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新一轮“双一流” 重庆唯一新增学科这样“炼”成!
“双一流”建设,重在“建设”二字,建成的关键在于人才,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的关键则在于体系的搭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视频 | 新一轮“双一流” 重庆唯一新增学科这样“炼”成!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2-22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22日17时讯(记者 秦思思)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西南大学生物学、教育学进入“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

针对此次重庆唯一新增的“一流学科”——西南大学教育学,日前,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专访到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以下简称:教育学部)部长朱德全,听他讲述西南大学教育学建设“一流学科”的故事。

谈及该校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朱德全介绍,“双一流”建设,重在“建设”二字,建成的关键在于人才,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的关键则在于体系的搭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他说道。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德全。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德全。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

》》筑巢引凤 搭建“三重一大”体系

在朱德全看来,“筑巢”不仅要“引凤”还要“留凤”。为此,教育学部多年前启动“三重一大” 的建设体系,通过重大项目培育、重要成果奖励、重点平台建设、扩大国际影响力四个方面,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朱德全介绍,项目启动和成果转换二者是一条完整的生态链,所以教育学部一直鼓励教师参与国家及教育部的重大项目,也为相关项目培育转化提供了资金及政策的支持,对重要成果给予奖励。另外,在重点平台建设方面,教育学部搭建了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文科基地、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国家2011 协同创新分中心、教育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等平台10余个,以此进行人才与项目的双向孵化。

正是在这样的良性体系下,近年来,教育学部围绕课程教学改革、学业负担、教育反贫困、教师教育、民族教育等领域开展了原创性、前沿性、突破性研究,取得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其中,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4 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 项、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 项。此外,近五年,教育学部承担国家、部省级课题330项;出版专著97部;发表CSSCI论文1457篇,SSCI、SCI论文84篇。

在取得成果的同时,该学科也在努力扩大国际影响。据了解,近年来,教育学部承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中加互惠学习项目、欧盟伊拉斯谟项目等国际合作项目近10项。在《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

》》四大计划建设师资队伍 小班教学培育拔尖人才

朱德全告诉记者,双一流的建设,重在人才队伍的建设,青年人才更是双一流建成的关键所在。为此,教育学部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推行实施攀登计划、薪火计划、支撑计划、种子计划,打造多维度人才队伍建设。

记者了解到,攀登计划用于针对培育学科带头人,打造学科领军人才。“攀登计划共设立了8个弹性指标,主要参与‘三重一大’中建设体系中的重大项目培育。”朱德全介绍,薪火计划则是培育在单项领域具有一定优势的人才,这对打造特色化学科具有一定成效;支撑计划侧重于骨干型人才的培育建设。

“四项计划中,尤为关键的是种子计划。”朱德全强调,青年人才也是双一流建成的关键所在。所以教育学部在种子计划上分为两步走,一种是让青年人才自主成立团队,形成交流的同时自助提升;另一种是让博士生导师将青年教师以博士生的方式进行为期三年的“再次培养”,从而在学术上、教学上、社会服务等方面成为优质人才。

不仅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花力气,该学科还在学生队伍中设立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朱德全介绍,以晏阳初创新实验班为例,采取“三小培养”模式,即小班、小组、小课题。一个班30名本科生,5人为一组,每一组配备一位博士生进行带头并成立课题组。“让本科生参与课题研究这一模式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在教育领域培育出大量人才。”朱德全介绍,晏阳初创新实验班进入“双一流”大学读研率近90%;学前教育、教育学专业获批全国一流专业建设点,其中学前教育为全国教育类专业唯一三级认证专业。特别是近五年毕业的研究生中到西部地区就业,约占就业研究生总人数的73%,为西部教育作出了突出贡献。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

》》优化学科布局 着力打造开放共享的学科建设模式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学校在生物学的基础上,新增教育学进入一流学科建设,对学校学科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表示,计划到2035年,教育学在整体水平力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优势领域能够进入世界前列,特别是在“中国特色课程教学新发展”“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民族文化与教育特色理论建构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乡村振兴与教育阻隔代际贫困传递研究”等领域,形成领先的研究方向和可推广的中国教育经验,增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张卫国表示,未来也将通过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促进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等领域的发展,彰显教师教育的办学特色;根据世界一流学科的定位要求,结合现有学科特色和优势,优化学科整体布局,带动基础学科、交叉学科整体发展,实现“双核带动”向“多点支撑”拓展,完成以一流学科为引领、基础学科为支撑、交叉学科为突破的学科布局,逐步形成定位准确、优势互补、有序发展的学科建设新格局。

“此次西南大学在生物学的基础上新增了教育学,是重庆市唯一新增的学科,也体现了重庆市对教育的重视和高等教育水平的发展。”张卫国表示,下一步,西南大学将着力打造开放共享的学科建设模式,加强与市内高校合作,推动资源共享,积累有益的发展经验,供兄弟高校借鉴,瞄准乡村振兴、健康中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战略,搭建开放合作的学科发展平台,助推重庆培育新兴学科生长点,共同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新闻: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重庆大学、西南大学上榜

西南大学教育学、生物学进入“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将建设“学科特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视频 | 新一轮“双一流” 重庆唯一新增学科这样“炼”成!

2022-02-22 17:52:55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22日17时讯(记者 秦思思)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西南大学生物学、教育学进入“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

针对此次重庆唯一新增的“一流学科”——西南大学教育学,日前,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专访到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以下简称:教育学部)部长朱德全,听他讲述西南大学教育学建设“一流学科”的故事。

谈及该校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朱德全介绍,“双一流”建设,重在“建设”二字,建成的关键在于人才,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的关键则在于体系的搭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他说道。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德全。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德全。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

》》筑巢引凤 搭建“三重一大”体系

在朱德全看来,“筑巢”不仅要“引凤”还要“留凤”。为此,教育学部多年前启动“三重一大” 的建设体系,通过重大项目培育、重要成果奖励、重点平台建设、扩大国际影响力四个方面,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朱德全介绍,项目启动和成果转换二者是一条完整的生态链,所以教育学部一直鼓励教师参与国家及教育部的重大项目,也为相关项目培育转化提供了资金及政策的支持,对重要成果给予奖励。另外,在重点平台建设方面,教育学部搭建了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文科基地、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国家2011 协同创新分中心、教育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等平台10余个,以此进行人才与项目的双向孵化。

正是在这样的良性体系下,近年来,教育学部围绕课程教学改革、学业负担、教育反贫困、教师教育、民族教育等领域开展了原创性、前沿性、突破性研究,取得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其中,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4 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 项、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 项。此外,近五年,教育学部承担国家、部省级课题330项;出版专著97部;发表CSSCI论文1457篇,SSCI、SCI论文84篇。

在取得成果的同时,该学科也在努力扩大国际影响。据了解,近年来,教育学部承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中加互惠学习项目、欧盟伊拉斯谟项目等国际合作项目近10项。在《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

》》四大计划建设师资队伍 小班教学培育拔尖人才

朱德全告诉记者,双一流的建设,重在人才队伍的建设,青年人才更是双一流建成的关键所在。为此,教育学部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推行实施攀登计划、薪火计划、支撑计划、种子计划,打造多维度人才队伍建设。

记者了解到,攀登计划用于针对培育学科带头人,打造学科领军人才。“攀登计划共设立了8个弹性指标,主要参与‘三重一大’中建设体系中的重大项目培育。”朱德全介绍,薪火计划则是培育在单项领域具有一定优势的人才,这对打造特色化学科具有一定成效;支撑计划侧重于骨干型人才的培育建设。

“四项计划中,尤为关键的是种子计划。”朱德全强调,青年人才也是双一流建成的关键所在。所以教育学部在种子计划上分为两步走,一种是让青年人才自主成立团队,形成交流的同时自助提升;另一种是让博士生导师将青年教师以博士生的方式进行为期三年的“再次培养”,从而在学术上、教学上、社会服务等方面成为优质人才。

不仅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花力气,该学科还在学生队伍中设立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朱德全介绍,以晏阳初创新实验班为例,采取“三小培养”模式,即小班、小组、小课题。一个班30名本科生,5人为一组,每一组配备一位博士生进行带头并成立课题组。“让本科生参与课题研究这一模式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在教育领域培育出大量人才。”朱德全介绍,晏阳初创新实验班进入“双一流”大学读研率近90%;学前教育、教育学专业获批全国一流专业建设点,其中学前教育为全国教育类专业唯一三级认证专业。特别是近五年毕业的研究生中到西部地区就业,约占就业研究生总人数的73%,为西部教育作出了突出贡献。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飞 摄

》》优化学科布局 着力打造开放共享的学科建设模式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学校在生物学的基础上,新增教育学进入一流学科建设,对学校学科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表示,计划到2035年,教育学在整体水平力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优势领域能够进入世界前列,特别是在“中国特色课程教学新发展”“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民族文化与教育特色理论建构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乡村振兴与教育阻隔代际贫困传递研究”等领域,形成领先的研究方向和可推广的中国教育经验,增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张卫国表示,未来也将通过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促进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等领域的发展,彰显教师教育的办学特色;根据世界一流学科的定位要求,结合现有学科特色和优势,优化学科整体布局,带动基础学科、交叉学科整体发展,实现“双核带动”向“多点支撑”拓展,完成以一流学科为引领、基础学科为支撑、交叉学科为突破的学科布局,逐步形成定位准确、优势互补、有序发展的学科建设新格局。

“此次西南大学在生物学的基础上新增了教育学,是重庆市唯一新增的学科,也体现了重庆市对教育的重视和高等教育水平的发展。”张卫国表示,下一步,西南大学将着力打造开放共享的学科建设模式,加强与市内高校合作,推动资源共享,积累有益的发展经验,供兄弟高校借鉴,瞄准乡村振兴、健康中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战略,搭建开放合作的学科发展平台,助推重庆培育新兴学科生长点,共同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新闻: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重庆大学、西南大学上榜

西南大学教育学、生物学进入“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将建设“学科特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茜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