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级米稻种实现零的突破
2021年8月,“神9优28”测产验收会在四川夹江县举行。(受访者供图)
2021年4月在四川广汉市举行的观摩会,吸引了很多专家和种植户到场。(受访者供图)
日前召开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强调,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稳住农业基本盘必须守住守好的底线。抓好了这三件大事,就抓住了“三农”工作的关键。
近年来,重庆水稻育种完成了从“追着别人跑”到“走自己的路”的转变,为确保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余年来,由市农科院水稻所副所长李贤勇率领的团队,不断在水稻育种上寻求突破,“神9优28”品种实现了一级米稻种零的突破,是我市极具代表性的自主选育水稻品种之一。
“神9优28”是如何选育成功的?它给我市水稻产业带来了什么变化?近日重庆日报记者采访了市农科院水稻研究团队“水稻良种创新”首席专家李贤勇及川渝两地种植大户等,为你探寻“神9优28”自主选育的故事。
找到一级米稻种选育的“钥匙”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2月中旬,春耕已至,田间大忙。
在铜梁区平滩镇立灯村,种粮大户王宜开始着手规划今年的水稻生产。“今年还是继续种‘神9优28’品种,不过我打算拿出200亩在5月份开始种,试一下延期播种后大米品质能不能再提高。”翻看着近年来的种植记录,王宜介绍说。
这已经是王宜第3年选择市农科院自主培育的“神9优28”水稻品种了。“由于淀粉转化得更完全,大米垩白度从8%下降到4%左右,外观更晶莹剔透。另外,加工后的整粳米率也从60%提高到75%,损耗更少,粮库也爱收。”他说,从口感上来说,“神9优28”也更香糯,每斤收购价可达到1.37元,比他以前种的水稻品种高了0.1元以上。“省时省力,还节约成本!”王宜补充道。
受种植户欢迎的“神9优28”是如何选育成功的?市农科院水稻所副所长李贤勇向记者讲述了它的选育过程——
作为粮食产销平衡区,我市水稻产量基本能做到自给自足,但每年仍要从外地大量采购。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市优质大米较少,只能通过向外地购买来满足市民高品质生活需求。
重庆为什么难以种出优质大米?这要归结于我市夏季两大气候特点,一是寡照,二是高温。寡照会导致水稻生长光合作用不足,高温则将“逼熟”水稻,使其从抽穗到收割之间仅有30天,比许多优质稻种的生长时间要短10至20天,导致稻米品质降低。
这样恶劣的气候条件,让重庆稻区一直被认为是全国稻米品质改良难度最大的稻区之一,也被划为“劣质稻产区”,即便国内优质大米品种来到重庆也会“水土不服”。
怎么办?摆在李贤勇等水稻专家面前的就只有一条出路:因地制宜,自主选育出对抗高温寡照的稻种。
“对抗寡照的关键在于,找到捕光色素叶绿素b含量高的特异育种材料。”李贤勇说,为此团队从国内外前后搜集近10万份材料,但花了整整3年时间都未能找到,几乎快要放弃之时,却在海量资源中惊喜地发现了一份天然变异的材料,其在寡照条件下仍能茁壮生长,捕光色素叶绿素b含量比普通水稻高一倍!
有了这个关键材料,2004年,“Q优2号”培育成功,重庆实现了优质米零的突破,米质达到国标三级。后来团队又搜集到灌浆快的耐高温材料,诞生了“神9优28”这个一级米品种。在2016年、2019年分别通过市级和国家审定,是我市第一个品质达到国标一级米水平的水稻品种。
“神9优28”的诞生,让我市水稻专家掌握了一级米稻种选育的“钥匙”。“现在我们再审定新的水稻品种,就必须是一级米才行了。”李贤勇说。
水里直播也能存活
“神9优28”另一个被种植户津津乐道的特点就是可淹水直播。
育秧和栽秧是传统水稻种植中最费人工的环节,也是制约丘陵山区水稻种植节本增效的主要瓶颈。而直播则不需育秧和栽秧,简化了生产环节,是目前全国南方水稻产区大面积推广的轻简高效种植技术。
由于稻种在水下很难正常发芽和生长,如今广泛推广的直播技术为湿润直播,直播时需放干水,播后一个月再将水蓄起。这对西南“雨养农业”地区来说弊端极大,王宜对此深有体会。
2020年,王宜承包了800亩地种水稻,其中750亩采用的湿润直播技术。在3月底完成水稻直播后,恰逢干旱,降雨迟迟不来,田中一直蓄不起水。无奈之下,4月中旬他只得重新整地换苗,避免更大的损失。这样一来,水稻抽穗扬花刚好赶上8月重庆最闷热的时期,导致当年每亩减产三四百斤,加上种子、化肥等重复投入,每亩损失近800元。
那一年,王宜还第一次试种“神9优28”50亩。由于这一品种具有耐低氧的特性,种子在水下也能存活,淹水直播成为可能。“关起水直播就行,不用放干水再蓄水,极大降低了后期风险。”王宜说,正是这次灾害下的品种优劣对比,让他下定决心将800亩土地全部种上“神9优28”。
事实证明,王宜的选择没有错。
2021年8月,李贤勇率团队到王宜的基地对“神9优28”进行测产验收,吸引周边大户赶来现场观看:平均亩产628公斤,较往年增产98公斤,由于采用淹水直播,亩减施化肥8公斤、除草剂100克,加上人工成本,总计每亩比湿润直播节本增收379元、比机插秧节本增收534元。
“由于亲眼看到了效果,今年我们周边的大户几乎都开始种‘神9优28’了!”王宜说。
不仅仅是王宜,在邻近重庆的四川省邻水县,种植大户张钱波提起“神9优28”也赞不绝口:“我种水稻6年了,因为没有好品种,一直采用传统的机插秧,费时费力费人工,成本也高得很。去年种了50亩‘神9优28’,让我切实体会到了淹水直播的高效、节本,米质也好,是我种过的最好的品种,今年我要扩种到600亩!”
如今,“神9优28”淹水直播技术已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特色高效粮油生产技术,在川渝大面积推广。截至2021年,“神9优28”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到100万亩,涉及湖南、云南、江西、浙江等11个省,实现了南方稻区全覆盖。
阻断重金属镉的吸收
近两年,广大水稻种植户纷纷感受到市场上对水稻品质要求的变化,那就是增加了对重金属含量的检测,要求镉含量每公斤不得超过0.2毫克。这也是我国严把粮食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
李贤勇介绍,上世纪日本曾发生过的著名的“痛痛病”事件,其实就是人们长期食用镉超标的大米所致。所以,日本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开始得最早。
“若从土壤治理方面入手解决,工作量极大、成本极高,因此许多育种专家都尝试从品种选育方面开展研究。”李贤勇说,近年来,我市也借鉴日本的经验开展了大量探索,主要方向就是阻隔水稻对于镉的吸收。
研究中,李贤勇及团队发现,一些水稻材料含有的蛋白质中有硫氢键,富含氨基酸,可与镉产生化学反应,从而阻断作物对于镉的吸收。“我们将这一成果也运用到‘神9优28’品种选育之中,成功实现水稻对重金属镉的低吸附,同时又不妨碍钙、锌等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比日本的育种更为先进。”李贤勇表示。
重金属低吸附,把这一特性放在严把粮食质量安全的当下,对种植户意义格外重大。因此在春节前“神9优28”水稻制种期,各区县纷纷列出采购意向单。
“我们去年共制‘神9优28’20万公斤,今年增加到30万公斤,就能在去年的基础上多种10万亩,但仍然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文守云介绍,今年重庆本地采购量增加6万多公斤,四川也增加1万多公斤,多制的10万公斤种子几乎全用来供应川渝地区了,其他省市的需求一时还难以满足。
“这一变化也充分说明,科研要走在市场前头,若等趋势到来再研究就晚了。”李贤勇说,随着特定人群对大米的要求不同,今后大米产品也将更加细分,如适合糖尿病人的低升糖大米、适合减肥人群的低碳水大米等,“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好自己宝贵的‘基因库’,加大对品种的挖掘、保护、选育,保证粮食安全,更好满足人们高品质生活需要。”
记者手记>>>
立足实际走好“稻”路
三大系列32个品种,这是重庆直辖以来,我市水稻育种取得的成绩。提起这20余年来水稻育种工作,市农科院水稻所副所长李贤勇感慨万千。
李贤勇说,直辖后重庆水稻育种是从零开始,几乎没有一点基础,那时主要是追在别人后面跑。人家追求高产,我们也往这方面研究。但重庆特殊的气候条件,最终证明这条路完全行不通。
2000年后,我市才明确将“解决本地问题”作为育种导向,开始向高温寡照等不利气候因素“宣战”,这才有了优质大米“Q优2号”以及一级大米“神9优28”两个代表性品种的诞生。
打好这一基础后,我市水稻专家又相继从提高丘陵山区生产效率、稻油轮作等实际需求出发,开展可直播、短生育周期的品种研究,诞生了神农优422、Q香优252等一系列优秀品种。
通过一步步稳扎稳打,我市水稻育种开始在解决自己问题的基础上,考虑如何解决大家的问题,比如突破耐低氧的淹水直播、阻断重金属吸收等,逐渐在水稻育种上实现领跑。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稿件由记者栗园园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