一战线,先后探索形成了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和爱国统一战线等。团结不仅是党和人民尊崇的基本价值观,而且已经融入我国的基本制度中,成为国家运行的基本价值指引之一。

从实践逻辑上看,“团结就是力量”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证。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越是这个时候,全体人民越要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首先,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的生命、党的力量所在。中国之所以有力量,关键在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形成统一整体,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上下一心、步调一致。必须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党的各项建设,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其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全体人民的共同目标。目标就是旗帜。必须深入群众、组织群众,团结和联合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阶层的各方成员,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凝聚在一起,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步调。最后,推动大团结大联合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和完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制度机制,把统一战线治理能力转化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具有组织上的广泛代表性和政治上的巨大包容性。要发挥人民政协组织体系健全、同各族各界人士联系紧密的制度性优势,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广泛凝聚共识,为大团结大联合凝心聚力。

(作者 张江山 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市政协研究室综合处处长,本文为市社科规划项目:2019YBMK009成果)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准确把握“团结就是力量”的三重逻辑

2022-01-20 09:11:45 来源: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强调“团结就是力量”,揭示了中华大地沧桑巨变的力量之源。在百年奋斗征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从历史、理论和实践三重逻辑上深刻认识“团结就是力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从历史逻辑上看,“团结就是力量”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飞跃的宝贵历史经验。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当时的中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如果达不成团结,就形不成完整的社会,国家就没有力量的,只能任人宰割、任人奴役。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建立并领导统一战线,将广大人民凝聚成为推动革命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正如刘少奇指出,中国共产党从它产生的时候起,就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大团结而奋斗。抗日战争作为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关键是中国人民的大联合,而中国人民大联合的关键就是建立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同时,中国共产党依靠以党的领导和统一战线为基础的大团结取得革命成功,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此基础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和人民在长期奋斗中深深懂得,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大局、团结就是胜利。

从理论逻辑上看,“团结就是力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认为,正是因为资产阶级结成了强大的联盟来剥削、压迫、镇压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必须以革命的联盟来反对反革命的联盟。在百年奋斗中,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不同时期历史任务,通过创造性的团结实践解决了为何要团结、团结谁和怎样团结等问题。毛泽东提出,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党从政治团结入手,最大限度地动员与组织群众,团结和凝聚革命力量,形成用于反对一切敌人的人民的统一战线,先后探索形成了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和爱国统一战线等。团结不仅是党和人民尊崇的基本价值观,而且已经融入我国的基本制度中,成为国家运行的基本价值指引之一。

从实践逻辑上看,“团结就是力量”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证。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越是这个时候,全体人民越要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首先,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的生命、党的力量所在。中国之所以有力量,关键在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形成统一整体,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上下一心、步调一致。必须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党的各项建设,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其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全体人民的共同目标。目标就是旗帜。必须深入群众、组织群众,团结和联合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阶层的各方成员,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凝聚在一起,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步调。最后,推动大团结大联合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和完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制度机制,把统一战线治理能力转化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具有组织上的广泛代表性和政治上的巨大包容性。要发挥人民政协组织体系健全、同各族各界人士联系紧密的制度性优势,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广泛凝聚共识,为大团结大联合凝心聚力。

(作者 张江山 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市政协研究室综合处处长,本文为市社科规划项目:2019YBMK009成果)

[责任编辑: 熊世华]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