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江新区2021年经济发展“成绩单”出炉 增速创近5年新高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29日11时讯(首席记者 佘振芳 实习生 戴子妍)近日,两江新区举行2022年第1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1年,两江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其中直管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8%,增速创近5年新高。
2021年,两江新区在各方政策的支持下,统筹协调各方发展,全力抓好“两高两区”十大工程,扎实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大力实施“链长制”,着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态势进一步巩固,经济韧性与活力进一步增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科技创新动能增强
2021年,两江新区把科技创新作为“一号工程”,聚焦“科创+产业”打造重要创新策源地经验做法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双创示范基地再获国务院通报激励。
——创新平台加快提升。两江协同创新区新引进新型研发机构10家、累计达40家,西工大重庆科创中心、协同创新区融合创新中心等建成投用。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新注册数字经济企业900家、累计超过6300家,两江智能软件产业园挂牌成立。
——创新主体加快增长。全域高新技术企业达1159家、占全市22.7%,科技型企业达6258家、占全市17%。直管区新增市级以上研发平台51家、累计达378家,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企业33家、累计达119家。
——创新生态加快完善。出台科技创新“1+2”政策文件,推出全国首个跨境融资产品“科技跨境贷”,科技金融累计放款14.43亿元。有效发明专利总量达3800件,同比增长15%,与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共建沪渝协同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联合重科院打造“易智网”技术交易平台,成功举办明月湖国际创新创业大赛。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2021年,两江新区多措并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扎实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大力实施“链长制,提升产业竞争力,工业经济运行指数排名全市第一。
——工业能级迈上新台阶。全域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5500亿元。直管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1.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6%,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5.5%,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达48.7%。高技术制造业和战新产业分别增长21.8%、22.7%,产值规模占比分别达52.8%、44.5%。工业投资完成305亿元、增长8.8%。
其中,汽车产业加快迈向“新四化”,产值增长17.3%,引进一批行业龙头;电子产业加快补链强链延链,产值增长22.3%;高端装备产业产值增长61.7%,三一重工、康明斯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水土生物医药创新基地建设提速,博腾、昭衍、大地生命科学园等项目加快推进;航空航天产业加快发展,中国星网集团应用公司和重庆系统院落地。
——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5%,服务贸易额超过70亿美元、占全市40%,跨境电商交易额完成72亿元、占全市70%。传统金融机构达125家,新型金融机构达421家,人民币存贷款余额首次突破3万亿元。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承载地,社零总额增长19.7%,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获批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
——大数据智能化蓬勃发展。“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不断壮大,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市1/3,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2.2%。加快推进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中心建设,启动星火·链网超级节点建设,积极创建第十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259个。
改革开放扎实推进
2021年,两江新区以更大力度推动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开放平台作用凸显。进出口总额增长29%,实际利用外资32.6亿美元。落地全市首批2家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基金。中新合作项目累计签约38个、金额108亿美元。果园港口岸通过国家验收,寸滩港口岸功能有序转移,江北嘴国际金融中心、悦来国际会展中心等开放功能加快完善。
——开放枢纽功能提升。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完成货物总吞吐量增长41%,集装箱吞吐量增长38%,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班列到发分别增长71%、3.2倍。果园港口岸集中查验场所、B保二期等项目竣工。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入推进土地利用制度改革、国资国企改革、“放管服”改革等,完成5宗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在全市率先开展成渝地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市场综合信用监管、电子印章等试点。全年为中小微企业办理新增减税58亿元,办理各类退税84亿元。全年市场主体增长17%,新增外资企业143户,新签约落户世界500强企业7家。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两江新区在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城市品质提档升级、社会事业提质增效等方面也交出了满意答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