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双减”要减量不减质
“双减”是2022年重庆两会上关注的教育热点,“双减”后第一个寒假,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如何安排,也成为各界关心的话题。

寒假“双减”要减量不减质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2-01-25

“双减”是2022年重庆两会上关注的教育热点,“双减”后第一个寒假,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如何安排,也成为各界关心的话题。

“双减”之后,不少地方中小学校进行了作业创新。如重庆市第八中学校给学生们布置了三份素养作业,包括制作一份年夜美食、观看一部生涯电影和记录一个冬奥精彩画面;空港新城人和街小学让学生拍新年全家福、画热闹中国年、给亲友师长发拜年祝福语、剪窗花等;中华路小学则量身定制劳动作业,让孩子跟家长一起做家庭大扫除、贴春联、学做一道美食,或是为客人泡茶水、整理房间、洗袜子、叠衣服等……这些作业大多应时应景,年味十足,既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在作业中动手实践;又增强了新年趣味,让学生乐在其中。

然而,也有不少素养作业流于形式,在短视频平台引发家长共鸣。如有的学生给亲人洗脚,打卡几秒钟后转身就离开;有的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录完擦桌子的视频后又将垃圾倒在桌子上……这些创新作业之所以流于形式,并非是作业本身出了问题,而在于学生和家长对完成素养作业的重视程度不够,态度不端正。视频中的学生对待劳动和对亲人的态度,恰恰反映出其劳动教育、感恩教育的缺乏,正需要家长积极作为、引导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劳动,学会感恩。如果家长和学生认为擦一次桌子、洗一次脚,只是一种形式而应付了事,自然会让作业流于形式,毫无意义;但若是能够通过这种形式,发现学生在态度、思想、技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育,就能挖掘出素养作业背后的价值,体会到出题者的良苦用心。

“双减”政策的初衷是为学生减负,让学生不要盲目“内卷”,但这并非要让学生选择“躺平”。“双减”政策出台前,一些家长习惯了假期里“作业带娃”,通过高负荷的作业“困”住孩子想玩耍的心思。“双减”政策出台后,没有了高负荷的作业,没有了辅导机构带娃,家长尤其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假期时间。有的家长带娃“上班”,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艰辛劳动;有的带着孩子制作贺卡、灯笼,培育孩子动手能力;有的带着孩子看书、看电影、看画展,想方设法开拓孩子的视野;有的带着孩子练琴、练书法、练舞蹈、滑冰、打球,培育孩子的兴趣爱好……只有家长们重视各种各样的素养作业,让孩子们坚持规律作息、锻炼健康体魄、培养广泛兴趣、参加社会实践、分担家务劳动、学会自主学习,才能让“双减”后的作业减量不减质。

(黄亚 作者系重庆市第八中学校教师)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寒假“双减”要减量不减质

2022-01-25 06:42:57 来源: 0 条评论

“双减”是2022年重庆两会上关注的教育热点,“双减”后第一个寒假,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如何安排,也成为各界关心的话题。

“双减”之后,不少地方中小学校进行了作业创新。如重庆市第八中学校给学生们布置了三份素养作业,包括制作一份年夜美食、观看一部生涯电影和记录一个冬奥精彩画面;空港新城人和街小学让学生拍新年全家福、画热闹中国年、给亲友师长发拜年祝福语、剪窗花等;中华路小学则量身定制劳动作业,让孩子跟家长一起做家庭大扫除、贴春联、学做一道美食,或是为客人泡茶水、整理房间、洗袜子、叠衣服等……这些作业大多应时应景,年味十足,既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在作业中动手实践;又增强了新年趣味,让学生乐在其中。

然而,也有不少素养作业流于形式,在短视频平台引发家长共鸣。如有的学生给亲人洗脚,打卡几秒钟后转身就离开;有的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录完擦桌子的视频后又将垃圾倒在桌子上……这些创新作业之所以流于形式,并非是作业本身出了问题,而在于学生和家长对完成素养作业的重视程度不够,态度不端正。视频中的学生对待劳动和对亲人的态度,恰恰反映出其劳动教育、感恩教育的缺乏,正需要家长积极作为、引导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劳动,学会感恩。如果家长和学生认为擦一次桌子、洗一次脚,只是一种形式而应付了事,自然会让作业流于形式,毫无意义;但若是能够通过这种形式,发现学生在态度、思想、技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育,就能挖掘出素养作业背后的价值,体会到出题者的良苦用心。

“双减”政策的初衷是为学生减负,让学生不要盲目“内卷”,但这并非要让学生选择“躺平”。“双减”政策出台前,一些家长习惯了假期里“作业带娃”,通过高负荷的作业“困”住孩子想玩耍的心思。“双减”政策出台后,没有了高负荷的作业,没有了辅导机构带娃,家长尤其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假期时间。有的家长带娃“上班”,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艰辛劳动;有的带着孩子制作贺卡、灯笼,培育孩子动手能力;有的带着孩子看书、看电影、看画展,想方设法开拓孩子的视野;有的带着孩子练琴、练书法、练舞蹈、滑冰、打球,培育孩子的兴趣爱好……只有家长们重视各种各样的素养作业,让孩子们坚持规律作息、锻炼健康体魄、培养广泛兴趣、参加社会实践、分担家务劳动、学会自主学习,才能让“双减”后的作业减量不减质。

(黄亚 作者系重庆市第八中学校教师)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